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9篇
力学   1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本文以氯化钠为硬模板、硝酸镍为金属源、葡萄糖为碳源,在氮气气氛中于750 oC通过一步热解法合成嵌镍碳纳米片,然后经酸处理得到多孔碳纳米片. 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Raman)和比表面积测定(BET)表征多孔碳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 结果显示:多孔碳纳米片孔分布均匀,孔径大小均一;经过酸处理后,碳材料的石墨化程度降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约340 m2•g-1). 电化学测试表明,电极在100mA•g-1电流密度下,经过200周循环放电后比容量可维持在309.4 mAh•g-1,甚至在1000 mA•g-1 的大电流下其放电比容量仍然可达到173mAh•g-1,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其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钒的氧化物,特别是V6O13与V2O5,由于具有层状结构,可以嵌入一定量的小体积阳离子而保持原有的晶体结构基本不变,因而作为电池的可逆嵌入电极材料,一直受到广泛重视[1-9].从考虑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充分利用我国的钒资源角度出发,本课题组研究了锌与一些钒氧化物组成的二次电池,主要是Zn/V6O13有机相二次电池[10]和Zn/V2O5水相二次电池[11,12].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锌离子能够可逆地嵌入到上述钒氧化物的层状结构中.该类二次电池具有价格低、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大并具有适度的循环寿命和贮存寿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3.
通过合理控制反应条件, 使体系在电子束脉冲作用后只剩下所需要的一种瞬态粒子, 用脉冲辐解研究了喹啉、异喹啉分别与水合电子、羟基自由基、氢自由基等几种典型的氧化还原瞬态粒子的反应过程, 研究了各种瞬态产物的吸收光谱及其变化规律, 测定了相关反应的速率常数. 喹啉、异喹啉与水合电子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7.1×109和3.4×109 mol-1·L·s-1, 与羟基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7.2×109和3.4×109 mol-1·L·s-1, 与氢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5.7×109和3.6×109 mol-1·L·s-1. 这一结果表明, 喹啉、异喹啉均能够非常迅速地与水合电子、羟基自由基、氢自由基发生反应, 喹啉比异喹啉的反应速率更快. 运用电子理论分析了瞬态反应产物结构的稳定性差异, 结果表明, 喹啉的反应产物比异喹啉的稳定, 从而揭示了喹啉比异喹啉反应速率快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熊鑫  孙冬梅  范文  徐海鹏 《应用光学》2015,36(5):784-790
针对光笔式双目视觉测量系统的标定问题,讨论了关于相机内参、双相机外参以及测量笔的相关标定理论,开发了一整套基于LabVIEW的标定系统。运用张氏平面标定法实现了相机内参标定。结合基于标准长度的外部参数标定方法,实现了双相机外参数标定。运用粒子群算法和LM算法相结合,加快了目标函数高维寻优速度。在测量笔标定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现场校准方法。标定系统完成了后期开展相关测量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实用性。在测量系统标定结果基础上对直径25 mm标准陶瓷球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标准差达到0.019 mm。  相似文献   
25.
应用响应面结合空间映射方法,在第1次迭代拟合极限状态函数,其它迭代 应用映射技术在第1迭代响应面基础上映射调整得到新的极限状态函数,并进行可靠性分析. 这样就改变了序列响应面方法评价可靠性时需要反复对模型进行试验设计、分析并拟合极限状 态函数的执行过程,从而大大降低了模型分析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26.
生物燃料电池;肌红蛋白;阴极催化剂;活性炭;氧还原  相似文献   
27.
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 ,用交流电分别通过含有相应的CdCl2 、ZnCl2 、单质S、Se等的二甲亚砜 (DMSO)溶液 ,沉积CdS、CdSe以及CdxZn1-xS半导体纳米线阵列并研究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实验结果表明 ,当半导体纳米线的直径小于 2 5nm时 ,其吸收边相对于体相的吸收边产生蓝移 ,而且蓝移的幅度随着半导体纳米线直径的减小而增加 ,显示了明显的量子限域效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