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53篇
力学   19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6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探讨古海洋环境演化对海山富钴结壳稀土元素富集的制约,本次选取西太平洋Lamont海山具有多层结构富钻结壳L1作为研究对象,逐层取样分析研究,认为古海洋环境演化以及磷酸盐化作用对不同稀土元素的影响不同:Ce含量受海洋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与形成时古海洋生产力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但受磷酸盐化影响并不显著;而磷酸盐化对富钻结壳中其他稀土元素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老壳层中稀土元素相对较少,而重稀土元素则相对增加.另外富钴结壳壳层在生成后可能仍然继续与周边海水发生稀土元素交换,导致壳层生成得越早,其重稀土元素相对于其他稀土元素越富集,而Eu则越亏损.  相似文献   
22.
古代食谱重建是目前国际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基于骨骼提取出骨胶原蛋白进行分析的方法逐渐凸显出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考察先民食物结构和营养等级等方面,针对蛋白大分子获得的同位素信息,无法排除一些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因而常会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因此,发展一种能进一步提高古代食谱研究准确率和分辨率的新方法,是当前科技考古研究的迫切需求。不同于大分子蛋白,氨基酸能在更细微的层面提供有机体和生态环境中有机代谢过程中多方面的信息,在生物考古领域内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以北非突尼斯迦太基凡达里奇墓地出土的人和动物样品为例(遗址年代约在公元5世纪中期至6世纪早期),进行基于骨胶原和单分子氨基酸的稳定同位素分析工作。对10个人和4具动物考古样品提取骨胶原,并进一步进行酸水解、衍生化等操作,通过气相色谱(GC)与同位素质谱(IRMS)串联技术,开展特定化合物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揭示了该遗址先民的食谱特征,以C3类食物为主。重点考察了该遗址先民饮食中的蛋白摄入情况,结果表明该遗址先民饮食摄入有大量的动物蛋白,且不同个体存在较大差异。最后,通过对骨胶原和氨基酸分析结果所得结论的比较,证实基于单分子氨基酸的氮同位素分析对个体营养级位置的准确判断具有较大的优势。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先民食物结构差异和人群分化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依据。研究证实基于单分子氨基酸的同位素分析,将是显著提高古代食谱重建分辨率的有力手段,呼吁未来在我国考古材料中开展大量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3.
文物壁画在自然环境下产生褪色现象具有复杂性,严格意义上讲,人们无法重现自然环境下这种褪色发生的条件,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研究其褪色原因的可能性和途径。通过实验来验证所提出机制的合理性,这也符合自然科学普遍采用的研究方法。提出颜料层微观形貌变化是引起壁画褪色的一种重要原因。胶料作为颜料层的连续相,当胶料分解时,颜料层微观形貌必然产生变化,为证明这种变化会引起颜料层褪色,而非颜料变化所致。建立了以具有较高热稳定性的赭石为颜料,以明胶作为粘接剂制成模拟的壁画颜料层。然后通过加热处理使胶料发生氧化分解,从而造成颜料层微观形貌发生变化,但赭石颜料依然稳定,期望证明在颜料赭石不发生变化时,由于颜料层微观形貌变化也可引起颜料褪色。实验通过煅烧壁画颜料层模拟样获得胶料降解的壁画模型,分别以SEM及多角度反射率光谱等技术,考察模拟样胶料降解前后表面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壁画模拟样煅烧后,颜料层表面产生空隙结构,样品表面多角度反射率光谱表明煅烧后样品颜料层对可见光的反射增加而吸收降低,并观察到模拟样颜色淡化。以无色,难挥发,且不与颜料层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液体涂覆褪色样品表面,以上述技术表征涂覆处理前后颜料层表面微观形貌和表面光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填充了褪色样品表面颗粒间空隙,检测到样品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降低而吸收增加,观察到褪色样品的颜色加深。以上实验结果证明了推测合理性,即微观形貌变化确实会引起颜色变化。依据此原理以唐代墓室褪色壁画为例,进行了显现修复应用研究,其颜色显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4.
潘红丽 《珠算》2002,(6):27-27
注解:携(xie)携带。斗九,即1.9斗。  相似文献   
25.
潘红丽 《珠算》2002,(2):25-25
几个牧童闲耍,张家国内偷瓜。将来林下共分拿,三人七枚便罢。分讫剩余一个,中间伴歌兜搭,四人九个再分拿,又余两个厮打。--《算学宝鉴》卷二十五  相似文献   
26.
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对陕西西岳庙宋、元、明、清早期、清晚期4个地层出土的古琉璃胎和釉中主、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多元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宋到清早期琉璃胎料很稳定,清晚期琉璃胎料与宋到清早期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明代一件料器片胎的化学成分与同期其它样品差别很大,与清晚期样品的成分接近,这与中子活化分析结果是一致;琉璃釉色主要由Fe,Cu和Co三元素的含量决定.  相似文献   
27.
上新世时期昆仑山南北古植被和古气候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昆仑山南北孢粉学资料分析,上新世时期,昆仑山南北植物群有很大的差别,在昆仑山南坡及以南地区分布含热带、亚热带成分的针阔叶混交林,北坡及以北地区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和草原。昆仑山南北均有中亚干旱类型植物生长,并在上新世晚期得到迅速发展。 上新世时期,帕米尔-昆仑山系成为南、北型植被分布的界线,以后随着中亚山地、帕米尔、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以及青藏高原的抬升,这一界线发生变化,至今已移到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脉。  相似文献   
28.
建立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测定生态养护抑菌凝胶中褐藻寡糖含量的方法。采用阴离子交换柱Carbo Pac PA10(250 mm×2 mm,3.5μm),以氢氧化钠、乙酸钠和水为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流量为0.8 mL/min。α-L-古罗糖醛酸单糖(PG)和β-D-甘露糖醛酸单糖(PM)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25~9.0μg/m L和0.18~8.4μg/m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7和0.999 8,检出限分别为0.06,0.03μg/m L,定量限分别为0.20,0.10μg/m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1%,1.25%(n=6),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1.03%和95.22%。该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生态养护抑菌凝胶中褐藻寡糖的分析。  相似文献   
29.
杭州老虎洞窑古陶瓷成分的化学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支持向量机算法研究了与杭州老虎洞古陶瓷有关的两个断源、断代问题。作为化学计量学的~种新型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问题上表现出良好的泛化能力,与特征选择方法结合,可以有效处理样本少,特征多的问题。本研究综合利用支持向量机、特征选择算法和其它化学计量学算法研究了杭州凤凰山麓万松岭附近的古窑遗址和“传世哥窑”的断源、断代问题,证明老虎洞窑与郊坛下窑产品截然不同,万松岭附近地面收集瓷片样本是老虎洞窑宋代地层的瓷片滑落所致,而“传世哥窑”样品可能是老虎洞窑元代时的产品。实验表明:支持向量机算法与化学分析相结合可以成为研究古陶瓷断源和断代问题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0.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中央古隆起是盆地内的重要油气聚集区,其成因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利用丰富的钻井资料对古隆起中东部地区中奥陶统马五段地层的沉积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编制出了马五段各层段的厚度等值线图,圈出了各时期的沉降中心位置,发现在马五8~马五5时期,沉降中心基本以向南迁移为主,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向西迁移;在马五43到马五41时期,沉降中心以向西的迁移为主,伴随微弱的向南迁移.这种迁移过程支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在奥陶纪时发育双前陆盆地,“L”型中央古隆起是在早-中奥陶世时受该双前陆盆地前缘隆起相互叠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