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化学   23篇
力学   3篇
物理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硅铝氧化物二元包覆钛白粉颗粒的有机改性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二元包覆SiO2,Al2O3薄膜的基础上,用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及三乙醇胺、季戊四醇对亚微米TiO2颗粒表面进行有机改性.考察了改性条件对颗粒表面改性结果的影响.通过疏水性试验和润湿性试验对改性前后TiO2颗粒的表面特性进行了表征.高温裂解色谱、热重分析、X光电子能谱的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与颗粒表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化学键合作用.分析了改性剂在颗粒表面的包覆状态与结构.  相似文献   
22.
TiO2颗粒表面包覆SiO2纳米膜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针对液相法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包覆氧化硅纳米膜的过程,提出包覆过程是溶胶凝胶机制,研究了表面成膜的动力学方程,考察了成膜剂浓度和成膜过程中温度对成膜速度的影响,并通过实验对氧化硅膜形成的动力学方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3.
氯铝酸离子液体酸性的红外光谱探针和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吡啶探针红外光谱、吡啶递增吸附实验研究和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氯铝酸离子液体的酸性及氯铝酸离子液体Lewis酸位Al2Cl-7与吡啶吸附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发现,Al2Cl-7,AlCl-4阴离子具有吸电性,能够吸引吡啶环上的孤对电子产生吸附作用,具有Lewis酸性,它们分别呈现吡啶探针红外光谱Lewis酸特征峰;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峰峰位、键长及电荷分布分析表明Al2Cl-7的酸性强于AlCl-4;氯铝酸离子液体Lewis酸位Al2Cl-7与吡啶吸附的机理为:当吡啶含量小时,仅存在Py-Al2Cl-7吸附;当吡啶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Py-Al2Cl-7配位络合物中的AlCl-4容易与吡啶发生吸附解离为Py-AlCl-4配位络合物和Py-AlCl3配位络合物,导致离子液体吡啶递增吸附红外特征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4.
基于轨道炮结构特点以及冲击热力学理论,采用物质点法建立了轨道微颗粒诱发刨削的三维模型,模拟了轨道刨削的形成过程,并对其产生机理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电枢与轨道的局域高速冲击产生瞬时的能量交换,形成的高热高压金属流对轨道表面的斜侵彻作用形成了刨坑;刨削的产生存在速度阈值,超过速度阈值,随着电枢速度增加,刨削越严重;低于速度阈值,可产生轨道擦伤;减小轨道表面微颗粒尺寸、增加电枢头部倾角均可降低刨削损伤。  相似文献   
25.
液相沉积法制备TiO2颗粒表面包覆SiO2纳米膜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覃操  王亭杰  金涌 《物理化学学报》2002,18(10):884-889
研究了用液相沉积法在TiO2颗粒表面包覆SiO2纳米膜的过程.通过透射电镜(TEM)和酸溶实验分析,证实本实验在TiO2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连续、致密的SiO2纳米膜.ζ-电位分析表明,颗粒表面只需少量包覆就可以显著改变颗粒表面的电动力学行为.采用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XRF)测定SiO2包覆量随包覆过程的变化.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获得Ti 2p、Si 2p及 O 1s电子结合能及其相对强度随包覆过程的变化规律,揭示硅酸分子在TiO2颗粒表面的包覆过程.分析表明,初期形成的活性硅酸分子与TiO2颗粒表面的羟基反应形成Ti-O-Si键,后期形成的硅酸分子与已键合在表面的硅酸发生缩合反应,形成连续致密的硅膜,膜层在陈化过程中继续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26.
电泳显示微胶囊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有机颜料联苯胺黄为显色粒子, 四氯乙烯和甲苯混合溶液为分散介质, 油溶性蓝N为吸光染料, 用超分散剂CH-2C分散颜料粒子, 脲醛树脂为壁材, 通过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电泳显示微胶囊. 通过显微镜检查微胶囊的表面形貌及粒径, 并对微胶囊内颜料粒子的电场响应特性和显示性能进行考察. 结果表明, 所得微胶囊表面光滑, 囊壁透明, 囊内颜料粒子对电场变化能够快速可逆地响应, 并具有双稳显示特性.  相似文献   
27.
氯铝酸离子液体酸性的吡啶探针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芹  董斌琦  韩明汉  辛洪良  金涌 《分析化学》2006,34(9):1323-1326
利用吡啶探针红外光谱法研究了氯铝酸离子液体的酸性,发现当氯铝酸离子液体A lC l3的摩尔分数x为0.4~0.5时,离子液体表现出弱Lew is酸的红外特性。对吡啶探针吸附Lew is酸位A l2C l7-、A lC l4-、A l2C l6和A lC l3的各振动模式红外特征峰峰位进行了归属,通过红外特征峰峰位置和峰面积可以指示离子液体的酸强度。利用吡啶探针递增吸附法考察了吡啶递增吸附对氯铝酸离子液体酸性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吡啶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Py-A l2C l7-配位络合物容易与吡啶发生反应生成Py-A lC l4-和Py-A lC l3配位络合物,从而导致离子液体的吡啶吸附红外特征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8.
刘蓉  王铁峰  刘畅  金涌 《催化学报》2013,34(12):2174-2182
以磷钨酸铯盐Cs2.5H0.5PW12O40(CsPW)为活性组分,负载到Nb2O5载体上,并用于甘油脱水制备丙烯醛的反应中.通过调节焙烧温度(400–700°C)以及活性组分负载量(5儃60 wt%),对催化剂酸性进行调节.CsPW负载量为20 wt%,500°C焙烧的CsPW/Nb2O5催化剂性能最佳,甘油转化率为96%,丙烯醛选择性为80%,反应10 h内没有失活现象,并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通过烧炭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29.
TiO2表面包覆SiO2和Al2O3的机理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在二氧化钛的表面上包覆一层保护膜,使二氧化钛的表面和周围介质之间产生屏障,从而降低二氧化钛的光化学活性,有利于提高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耐光性、耐候性和抗粉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