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化学   110篇
物理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胺基修饰大孔树脂对腐殖酸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腐殖酸在胺基修饰大孔树脂D-301上的吸附行为,并与胺基修饰超高交联树脂NDA-99和大孔非极性树脂XAD-4作对比,结果表明,带有弱碱性基团的大孔亲水性树脂D-301对腐殖酸的吸附效果优于XAD-4和NDA-99,这主要得益于D-301树脂大孔结构和表面胺基修饰.探讨了溶液pH值和重金属离子对D-301树脂吸附腐殖酸的影响,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2.
张琪  曾文进  夏瑞东 《物理学报》2015,64(9):94202-094202
有机激光器因其制备简单, 价格低廉和易于集成等优势, 一直以来备受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与无机激光介质相比, 有机激光材料来源广泛, 并具有发射光谱宽, 吸收与发射截面积大等特性, 因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从激光的基本原理出发, 对有机激光材料的种类、特性进行了归纳, 并总结了高效有机激光材料的普遍特征; 分类讨论了常见有机激光微腔的类型与特点, 对有机激光系统内增益与损耗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探讨. 鉴于实现电抽运激光一直以来都是有机激光领域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重点讨论了当前电抽运有机激光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瓶颈, 以及科研工作者们对此问题的不懈探索和已有的工作基础. 最后总结了光抽运有机激光近年来的总体进展, 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对于读者拓展新的研究思路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脂肪醇甲酸酯类酞菁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四甲酰氯酞菁铜的合成及其与反应得到正丁醇、正戊醇、正己醇、正辛醇、正十二醇5个含脂肪链取代基的酞菁铜衍生物.分别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对这些衍生物进行了结构和取代度的表征,并研究了该系列酞菁铜衍生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及荧光性能与浓度、取代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有机溶剂中这些酞菁铜衍生物的溶解性显著提高,荧光强度不随浓度的变化而线性变化、长链要高于短链取代酞菁铜衍生物的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104.
基于水热法制备的ZnO纳米棒的CO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魏昂  黄维  徐春祥  孙小卫 《发光学报》2007,28(6):880-884
纳米结构的氧化锌(ZnO)可以吸附大量的气体,并且在吸附了气体之后形成特定的表面态,从而对其导电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用水热法在ITO电极之间制备了ZnO纳米棒阵列,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表征后发现,制得的ZnO纳米棒具有较好的结晶性。在200℃下,当1.25mg/L的CO气体通过ZnO纳米棒时,ITO电极两端的电流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显示该装置对CO气体具有较明显的响应(灵敏度为18)。可以预见通过改变电极之间生长的ZnO纳米结构形貌,提高纳米结构的表面利用率,以及适当提高测试温度,可以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制作的气体传感器具有简单、廉价、环保的特点,对于气体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5.
以2-(3-(2',4'-二氟苯基)苯基)吡啶(Hdfbppy)为环金属C^N配体,乙酰丙酮(Hacac)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了一种绿色磷光铱配合物(Ir(dfbppy)2(acac));研究了此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及其电致发光器件性能。室温下,配合物Ir(dfbppy)2(acac)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20nm,量子效率为71%,寿命为381ns。将此配合物掺杂在4,4'-N,N'-二咔唑基二联苯(CBP)中,作为发光层制备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结果显示,该器件在7.2V电压下呈现的最大亮度为68324cd·m-2,最大电流效率约为53cd·A-1,最大功率效率为37lm·W-1,色坐标为(0.33,0.62)。  相似文献   
106.
弱碱性大孔吸附树脂对腐殖酸的吸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腐殖酸分子量对弱碱性大孔树脂吸附腐殖酸的影响, 阐明了溶液中小分子芳环化合物(苯酚)及盐含量对树脂吸附腐殖酸的影响机制. 结果表明, 树脂对低分子量腐殖酸的吸附效果要优于高分子量腐殖酸; 低浓度苯酚在溶液中可以促进树脂吸附腐殖酸, 但溶液中苯酚浓度过高会对树脂吸附腐殖酸产生抑制作用; 溶液中的盐对树脂吸附腐殖酸的影响取决于溶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107.
Complex [Co(HOC10H6COO)2(H2O)4]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hydroxy-2-naphthoic acid with CoCl2·6H2O. The compound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the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with a=0.675 8(2) nm, b=0.518 15(14) nm, c=2.962 9(9) nm, β=94.925(8)°. V=1.033 6(5) nm3, Z=2, D=1.624 Mg·m-3, F(000)=522. The Co atom has an octahedron coordination geometry and was six-coordinated with two oxygen atoms from two carboxylate ligands and four oxygen atoms from four water molecules. The complex molecules were linked by different hydrogen bonds to form a 2D network. The complex has thermal stability and shows a strong fluorescent emission at 421 nm (λex=342 nm). CCDC: 250903.  相似文献   
108.
CoCl2·6H2O与二(3,5—二甲基吡唑)甲烷[bis(3,5-dimethylpyrazolyl)methane(dmpzm)]反应生成了一个单核化合物[Co(dmpzm)Cl2](1)。1与二腈亚胺钠反应得到一个聚合物[Co(dmpzm)(m-dca)2] (2)。对化合物1 和 2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热失重和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在化合物1中,钴原子与来自一个dmpzm配体的两个N原子和两个Cl原子配位,形成了四面体结构。化合物2为“砖墙”型的二维结构(沿bc面伸展),其中沿c轴伸展的[{Co(dmpzm)(m-dca)}2]n2n+一维链中相邻的钴原子被一对m-dca连接。同时对化合物1和2的磁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9.
设计合成了三种基于2,4,6-三苯基-1,3,5-三嗪和芴单元的双极性主体材料FTRZ, p TFTRZ和mTFTRZ.分别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光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质和电致发光器件性能与分子的拓扑结构之间的关系.FTRZ,p TFTRZ和mTFTRZ的热分解温度均在400℃以上,p TFTRZ和mTFTRZ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别是103和120℃.化合物FTRZ,p TFTRZ和mTFTRZ在甲苯溶液中的光学带隙分别为3.24,3.29和3.24eV,它们的三重态能级分别为3.04,3.11和3.05 eV.由于2,4,6-三苯基-1,3,5-三嗪平面间的π-π作用,化合物FTRZ, p TFTRZ和mTFTRZ在薄膜状态下形成激基缔合物,荧光发射光谱明显红移.最后研究了FTRZ, p TFTRZ和mTFTRZ作为客体发光分子2,4,5,6-四(9-咔唑基)-间苯二腈的主体材料在绿色热活化延迟荧光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以化合物FTRZ作为主体材料的绿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表现出更好的电致发光性能,最大电流效率为6.7cd/A,最大外量子效率为2.07%,最大亮度为35718 cd/m~2,远优于以p TFTRZ和mTFTRZ作为主体材料的绿光器件.  相似文献   
110.
由于镁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 且金属镁具有理论体积比容量高(3833 mAh/cm3), 沉积/溶解过程中不易形成枝晶等优点, 金属镁二次电池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然而, Mg2+较大的极性导致其在多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无法实现可逆脱嵌. 主流无机电极材料普遍存在只能在较小电流密度下循环、动力学缓慢、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 相较而言, 有机电极材料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结构多样易调控、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受离子半径和电荷影响小等优点, 被认为是一种有潜力的电极材料.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非水系镁二次电池有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讨论了不同类型有机正极材料的电荷存储机制及电化学性能, 并总结了其面临的挑战、解决策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