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46篇
综合类   49篇
物理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有关混配合物中配体间的芳环堆积作用已有许多报道,涉及的研究方法有pH电位滴定、质子核磁共振以及电子光谱和CD光谱等,但用萃取化学法研究迄今还未见诸报道,我们在对Pd~(2+)-dppe-PCA~-体系(dppe=1,2-(二苯膦)乙烷,PCA=苯基羧酸根)的研究中采用萃取法,所用的PCA~-为苯甲酸根(Bz~-),a-苯乙酸根(PAc~-),β-苯丙酸根(PPr~-),r-苯丁酸根(CBu~-).实验方法如下:室温下水相pH为5.0,离子强度0.5(KNO_3),钯浓度固定在5×10~(-4)mol.L~(-1),水相和有机相各10ml,以氯仿为稀释剂,振摇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某些高分子量叔胺(N_(235)和TBA)和氯化三烷基甲铵(N_(263))从盐酸溶液中萃取金的行为,考查了水相酸度、被萃金属浓度、萃取剂浓度、温度和共存金属离子对萃取的影响。用等温线法、斜率比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等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和萃取平衡的机理,表明萃取过程属于阴离子交换反应,萃合物金与试剂之比为1∶1。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把(I)与五个希夫碱的七个新配合物:(L1-H)护d,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N-亚水杨基苯丙氨酸席夫碱(L)及其与Cu(Ⅱ)和二胺(邻苯二胺,L1;2,2’一联吡啶,L2;1,10-邻菲罗啉,L3和2,2’-联喹啉,L4)的四种三元混配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和紫外光谱,差热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用萃取法测定Cu2+-dpx-PCA-体系中的堆积百分数,其中dpx=2,2′-联吡啶胺(dpa),2,2′-联吡啶甲烷(dpm)和2,2′-联吡啶酮(dpk); PCA-=苯甲酸根(Bz-), 2-苯乙酸根(PAc-),3-苯丙酸根(PPr-)和4-苯丁酸根(PBu-)。结果表明:堆积百分数与羧酸根中亚甲基数有关,其顺序为Bz---π电子协作效应的缘故。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在盐酸介质中以三辛胺氮氧化物(分子式为(C_8H)O,简称TOO),萃取金(Ⅲ)的行为及其机理。用等温曲线、斜率、Job法、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红外和核磁共振等方法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表明系由两个TOO分子和H~+发生氢键作用,并与AuCl形成离子缔合物,其组成可表述为[TON0…H~+…0NOT]AuCl_4-。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磷酸三丁酯(TBP)与二苯基亚砜(DPSO)组成的二元中性体系(B-B体系)在HCl介质中对金(Ⅲ)的萃取行为,发现该体系有明显的协同萃取效应。用斜率法和紫外光谱法确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H_3O~+·2TBP·DPSO·yH_2O……AuCl_4~-·HCl。协萃反应的平衡常数log K_(1,2)~′=3.33。对协萃反应的机理和可能的结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锌(Ⅱ)与N-苯甲酰苯丙氨酸及二胺类混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沈良(杭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杭州310012)龚钰秋(杭州大学化学系杭州310028)关键词锌(Ⅱ)N-苯甲酰苯丙氨酸二胺混配配合物合成中图分类号O629.7含有末端N-乙酰及N-苯甲酰残基的氨...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锌(Ⅱ)与2,2′-联吡啶胺(dpa)和3-苯丙酸(HPPr)混配配合物[Zn(dpa)(PPr)2]·2H2O,并测定其晶体结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541(1)nm,b=11.333(1)nm,c=11.698(1)nm,α=91.00(1)°,β=90.96(1)°,γ=88.38(1)°,Z=2,2个PPr-1羧基上的4个氧原子、1个dpa上的2个氮原子分别与中心离子Zn(Ⅱ)配位,构型为畸变八面体.2个结晶水与配体间可能存在着分子内氢键.通过元素分析、IR、摩尔电导和热重分析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金(Ⅲ)与七种中性氧配体RnXO(R=辛基或苯基;X=N,P,As和S;n=2,3)形成的十种配合物,可概括为两种类型:H(RnXO)x·AuCl_4·Sy(RnXO=TONO、TOPO、TPPO、DOSO、DPSO、TPAsO和bipyO_2;S=乙醇或水;x=1,2,3,y=0,1,2或3)和[Au(L)X_2](L=bipyO_2;X=Cl或Br)。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热重分析等方法测定了它们的组成和性质,并对其可能的结构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