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4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F-T合成沉淀铁系催化剂在3 000小时工业单管模试反应器中进行了三次原位再生试验。用自产的C6—C11馏分油在接近其临界点的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处理,然后用H2或合成气还原。经过上述再生处理,催化剂床层压降从1.0 MPa降至0.1MPa,催化剂反应性能同时得到恢复。还讨论了导致催化剂失活和催化剂床层压降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22.
在浆态相F-T合成的连续搅拌釜反应器中,研究了RaneyFe系列催化剂和其它工业铁基催化剂的性能。结果发现,RaneyFe的前驱体对其性能影响很大。由A1/Fe比为3的合金得到的RaneyFe表现出了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常规条件下CO的转化接近完全,其较大的中孔分布可能对初级产物的扩散限制较小,因而生成的2-烯烃和异构烃就少。也比较分析了催化剂固载量和粒度对RaneyFe上的烷烃选择性的影响。此外,从产物分布的规律来看,在RancyFe催化剂上以生成高碳数烷烃和低碳数烯烃为主。  相似文献   
23.
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改进费-托法合成汽油辛烷值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改进费- 托( MFT) 法合成汽油馏分进行了组成分析, 按其化学类型和各组分的辛烷值特性分组, 并与标准方法测定的辛烷值进行关联和线性回归分析, 获得了每组的有效辛烷值及计算MFT合成汽油辛烷值的研究法辛烷值(RON) 和马达法辛烷值( MON) 方程。该法的建立, 对正在研究开发中的MFT合成汽油的工艺、动力学研究、催化剂评价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分子筛催化合成MTBE的反应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发出催化性能良好的合成MTBE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的基础上 ,详细考察了反应条件 :包括温度、压力、空速、醇烯比等操作条件对改性 β沸石分子筛催化剂合成MTBE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MTBE选择性及活性稳定性都有一定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反应温度升高 ,烯烃的转化率增加、MTBE的选择性不变 ,但反应温度过高 ,MTBE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变差 ;反应压力必须大于系统完全液化压力 ;醇烯比大于 1时 ,对选择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小 ,醇烯比小于 1时 ,随反应深度增加 ,MTBE选择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变差。为了充分利用催化剂的性能 ,有一个比较合适的操作范围 ,在最佳反应条件T =70℃、P =2 1MPa ,MeOH IB =1 1 ,WHSV =4h- 1下 ,对改性 β分子筛的催化性能进行长期考察 ,结果表明 :催化剂的各项性能的稳定性很好。  相似文献   
25.
26.
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Berty反应器)中研究了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的规律。详细考察了温度、压力、空速对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对催化剂低碳烃及CO2的选择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在考察的时间范围(1200h)内,即使在较宽的操作条件下,催化剂仍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还发现随着低碳烯烃选择性的提高,低碳烃的烯烷比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7.
进行了两段法F -T合成 (MFT)Fe -Cu -K催化剂 3 0 0 0小时模试 ,考察了工艺改进后的适应性 ,催化剂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CO转化率达到了 75~ 85 %,烃选择性达 78~ 94 %,C 5产率达 85~ 1 1 0g/NM3(CO H2 )。  相似文献   
28.
采用直接和后合成两种方法制备出含磺酸基的介孔分子筛SBA-15-SO3H,用XRD和红外光谱分析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结构和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出的含磺酸基的催化剂都保持了SBA-15分子筛的完整晶体结构,并含有质子酸中心-SO3H;固体核磁共振表征结果证明,两种方法都使MPTMS存在于分子筛的表面;用N2吸附-脱附测定了它们的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TGA分析认为,MPTMS在分子筛表面的热稳定性大于300℃,酸碱滴定结果说明,直接法获得的催化剂的酸中心多于后合成法.酯化反应结果表明,直接法合成的催化剂比后合成法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简便、快捷、高效.  相似文献   
29.
催化剂的孔结构对有效因子有很大影响。有效因子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曲节因子和颗粒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小;气相反应的有效因子随孔径的增大明显增加,而实际气液反应的有效因子则与孔径的变化无关;孔结构参数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有效因子实际上是这些孔结构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
催化剂的有效因子与操作温度和颗粒尺寸有很大关系,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的有效因子在减小。催化剂颗粒直径对有效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_p<4.0mm时,有效因子随颗粒直径的减小而急剧增加,而当d_p介于4.0和10.0mm时,有效因子随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减小的幅度明显降低。有效因子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近,用于反应器数学模型计算的床层温度分布和CO转化率与中间试验结果呈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