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10篇
化学   521篇
晶体学   4篇
综合类   8篇
物理学   3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4 毫秒
31.
含吡啶环的双醛腙类试剂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在彩色大屏幕平板显示技术方面己经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当今国际平板显示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开发性能优良的电子传输材料是提高有机及聚合物 LED 性能的关键。双席夫碱类金属配合物同时满足了电荷平衡和配位数饱和两个条件,可以得到非常纯的荧光,能够成为良好的电致发光材料。文章设计并合成了四种新的含吡啶环的双醛类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荧光光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化合物结构。对所合成化合物红外光谱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该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荧光光谱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在420~440 nm之间,其荧光强度的大小与衍生物中不同的取代基有关,—OH、呋喃环、胡椒醛等起供电子作用的基团,使荧光波长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32.
在NaOH(pH 10.0)介质中,美托拉分别在-1.810 V和-2.075 V处具有2个还原峰,DNA的加入导致美托拉的2个还原峰峰电位正移,峰电流下降,表明美托拉与DN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形成了非电活性的化合物.考察了时间、温度、扫描速率、离子强度等条件对该相互作用的影响;结合DNA对美托拉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推断美托拉分子与DNA分子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嵌插方式结合.在优化条件下,反应体系在-2.075 V处的还原峰电流I_(pa)与DNA的质量浓度在6 ~36 mg/L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4 8,检出限为3 mg/L;通过对反应机制的研究,得到美托拉与DNA间的结合常数β为1.334×10~4 L/mol,结合数为2.  相似文献   
33.
胶束增溶二苯硫腙吸光光度法测定水溶液中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光光法测定水深液中汞含量主要方法有:二苯卡巴法、腆化亚铜法、氯化亚锡和苯胺法.  相似文献   
34.
去甲斑蝥素抗惊厥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神经元群阵发性异常放电所致的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的疾病,以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综合征.世界上大约4千万到5千万人遭受癫痫的折磨,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1].  相似文献   
35.
通过1-苯基-3-(4-甲基苯基)-4-甲酰基吡唑与芳氧乙酰肼的加成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的吡唑类化合物(3a~3e);3在酸性条件下环合,合成了5个新型的吡唑双杂环化合物(4a~4e). 3和4的结构经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对3和4分别进行了棉花枯萎病菌(A),棉花黄萎病菌(B),棉花立枯病菌(C),瓜果腐霉病菌(D),番茄早疫病菌(E)及向日葵菌核病菌(F)等初步的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4的抑菌效果明显高于3;其中4d和4e对A,C和D的抑制率大于90%,对E和F的抑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36.
通过芳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了8个偶氮基杯芳烃化合物, 其结构经IR, 1H NMR, ESI-MS和元素分析表征. 通过UV-Vis, 1H NMR和IR考察了溶液pH值对所合成化合物5,11,17,23-四[(2-苯并噻唑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芳烃(3)和5,17-二[(1-萘基)偶氮基]-25,26,27,28-四羟基杯芳烃(4)的偶氮-醌互变异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溶液pH值增加, 醌体在偶氮-醌互变异构平衡中的比例增加, 当pH≥10时, 几乎全部转变为醌体. 特别当溶液pH=-1时, 化合物4可以形成一种大的共轭体系, 使其λmax由477 nm红移至545 nm.  相似文献   
37.
2-芳基-5-(6-哒嗪酮-3-基)-1,3,4-噁二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晶  曹玲华 《有机化学》2009,29(4):634-637
1,4,5,6-四氢-6-哒嗪酮-3-甲酰肼(1)和1,6-二氢-6-哒嗪酮-3-甲酰肼(2)与芳香醛反应得到相应的芳香醛3a~3g和5a~5g, 再将3a~3g, 5a~5g在溴的作用下, 合环得到一系列1,3,4-噁二唑的衍生物4a~4g和6a~6g. 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 IR, MS和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38.
Schiff碱水杨醛苯甲酰腙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鲁伊恒  吕玉卫 《光谱实验室》2004,21(5):999-1004
研究了 Schiff碱水杨醛苯甲酰 (简称 SBH)晶体在 DMSO及其 DMSO- H2 O的混合溶剂中的红外光谱 ,通过 SBH氘代前后的 IR对比发现 ,羟基氢质子与混合溶剂 DMSO- H2 O(3∶ 1 ,V/ V)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向溶有 SBH的 75 % DMSO- 2 5 % H2 O的溶液滴加 KOH发现 ,SBH分子上的 C O羰基基团先与 KOH作用 ,其后与 O H 羟基基团作用  相似文献   
39.
噁唑啉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杂环族化合物,在农药化学和医药化学中应用及其广泛。在现有的文献中已报道的大多是3-N乙-酰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1-6],而3-N乙-酰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却很少见。为了深入研究同一分子中聚集不同骨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开发新型高  相似文献   
40.
二正丁基锡三齿酰腙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和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合成了 4种三齿酰Schiff碱配体H2 L [H2 L1 :C6 H5C(O)NHN =CHC6 H4OH 2 ,H2 L2 :C6 H5C(O)NHN =CHC6 H3(OH) 2 2 ,4,H2 L3:NC5H4C(O)NHN =CHC6 H4OH 2 ,H2 L4:NC5H4C(O)NHN =CHC6 H3(OH) 2 2 ,4]和它们的二正丁基锡新型配合物 (n Bu) 2 SnL ,通过元素分析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 ,并对配合物在 4 0 0 0~ 40 0cm- 1范围内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和讨论 ,推测出配合物可能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