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种胭脂红半抗原,分别采用重氮化法和戊二醛法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人工抗原,通过免疫Bal b/c小鼠及杂交瘤技术成功筛选制备了胭脂红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与苋菜红、柠檬黄等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基于该抗体建立了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胭脂红残留。该方法对胭脂红的半抑制浓度(IC50)和检出限(IC10)分别为10.1 ng/mL和0.98 ng/mL,线性范围为2~50 ng/mL。将该方法应用于山楂条和雪碧中胭脂红的快速检测,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0%~113%和93.0%~1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9.7%~12%和3.2%~3.9%。结果与HPLC-UV方法一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食品中痕量胭脂红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22.
针对动物源性食品及饲料中氟苯尼考的残留问题,通过抗原制备、动物免疫和细胞融合筛选,成功得到可高特异性识别氟苯尼考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了氟苯尼考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icELISA)方法。经单因素实验优化策略,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抗原质量浓度0.05 μg/mL,抗体质量浓度为0.1 μg/mL,最佳药物、抗体和二抗稀释液均为磷酸缓冲液(PBST),抗体稀释液吐温-20含量0.05%,竞争反应时间30 min,二抗质量浓度为0.167 μg/mL,二抗反应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建立了氟苯尼考的icELISA 检测方法,其IC50为9.48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1.75 ~ 51.36 ng/mL,检出限(LOD)达0.64 ng/mL,且与氯霉素等结构及功能类似物均无明显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8.1% ~ 107%,相对标准偏差(RSD)< 15%。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畜禽肉及饲料样品的检测,结果与HPLC-MS/MS判定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适用于畜禽产品及饲料中氟苯尼考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23.
对硫磷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的建立和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基于多克隆抗体的对硫磷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icCLEIA)。以三氯硫磷为原料,经三步取代反应合成对硫磷半抗原,通过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免疫抗原和包被抗原。经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对硫磷抗血清。通过优化条件参数,建立了对硫磷的icCLEIA分析方法。本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24~15.83!g/L;半抑制浓度IC50为1.14!g/L;检出限为0.09!g/L;对蔬菜样品和水样品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4.6%~121.0%。本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中痕量对硫磷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24.
孔雀石绿单克隆抗体制备和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孔雀石绿三苯环特征结构,设计合成1种高质量半抗原。通过偶联载体蛋白、动物免疫和细胞融合,制备出一株高质量的单克隆抗体MG-DA4-C7,亚类为IgG1,轻链为κ型。通过对包被原浓度、抗体浓度、二抗浓度的优化,建立了孔雀石绿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方法半抑制浓度( IC50)为0.96μg/L,线性检测范围(IC20~C80)为0.1~8.1μg/L,LOD(IC10)为0.05μg/L,回归方程y=-0.3274lgx+0.4698(R2=0.9891)。本方法特异性高,与代谢物隐孔雀石绿交叉反应小于0.1%,与结晶紫、灿烂绿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8.1%和26.5%;实际样品添加回收率为87.3%~107.3%。本方法测定结果经HPLC-MS/MS方法确证,二者相关系数达0.999。本方法可用于鱼类等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残留的实际检测。  相似文献   
25.
26.
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半抗原设计及抗体识别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的结构特点, 设计并合成了系列半抗原; 采用活泼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制备了系列免疫原和包被原; 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了相应抗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的类特异性抗体. 建立检测硫代磷酸二乙酯类农药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 分析探讨了免疫半抗原结构对抗体特性的影响, 并阐述了包被半抗原结构对ELISA灵敏度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手臂取代位置在苯环对位且手臂较短的免疫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同时异源包被可以显著提高ELISA方法的灵敏度. 由抗体PAb-H1和包被原H6-OVA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可以同时检测7个广泛使用的有机磷农药, 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蝇毒磷(0.013 mg/L)、对硫磷(0.348 mg/L)、喹硫磷(0.022 mg/L)、三唑磷(0.035 mg/L)、甲拌磷(0.751 mg/L)、除线磷(0.850 mg/L)及辛硫磷(1.301 mg/L), 最低检测限符合国内外相关有机磷药物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MRLS)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7.
针对环境及食品中泰乐菌素残留问题,本研究将泰乐菌素分子结构侧链醛基一步直接氧化为羧基,并将其作为新的半抗原,通过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了特异性的抗泰勒菌素多克隆抗体,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包被原稀释6000倍,抗体稀释2000倍,反应缓冲液为pH 7.4、吐温含量0.1%、离子浓度0.01 mol/L的PBST,二抗稀释倍数为4000倍,二抗反应时间3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建立了检测泰乐菌素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法(icELISA),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1.39 ng/mL,线性范围(IC_(20)~IC_(80))为0.17~11.0 ng/mL,检出限(IC_(10))为0.07 ng/mL,与结构功能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对纯牛奶、自来水、鱼塘水中泰乐菌素的添加回收率在78.4%~105.6%之间,RSD15%,检测结果与HPLC-MS/MS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7)。本研究建立的icELISA方法适用于牛奶及水样中泰乐菌素残留的特异性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Eu3+标记的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 Indirect competitive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 ic-TRFIA)用于鱼肉样品中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的检测。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包被抗原浓度、抗体稀释倍数、竞争反应时间等参数对方法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c-TRFIA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0.25μg/mL,抗体稀释5×104倍,最佳竞争时间为50 min。在优化的条件下,方法的检出限( LOD, IC10)为0.01 ng/mL,半抑制浓度(IC50)为0.26 ng/mL,线性范围(IC20~IC80)为0.025~2.83 ng/mL,对鱼样中AMOZ回收率在78.0%~86.0%之间,各样品变异系数均小于15%,与HPLC-MS/MS对比检测结果显示相关性良好。本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够满足实际样品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29.
细交链孢菌酮酸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合肼和乙醛酸依次对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进行衍生化,设计合成了含有氮杂共轭双键偶联手臂,可增强免疫效果的半抗原TeAHGA.通过偶联载体蛋白BSA后的免疫原TeAHGABSA免疫新西兰大白兔,成功制备了特异性识别TeA水合肼衍生物TeAH的多克隆抗体;优化确立了ELISA最佳反应条件(TeAH-OVA为异源包被原、包被浓度0.156 μg/L、药物稀释及反应缓冲液为PBS、一抗反应时间40 min、二抗反应时间20 min),建立了TeA间接竞争ELISA(icELISA)检测方法,其抑制中浓度(IC50)为1.61 μg/L,检出限(LOD)为0.08 μg/L,定量线性检测范围为0.19~12.89 μg/L (IC20~IC80).番茄、面粉样品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67.2%~89.8%和74.8%~93.7%.  相似文献   
30.
碳点荧光探针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点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碳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和小尺寸特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以及易于实现表面功能化等特点,是潜在的可以代替传统半导体量子点等荧光探针的良好选择.基于其独特的荧光特性和高灵敏度,碳点荧光探针在食品分析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对近年来荧光碳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述碳点的性能并对碳点的制备方法进行总结对比,重点介绍了碳点荧光探针在食品分析领域的应用,对目前碳点应用的限制进行了分析,对其发展前景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