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2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双介孔钴基催化剂,采用XRD、BET、SEM、H2-TPR等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质,并研究了还原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及费托合成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的提高,催化剂活性位增加,活性增加,但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活性降低,而甲烷选择性随着还原温度的提高逐渐增加,这是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存在的钴氧化物,使得水煤气反应变得活跃,烃产物移向低碳烃。  相似文献   
12.
甲烷无氧直接制备芳烃和氢气是碳一化学与催化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具有碳原子利用率高、二氧化碳零排放、工艺流程短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基于作者课题组在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的研究工作,结合2013-2017年的相关文献,对目前甲烷无氧芳构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重点讨论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机理与积炭形成、催化剂改性及再生、膜反应器、非钼基催化剂体系等工作,并对甲烷无氧芳构化直接制备芳烃的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不同还原气氛处理CoFe/SBA-15催化剂对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2气氛下有利于六方钴的生成;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钴含量,随着钴含量的增加,F-T反应中CO转化率增加,C5+选择性增加。随着铁含量的增加,催化剂表现了较高的CO2选择性。CO还原有利于立方钴的生成,导致催化活性相比H2还原的催化剂活性要低。同时CO还原容易产生积炭使催化剂的钴活性位被覆盖,导致甲烷选择性随着钴含量增加而升高。但碳化铁的生成有利于提高20Fe/SBA-15催化剂的活性,有利于低碳烃生成及C2~4烃烯烷比增加。  相似文献   
14.
预处理气氛对Co-ZrO2共沉淀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共沉淀Co-ZrO2催化剂在不同气氛(Ar、H2、CO和CO+H2)、不同温度下处理后, 催化剂织构、晶相以及形貌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在惰性气氛或氢气氛处理过程中, 催化剂在500 ℃以上发生明显烧结. 经上述处理并暴露于空气后, 催化剂中钴物种均以Co3O4形式存在, 且催化剂粒子外形无明显变化. CO气氛还原使催化剂破碎严重, 同时发生明显的积碳现象, 催化剂中钴物种以面心单质钴为主要形式. 合成气处理对催化剂破坏行为不明显, 但催化剂烧结现象严重, 催化剂中Co物种以面心立方和六方两种晶型共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Ce/Zr物质的量比的Ru/CexZr1-xO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拉曼(Raman)光谱、储氧能力(oxygen storage capacity,OSC)、热重(TG)以及吡啶红外(Py-FTI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催化剂在湿式氧化苯酚反应中的性能。结果表明,ZrO2可与CeO2形成固溶体;随着ZrO2掺杂量的增加,CexZr1-xO2固溶体的OSC值增大。相比于CeO2,掺杂ZrO2后催化剂表面的L酸量明显增多。催化剂湿式氧化(catalytic wet air oxidation,CWAO)性能与OSC和表面酸性均有密切的关系:催化剂表面的L酸有利于苯酚氧化生成CO2,而OSC过高会导致催化剂表面积炭,使催化剂失活。当ZrO2掺杂量为25%时,在160℃、2 MPa纯氧条件下,催化氧化苯酚5 h后,苯酚转化率和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9%,说明该催化剂具有优异的苯酚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浸渍法制备不同含量SiO_2改性的Co/Al_2O_3催化剂,结合N2吸附-脱附、XRD、H2-TPR、XPS等表征手段,研究SiO_2助剂对钴基催化剂物相结构、还原行为及F-T合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SiO_2改性后,有效地减弱了载体与活性组分钴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地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度和催化活性。但继续增加SiO_2的含量,催化剂的还原度继续提高,分散度同时下降32%,与未改性之前相比,催化剂的活性基本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氮掺杂介孔炭负载FeCu双金属,改变Fe/Cu组成,考察催化剂结构性质特征及其CO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Fe、Cu与N相互作用存在差异,Cu-N相互作用较强,并直接促进了Cu的分散。在较高的金属负载量(45.0%-50.0%,质量分数)下,Cu仍保持了与N一致的均匀分布特征,催化剂表面Fe/Cu组成也因为Fe、Cu分布特征差异而小于体相,这与常见Fe-Cu体系明显不同。在所用预处理条件(300℃的H2气氛)下,Fe未被完全还原,H主要与Fe-O作用,以Fe-O-H形式存在,而Cu-N作用较强,金属Cu与H作用较弱,使得催化剂表面活性氢碳比降低,导致C5+选择性随Fe/Cu比值的减小逐渐增加。与此同时,载体向负载金属的电子偏移能力也随着Fe/Cu比值的减小逐渐增强,促使催化剂表面碱性随Cu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最终导致C5+选择性、醇选择性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Al2O3纳米片(Al2O3-CN),采用浸渍法制备20%(质量分数)钴基催化剂,并应用于费托合成反应。制备的Al2O3-CN(226 m2/g)与商业氧化铝(Al2O3-C,249 m2/g)具有相近的比表面积,但Al2O3-CN孔尺寸分布更加集中。浸渍钴后,与Co/Al2O3-C催化剂相比,Co/Al2O3-CN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还原度及更均匀的钴颗粒粒径分布。因此,Co/Al2O3-CN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CO转化率和低的甲烷选择性。为了进一步提高Co/Al2O3-CN的催化性能,采用不同含量ZrO2对Al2O3-CN进行修饰。表征结果表明,随着ZrO2修饰量的增加,Al2O3-CN载体比表面积变化不明显,孔体积和孔径增大;相对应催化剂的钴颗粒粒径减小,活性位点数目增加。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经ZrO2修饰催化剂CO转化率进一步提高,甲烷选择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La2O3因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较高的C2烃选择性,因此,常被用于催化甲烷氧化偶联反应,而较差的甲烷解离活性却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了提高镧基催化剂活化甲烷的性能,将不同价态的金属掺杂在La2O3(001)表面,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CH4在催化剂表面的活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价态金属(Li、Na、K、Mg、Ca、Sr和Ba)和等价态金属(Al、Ga、In)的掺杂可以显著提高La2O3(001)表面的CH4解离活性。其中,CH4在Li-La2O3(001)表面解离的活化能最低,仅为13.0 kJ/mol。而高价态金属(Zr、Nb、Re和W)掺杂不能提高La2O3(001)表面的CH4解离活性。此外,通过研究催化剂表面氧空位形成能、酸碱性与CH4<...  相似文献   
20.
结合浸渍法和物理混合法调控金属活性中心Pt的位点,使其单独落位到ZSM-22分子筛或氧化铈载体上,从而分别得到金属-酸双中心位点的间距达到原子级接触的Pt-ZSM-22/CeO2催化剂和保持纳米级间距的Pt-CeO2/ZSM-22催化剂。利用球差电镜、XRD、BET、H2-TPR和XPS等手段,表征了两种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并对其正庚烷异构化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另外,考察了不同还原温度下Pt-CeO2/ZSM-22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反应性能变化。结果显示,金属-酸中心保持纳米级间距Pt-CeO2/ZSM-22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正庚烷异构化活性和异构烃收率,这是由于Pt在CeO2载体上呈原子级分散的原因。在Pt-CeO2/ZSM-22催化剂还原过程中,CeO2载体释放更多的氧空位有助于延缓金属Pt的聚集且有利于庚烷分子的吸附。当还原预处理温度为300℃时,庚烷转化率和庚烷异构烃收率分别为79.2%和75.4%,异构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