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4篇
力学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三硼酸锂晶体上1064 nm,532 nm,355 nm三倍频增透膜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矢量法设计了三硼酸锂晶体上1064 nm、532 nm和355 nm三倍频增透膜,结果表明1064 nm、532 nm和355 nm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分别为0.0017%、0.0002%和0.0013%。根据误差分析,薄膜制备时沉积速率精度控制在 5.5%时,1064 nm、532 nm和355 nm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分别增加至0.20%、0.84%和1.89%。当材料折射率的变化控制在 3%时,1064 nm处的剩余反射率增大为0.20%,532 nm和355 nm处分别达0.88%和0.24%。与薄膜物理厚度相比,膜层折射率对剩余反射率的影响大。对膜系敏感层的分析表明,在1064 nm和355 nm波长,从入射介质向基底过渡的第二层膜的厚度变化对剩余反射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膜层。在532 nm波长,第一和第三膜层是该膜系的敏感层。同时发现,由于薄膜材料的色散,1064 nm5、32 nm和355 nm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分别增加至0.15%、0.31%和1.52%。  相似文献   
32.
采用矢量法设计了三硼酸锂(LiB3O5,LBO)晶体上1 064 nm、532 nm、355 nm和266 nm四倍频增透膜.结果表明,在1 064 nm、532 nm、355 nm和266 nm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分别为0.001 9%、0.003 1%、0.006 1%和0.004 7%.根据容差分析,薄膜制备时沉积速率准确度控制在+6.5%时,基频、二倍频、三倍频和四倍频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分别增加至0.24%、0.92%、2.38%和4.37%.当薄膜材料折射率的变化控制在+3%时,1 064 nm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增大为0.18%,532 nm、355 nm和266 nm波长分别达0.61%,0.59%,0.20%.与薄膜物理厚度相比,膜层折射率对剩余反射率的影响大.对膜系敏感层的分析表明,在1 064 nm和266 nm波长,从入射介质向基底过渡的第二层膜厚度变化对剩余反射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一膜层.在532 nm和355 nm波长,从入射介质向基底过渡的第一和第四膜层是该膜系的敏感层.误差分析也表明,薄膜材料的色散对特定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具有明显影响,即1 064 nm、532 nm、355 nm和266 nm波长的剩余反射率分别增加至0.30%、0.23%、0.58%和3.13%.  相似文献   
33.
采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在LBO晶体上制备了无缓冲层和具有不同缓冲层的1 064 nm,532 nm二倍频增透膜.利用Lambda900分光光度计和调Q脉冲激光装置对样品的光学性能和抗激光损伤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在1 064 nm和532 nm波长的剩余反射率都分别小于0.1%和0.2%.与无缓冲层样品相比,采用SiO2和MgF2缓冲层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分别提高了23.1%和25.8%,而Al2O3缓冲层的插入却导致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降低.通过观察薄膜的激光损伤形貌,分析破斑的深度信息和电场分布,表明LBO晶体上1 064 nm,532 nm二倍频增透膜的激光损伤破坏主要表现为膜层剥落,激光产生的热冲击应力使薄膜应力发生很大变化,超过膜层之间的结合而引起膜层之间的分离.采用SiO2或MgF2缓冲层可改进Al2O3膜层的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薄膜的激光损伤阈值.  相似文献   
34.
利用Monte Carlo方法研究了基底显微结构对薄膜生长的影响. 对不同显微结构基底上薄膜生长的初始阶段岛的形貌和尺寸与薄膜覆盖度和入射粒子沉积速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模型中考虑了粒子沉积、吸附粒子扩散和蒸发等过程. 结果表明,基底显微结构对薄膜生长具有明显影响. 当沉积温度为300K、沉积速率为0.005ML/s(Monolayer/second,简称ML/s)、覆盖度为0.05ML时,四方基底上薄膜生长呈现凝聚生长. 随着覆盖度增加,岛的尺寸变大,岛的数目减少. 而对于六方基底,当覆盖度从0.05ML变化到0.25ML时,薄膜生长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生长过渡到分形生长的过程. 无论是四方还是六方基底,随着沉积速率的增加,岛的形貌由少数聚集型岛核分布状态向众多各自独立的离散型岛核分布状态过渡.  相似文献   
35.
孟少英  陈希浩  吴炜  傅立斌 《中国物理 B》2012,21(4):40308-040308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linear instability and adiabaticity of a dark state during conversion of two species of fermionic atoms to stable molecules through the stimulated Raman adiabatic passage aided by Feshbach resonance. We analytically obtain the regions for the appearance of linear instability. Moreover, taking 40 K and 6 Li atom–molecule conversion systems as examples, we give the unstable regions numerically. We also attempt to obtain the adiabatic criterion for this nonlinear system with classical adiabatic dynamics and study the adibaticity of the dark state with the adiabatic condition.  相似文献   
36.
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芦荟素和异芦荟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硅胶柱层析与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芦荟汁中分离纯化出芦荟素(98.79%)和异芦荟素(97.66%),UV、IR、MS、1H NMR鉴定化学结构.该方法分离条件简单,分离效果好,目标产物纯度与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37.
利用Monte Carlo(MC)方法模拟研究了薄膜生长的初始阶段岛的形貌和岛的尺寸与基底温度和入射粒子剩余能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中考虑了粒子的沉积、吸附粒子的扩散和蒸发等过程.结果表明当基底温度从200K变化到260K时,岛的形貌经历了一个从分散生长逐渐过渡到分形生长的过程,并且在较低温度(200K)下,随入射粒子剩余能量的增加,岛的形貌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研究证明,随着基底温度的升高或入射粒子剩余能量的增加,沉积粒子的扩散能力显著增强,从而使岛的形貌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38.
易娜  吴炜 《珠算》2008,(6):72-74
降低成本并非集中采购的惟一目的。战略采购是商业银行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对于其他类型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9.
我们应用高阶的Bogoliubov变换算符b+ =ν*a+μ*a+作用在双光子相干态上(或最小不确定压缩态),构造了一类新的非经典态广义激发双光子相干态.在双光子相干态表象中,我们给出了广义激发的双光子相干态的量子统计性质以及相位空间的准几率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我们选择某些特殊值λ和ρ时,这个态可约化为曾经报道过的其他类型的相干态,其数值计算都显示了该态具有很强的非经典行为,并且依赖激发度m和参数.结果表明,我们定义的量子态是更广泛的一类非经典态.  相似文献   
40.
The late Precambrian algal megafossils, Chuaria-Tawuia assemblage, were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Bed 6 of the Shilu Group, Hainan Island, South China. Consequently. the geological age of the iron-ore deposits of the Shilu Group can be determined and placed into the Qingbaikou System. This meaningful discovery offers sufficient evidence for settling the protracted dispute over the ore-forming age of the Shilu iron deposits, and will be of great help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al history of geology and tectonics, as well as the further ore-prospecting of the Shilu-type iron-deposits both in the island and South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