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8篇
化学   14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39篇
物理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采油微生物的代谢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采油可提高原油采收率,我国油藏及储集层类型多,原油性质变化大,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非常重要[1,2]。本文对大港油田官69断块分离筛选的以烃类为唯一碳源的采油微生物菌组B05,通过室内试验,对其代谢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BO5能不同程度地对原油进行降解,并代谢产生有机酸、生物表面活性剂和生物气等主要产物,它们通过与原油/岩石/水界面的相互作用,改善地下原油的流动性质,提高原油采收率。1 实验部分1 1 实验材料及仪器菌组筛选自大港油田官69断块(菌号B05),芽孢杆菌属(Bacillus),革兰氏染色G+,嗜热、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73…  相似文献   
213.
注化学剂驱油是我国油田现用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影响原油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综述了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二元复合驱等常规三次采油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以功能性纳米材料为主剂的纳米驱油技术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其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作用机制.最后,针对基于功能性纳米材料的驱油技术,探讨了该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214.
中药龟板提取物浸膏经硅胶柱层析, 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作洗脱剂, 梯度洗脱, 得到16个组分; 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了它们对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的增殖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组分Ts-12具有促进rMSCs增殖的作用(p<0.05), 而组分Ts-4则表现出抑制rMSCs增殖的作用(p<0.05), 其它样品对rMSCs的增殖作用不显著(p>0.05), 不具统计学意义. 采用了GC-MS分析各组分化学成分, 并用HPLC和9个标准物质鉴定确证了组分Ts-12中含有十六酸甲酯(S-1)、十六酸乙酯(S-3)、十八酸甲酯(S-4)和甾醇(S-7)以及十四酸甾醇酯(S-8), 组分Ts-4主要含有十八酸(S-5). 对标准品也采用了MTT法和流式细胞仪研究了它们对rMSCs的增殖作用, 结果表明十四酸甾醇酯和十六酸甲酯具有促进rMSCs增殖的作用, 而十八酸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15.
翼核果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翼核果粉末中二十种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216.
2018年渤海某聚驱稠油油田开始大幅提产,原油流程超负荷运行导致外输原油含水率升高至15%。通过分析原油系统各级分离器乳化液稳定性,确定了深度脱水破乳剂的开发方向。分别以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为起始剂合成EO-PO-EO型嵌段聚醚破乳剂。室内实验表明,破乳剂A2321能够大幅降低聚驱稠油中的含水率和乳化液含量,其脱水效果明显优于破乳剂AE8051、BP169和SP169。矿场试验结果表明,破乳剂A2321可将外输原油含水率从15%降低至8%,有效解决了电脱水器中乳化液的深度脱水问题。  相似文献   
217.
Amperometric sensor based on neutral red-doped silica (NRSiO2) nanoparticles (NPs) was fabricated and coupled with a microdialysis sampling system




















































































































































































































































































for the detection of glutamate (Glu) in the rat striatum. The NRSiO2 NPs [about (45 ± 3) nm] were prepared with water-in-oil (W/O) microemulsion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technique. The neutral red (NR) doped in silica network could maintain its high electroactivity and behave as an excellent electron mediator for electrocatalysis of hydrogen dioxide. Furthermore, the silica surface could prevent the leakage of NR, hence, the stability of biosensor was improved. The novel Glu biosensor showed a linear range from 5.0×10^-7 to 1.5×10^-4 mol/L, with a detection limit of 2.0×10^-7 mol/L (S/N=3).  相似文献   
218.
简要评述了化学品安全性的传统评价方法。详细介绍了一种快速评价化学品安全性的重要方法——诱变性测试法。该方法选用几种标准(或特定)的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作为观察对象来研究待测化学品对菌株的诱变情况,以菌株回复突变的数目表征待测化学品的诱变性。当回复突变数目为零剂量(化学品)的2倍以上时,所测定化学品具有诱变性。具有诱变性的化学品为不安全化学品。  相似文献   
219.
甲苯咪唑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特征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苯咪唑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光谱特征,证实由于非辐射能量转换机制,甲苯咪唑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能力,按照Stem—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方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到反应的结合常量和热力学参数等。  相似文献   
220.
铝元素在脑中累积会损伤脑功能[1-2],据不少文献报道,阿尔茨海默氏病(A lzheimer′s d isease,简称AD)即人们统称的老年性痴呆病患者脑中的铝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3-4]。铝在脑中含量很低,目前测定低含量铝使用较多的方法是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由于铝在高温时容易与石墨管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