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50篇
物理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综述了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发光机理,并对得原子作用及除氧技术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32.
本文建立了滤纸基质室温光(PS-RTP)法测定人尿中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并将该法用于人尿中氧氟沙星回收率和排出速率的测定.实验表明氧氟沙星在尿液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9.1%,相对标准偏差RSD<1.7%.给药后24h内的排泄率为77.7%,氧氟沙星最大药物浓度出现的时间为2.5~4h.  相似文献   
33.
探讨了氟哌酸的固体基质室温燐光法(SS-RTP)中的基质效应和重原于效应,经聚丙烯酸(PAA)处理的硅胶G胶片做基质测定痕量氟哌酸较滤纸为基质具有检测限低、无需重原子微扰剂,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4.
本文评价了固体基质阴离子交换纤维素膜(DEAE膜)和微晶纤维素膜,且将此基质用于在重原子盐CsCl存在下,对氨基马尿酸的室温磷光法测定。重原子对RTP有显著增强作用,且呈Cs^+>>I^-〉Br^-〉Cl^-的超势。对有关的实验条件:烘烤温度、点样时机、介质pH、重原子浓度和RTP稳定时间作了详细探讨。上述两种基质上,对氨基马尿酸的检出限和线性范围与滤纸上的结果相类似,特别是本文所得检出限均低于文  相似文献   
35.
亚甲蓝与中性及电荷型β-环糊精的包合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亚甲蓝与中性及电荷型 β 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特性。结果表明 :主 客包合物的化学计量关系为 1∶1 ,以包合常数作为包合作用的量度 ,则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包合能力呈羧甲基 β 环糊精 >羟丙基 β环糊精 >β 环糊精 ;电荷型β 环糊精除了通常的疏水作用为包合驱动力外 ,还存在额外的静电包合作用力  相似文献   
36.
环糊精超分子化学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环糊精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新进展,着重阐述它在分子识别和生物体系中的应用,引用文献78篇。  相似文献   
37.
荧光法研究氢氯噻嗪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徐文祥  庞月红  双少敏 《分析化学》2004,32(12):1571-1574
采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不同酸度下,降压利尿药氢氯噻嗪(Hydrochlomthiazide)与人血清白蛋白(HSA)间的相互作用。求得不同酸度下药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形成常数,讨论了微量金属离子对药物与血清白蛋白形成常数的影响,并根据热力学常数确定了该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在此基础上依据福斯特Foe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探讨了氢氯噻嗪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其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从而证实了氢氯噻嗪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且阐明了其猝灭机制是通过能量转移产生的。  相似文献   
38.
相溶解度法测定β-环糊精-芦丁包合物的形成常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β-环糊精和芦丁形成包合物的包合作用,测定了其形成常数。结果表明:芦丁分子被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增加,并将实验获得的包合形成常数与文献值作了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9.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 β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槲皮素的包合作用 ,测定了包合物的形成常数 ,并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确定了包合物形成的计量比 ,探讨了有机小分子醇对包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槲皮素 环糊精包合物包合能力强弱顺序为 :HP β CD >M β CD >β CD ,脂肪醇对槲皮素 环糊精包合物包合作用的影响与其所含碳数及体积有关  相似文献   
40.
分别将量子点和超顺纳米磁珠作为荧光探针和磁信号探针应用于免疫反应中,构建了检测莱克多巴胺的荧光免疫和磁免疫层析的分析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尿液中莱克多巴胺的检测。两种方法均基于免疫竞争模式,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中,量子点偶联上识别莱克多巴胺的抗体,样品中莱克多巴胺和包被在ELISA板上莱克多巴胺的完全抗原竞争结合量子点,样品中莱克多巴胺的浓度越高,ELISA板上吸附的量子点越少,所测荧光强度值越低,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 ng·mL-1,检测时间为4 h。在磁免疫层析方法中,检测线上特异性捕获的纳米磁珠颜色的深浅和尿液中莱克多巴胺浓度成反比例关系,即莱克多巴胺的浓度越高,检测线的颜色越浅,该方法的定性检出限为10 ng·mL-1,检测时间为15 min。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量子点的荧光免疫分析法在痕量检测和定量分析方面具有优势,而磁免疫层析法更适合于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