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3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最新的实验表明,在质心系总能量2—7.6GeV之间,在e~ e~-湮灭道中存在两个窄共振J(3.1),'(3.7)和至少两个宽共振'(4.1)和''(4.4)。从实验曲线看,在宽共振区域4.1—4.4GeV内可能还有新的共振存在。实验还发现了C宇称为正的粒子,质量分别为2.8,3.41,3.51,3.53GeV。实验还测定了Г_(→e~ e~-)和Г_(J→e~ e~-)的比值约为1:2。文献  相似文献   
22.
双胶子聚合机制可能解释B→Kη′反常大的分支比.然而由于我们对η′犂犂有效顶点知之甚少,微扰QCD的理论计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尝试了几种不同的η′犂犂形状因子,并将数值结果和实验相比较.我们发现,虽然我们对η′犂犂形状因子了解得很少,但是如果B→Kη′衰变中双胶子聚合机制确实很重要的话,B→K*η′的分支比将为10-5量级,这可以被将来的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23.
本文指出:在质量标度为1015GeV量级,用一具体的 Higgs机制,把大统一规范群SU(N)破缺到G_1=SU(3)×SU(2)×U(1)时,存在一个剩余分离对称性。这种剩余分离对称性使得某些费米子不会产生1015GeV量级的质量,从而使规范群容纳更多的低质量费米子。文中还证明了一个与剩余分离对称性有关的定理,并得到一个构造SU(N)大统一模型的新判据。由此具体讨论了一个SU(8)大统一模型,它容纳了V-A耦合的三代费米子,并给出了Higgs自发破缺的具体形式,得到了好的费米子质量矩阵。  相似文献   
24.
本文根据 SU4SU′3模型,讨论了γ族新粒子填充色空间 SU′3维表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5.
正1972年9月11日,周恩来总理对张文裕等18位同志的上书作出批示:"这件事不能再延迟了。科学院必须把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抓起来,同时又要把理论研究和实验结合起来。高能物理研究和高能加速器的预制研究,应该成为科学院要抓的主要项目之一。"周总理的批示开启了中国高能物理研究的新篇章。就是在这种形势下,1973年2月中科院在二机部原子能所一分部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  相似文献   
26.
 人类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是电子, 1897年汤姆森(J. J. Thomson)在阴极射线中首次测得了带负电的粒子(电子)的荷质比e/m, 1899年他又测量了电子的电荷e。光子γ 作为粒子是爱因斯坦(A. Einstein)首次在1905年为解释光电效应提出的。但是这一观念20多年后才被物理界所公认。1919年卢瑟福(E. Rutherford)用α粒子轰击氮靶而发现了质子。1932年查德威克(J. Chadwick)证实了中子的存在。同年, 安德森(C. D. Anderson)发现了正电子。  相似文献   
27.
杜东生 《中国物理 C》2002,26(Z1):11-15
在QCD因子化框架下讨论了B介子到两个轻赝标介子衰变中手征增强的修正问题. 证明了只有在twist-3波函数对称的情况下,顶角修正的红外发散才能相消. 因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手征增强的修正才能自洽地被包含进来. 作者还对旁观者硬散射中出现的发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本文选择了一种不同于一般文献的第一步Higgs自发破缺机制,使得SU(9)可容纳三代左手费米子,而不破坏SU(3)c的渐近自由行为。  相似文献   
29.
本文讨论了用N=2超对称有限理论建立现实大统一模型的可能性. 发现规范对称自发破缺和超对称破缺是可以实现的, 但在夸克轻子质量问题上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30.
本文引入了eia(x)rs定域规范变换及相应的规范场.给出了手征规范不变的拉氏函数,并由此出发探讨了手征规范场与强相互作用的联系.在特定条件下可给出唯象的V-A强相互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