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5篇
化学   54篇
力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01.
卫星水深反演作为声学测量的一种补充手段在争议岛礁区发挥着重大作用。但由于实测水深数据的缺失和多光谱影像可见光波段数的限制,传统经验模型和半解析模型都无法使用。为此针对只有3个可见光波段的遥感影像,提出一种不需要实测水深数据的自适应经验半解析模型。新模型根据联合半解析模型和两种经验模型得到的部分像素水深,协同自适应线性比值模型可以确定出最终结果。使用Sentinel-2影像(空间分辨率为10 m)在甘泉岛和浪花礁对AESM、Log_ratio模型和L-S(Log-ratio and Semianalytical)模型展开测试,将计算结果与水深数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新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甘泉岛和浪花礁分别为1.14 m和1.55 m,反演精度稍优于使用200个水深数据训练的Log_ratio模型,相比于同样不需要水深数据的L-S模型,RMSE分别减少了0.12 m和1.25 m。  相似文献   
102.
马来海松酸酐的合成及其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松香酸和马来酸酐为原料,通过D-A反应合成了高纯度的马来海松酸酐,用IR、NMR、元素分析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在此基础上,分别用马来海松酸酐和偏苯三酸酐对环氧树脂DER662E进行固化,并用DMA、力学性能测试仪、TGA等对比研究了固化后环氧树脂的模量、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探索了生物基马来...  相似文献   
103.
Nonlinear optical properties of 75TeO_2-20Nb_2O_5-5ZnO glasses doped with CeO_2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a self-diffracted time-resolved degenerate four-wave mixing (DFWM) technique at different excitation intensities and lattice temperatures. The DFWM signal exhibits three peaks at higher excitation intensities, where a main peak appears at zero delay time and two rather weak side peaks are located symmetrically at the negative and positive time delay. Due to destructive interferences between the fifth- and third-order polarizations, the line-shape of the main peak around the zero time delay evolves from single peak into a double-peak structure with increasing excitation intensity. Two side peaks emerge a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time delay and gradually intensify with increasing excitation intensity or lattice temperature, and their positions are independent of the pulse duration, temperature and excitation intensity, which are attributed to the many-body Coulomb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04.
振动钻削在定心精度、孔表面质量、钻头寿命和出口毛刺等方面,均优于普通钻削。针对其优良的工艺效果,特别是钻入时的高定心精度和小横向偏移等现象,目前尚不能作出最有说服力的解释。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振动钻入机理,在继承国内外相关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振动钻入的瞬时过程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以便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振动钻削加工过程控制技术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以三维连续体的虚功增量方程为基础,采用平动、转角位移分别插值的方法,导出了梁结构大位移、大转动问题内力分析的UL法。本文考虑了轴向、剪切和弯曲效应,提出了新的几何刚度矩阵。算例表明,依本文方法编制的程序具有分析结构强几何非线性行为的能力;在满足本文位移假定(即每次加载增量中转角增量是小量)的条件下,可以描述任意大角度的刚体转动。  相似文献   
106.
有限变形下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讨论了在有限变形条件下,弹塑性理论中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是否仍然成立.选择了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下的单向压缩应力状态,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在这两种应力状态下,在众多的应力应变描述中,对数应变与旋转Kirchhoff应力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7.
基于DVD光头的双光子光致漂白三维光存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现有的DVD光头物镜与音圈电机,根据光致漂白的双光子吸收气维光信息存储原理,以钛蓝宝石飞秒脉冲激光进行双光子光信息写入和读出,利用音圈电机进行选层,在新型光致漂白材料二苯乙烯衍生物中进行光致漂白二进制编码信息的存储和读出实验研究;实现了三层光信息存储,信息点间距和信息层间距分别为4μm和15μm;用Matlab软件读出信息的信号强度并对其进行了识别,识别结果与写入的二进制编码信息完全一致。实验证明了用DVD光头进行双光子三维光数据存储的可行性,表明双光子吸收光致漂白技术可以与现有CD/DVD兼容,为实现多层高密度和超高密度光信息存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了基于矩阵计算的驻留时间计算模型,根据实际加工要求建立了最小二乘和最佳一致逼近最优化求解数学模型,总结了两类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根据自研数学解法器,利用数值计算分析了这两类算法的计算特点。仿真结果显示,两种自研算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最小二乘逼近算法计算效率有待提高,对外界扰动和计算模型等误差不敏感,最佳一致逼近算法计算效率较高,但对误差比较敏感。实际加工时,如果面形精度已经比较高时,建议多采用最小二乘逼近算法。  相似文献   
109.
采用水热法制备不同醇水比的NaYF4∶20%Yb3+,2%Er3+晶体,通过XRD、FE-SEM、TEM、PL测试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表征和分析。样品的FE-SEM图结果表明,随着醇水比的增大,颗粒尺寸越来越小,最小可达纳米级。通过XRD测试表明,醇水比对样品的晶相亦有影响,当醇水比为30/10 mL时,产物中开始出现α-NaYF4晶相。验证了形成机理的正确性并得到一条相转变反应时间与醇水比关系的模拟曲线图。TEM图显示样品属于多晶,且结晶性能良好。在980 nm近红外光激发下,β-NaYF4∶20%Yb3+,2%Er3+上转换晶体发出绿光和红光。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对β-NaYF4∶Eu3+进行了表面SiO2包裹处理,并将其分散于溶胶中提拉成膜,制备成发光薄膜。采用XRD、SEM、TEM、FTIR、UVPC、PL等测试手段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NaYF4表面被成功包裹上了一层SiO2,形成了核壳结构,并除去了表面油酸等有机物。表面包裹对NaYF4的晶型结构没有产生影响,但荧光性能略有下降,形貌趋向于圆形,这是由于表面SiO2颗粒在形成网络结构的张力和溶剂溶解所致。采用提拉浸渍镀膜后,发光粒子比较好地分散在薄膜上,并且具有比较理想的透过率,呈现出一定的减反射效果。由于SiO2包裹和热处理,O2-空位缺陷增强了Eu3+在420~500 nm波段的发光,这对整个发光性能是有利的。而因为能量转移,产生无辐射跃迁,613 nm处发光产生猝灭。通过实验,优化确定了制备发光薄膜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