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5篇
化学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导电聚合物通过其独特的电活性或导电性,可智能地传递或控制细胞电化学信号,从而定向诱导组织器官的再生修复,已成为神经和组织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我们实验室生物可降解电活性苯胺聚合物的相关工作,介绍了以苯胺齐聚物与可降解高分子接枝或嵌段制备具有电活性、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导电聚合物及其在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电活性纳米纤维的概况.苯胺齐聚物与可降解聚合物的接枝和嵌段可同时赋予其电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生物降解的电活性聚合物是未来生物组织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树枝状大分子的自组装超薄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树枝状化合物因具有三维立体结构、均一的分布和多而密且可修饰性强的外官能团,使之作为结构单元进行自组装形成具有特色的超薄膜。Regen等利用整代聚酰胺-胺型(PAMAM)树状分子的胺端基,将其沉积到用Pt^2 离子活化的表面,重复这一过程即得到多层膜。Crook等首先报道了以共价键结合的树状分子膜,这种膜是将PAMAM树状分子的胺端基与巯基十一烷酸组成的单层膜作用生成酰胺键而形成的。Tsukruk等将表面分别带正负电荷的PAMAM树状分子在硅表面进行层状沉积形成超薄膜。研究显示,以树状分子为结构单元经自组装形成的膜具有潜在的用途前景,如作为化学探感器、多相催化剂、滤光片或光学器件基材等。  相似文献   
13.
二硫化钼纳米片(MoS2)受到带电杂质、结构缺陷和易聚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电子转移性能下降,使其应用受限。将银纳米颗粒(Ag NPs)与少层MoS2纳米片复合,可提升MoS2纳米片的电化学性能。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微波还原法,使Ag NPs原位沉积于MoS2,得到Ag NPs/MoS2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将Ag NPs/MoS2复合材料修饰于丝网印刷电极(screen printed elec-trodes,SPE)后,测得的循环伏安(cyclic voltammetry,CV)曲线峰电流值为同浓度单一MoS2修饰电极的1.8倍,方波伏安(square wave voltammetry,SWV)曲线峰电流值为单一MoS2修饰电极的3.4倍,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的电子转移阻抗值(Ret)仅为167 Ω,相比MoS2/SPE的Ret (320 Ω)显著减小,说明Ag NPs与MoS2复合可显著增强单一MoS2的电化学性能。此外,还推测了高导电性Ag NPs/MoS2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最后,基于Ag NPs/MoS2复合材料构建了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传感器针对PSA的检测限为0.009 ng·mL-1,线性检测范围为0.1~1 000 ng·mL-1,灵敏度为0.011 μA·mL·ng-1。  相似文献   
14.
1992年具六角规则孔道及窄孔径分布的MCM 41中孔分子筛合成的报道[1,2 ] 激起了中孔材料的研究热潮 .近 3年来 ,用巯基[3 ,4 ] ,苯基[5] ,氨丙基[6] ,烯丙基[7] 和乙烯基[8] 等有机基团修饰的有机 无机杂化中孔材料的研究倍受瞩目 .这些杂化中孔材料兼有无机相的光学特性、热稳定性和有机相的韧性、反应性 ,可以进一步功能化应用于催化、金属离子提取[9] 及涂料[10 ] 等领域 .1 998年 ,Wei等[11] 首次采用葡萄糖、麦芽糖等非表面活性剂有机分子为模板 (或成孔剂 ) ,通过溶胶 凝胶过程合成出高比表面积、孔径可调且孔径分布窄的二氧化…  相似文献   
15.
PAMAM树枝状高分子自组装膜的微摩擦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组装超薄膜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课题,其制备与应用已深入到各个领域.研究表明,以高分子为构筑单元的有序结构超薄膜具有优良的微摩擦性能.在微摩擦学研究中,用C60作刚性基团,提高薄膜润滑材料的承载能力,已有不少报道.Tsukruk和Perry等分别研究了由C60组装形成的单层膜的微摩擦行为.薛群基等曾尝试在脂  相似文献   
16.
基于传统的链式聚合和逐步聚合二种高分子链增长过程,提出了再活化链式聚合。按此聚合机理,高分子的链增长是通过将一个非活性或睡眠状态的链(Mm)重新活化为活性种(Mm*),活性种再和一个单体(M)反应,生成一个较大分子量的休眠产物(Mm 1)来实现的。再活化链式聚合主要例子包括苯胺和或许其它芳香族单体的氧化聚合,活性自由基聚合,以及核酸和蛋白质合成中的生物聚合。  相似文献   
17.
用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偶联剂,通过溶胶 凝胶(Sol Gel)过程制得两相以共价键结合的透明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iO2杂化材料.通过FTIR分析等证实了材料有机相与无机相间是以共价键结合的.分析了材料热处理温度和分别用盐酸或氨水作催化剂时对材料溶胶分数的影响、偶联剂及其用量对溶胶 凝胶体系凝胶时间的影响、并研究了杂化材料中无机含量对材料折射率和Tg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何恩健  姚艳锦  张宇白  危岩  吉岩 《化学学报》2022,80(7):1021-1041
类玻璃高分子(vitrimer)是一类含有动态共价键的共价交联聚合物网络, 结合了热固性聚合物和热塑性聚合物的优点. 在外界刺激作用下, 类玻璃高分子的动态共价键能够可逆断裂及形成, 而交联密度不会发生变化, 这种独特的性质使其能在保持三维交联网络结构的同时, 实现再加工、回收再利用、焊接和愈合等功能. 因此, 类玻璃高分子有望解决传统热固性聚合物无法进行再加工和回收再利用等问题, 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重点介绍了类玻璃高分子不同的再加工方式, 包括热加工、光热加工、电热加工和小分子辅助加工, 并对各个加工方式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 最后, 对类玻璃高分子再加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张锡奇  危岩 《高分子科学》2014,32(7):871-879
A cyano-substituted diarylethlene derivative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LE) dye with two amino end-groups and 4,4'-(hexafluoroisopropylidene)diphthalic anhydride were facilely incorporated into red fluorescent organic nanoparticles (FONs) via room temperature anhydride ring-opening polymerization under an air atmosphere. These obtained RO-HFDA FON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techniques including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ize distribution and 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s, UV-Vis absorption spectrum,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Bio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and cell uptake behavior of RO-HFDA FONs were further investigated to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 We demonstrated that such FONs showed high water dispersibility, stable uniform spherical morphology (150-200 nm), broad excitation band (350-605 nm), intense red fluorescence (627 nm) and excellent biocompatibility, making them promising for cell imaging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以苯胺五聚体与聚乳酸(PLA)的三嵌段共聚物(PAP)与表面接枝低聚乳酸的纳米羟基磷灰石(op-HA)和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的复合物共混,制备的电活性可降解纳米复合材料PAP/op-HA/PLGA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循环伏安扫描和标准四探针法分析其电化学特性及电导率。ESEM观察其膜表面形貌,接触角评价其亲水性。通过在材料膜表面接种兔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荧光染色、NIH Image J图像分析和Real-time PCR综合评价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扩展(细胞面积比)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此评价新型电活性纳米复合骨修复材料PAP/op-HA/PLGA的表面性质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PAP/op-HA/PLGA的电导率较低(~5?10?6 S/cm)但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氧化还原性能,PAP含量为0.1%时材料的亲水性明显改善,成骨细胞的粘附和扩展明显增强。培养7天时骨形态蛋白- 2(BMP-2)和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而对Ⅰ型胶原蛋白的基因表达没有明显影响。提示PAP/op-HA/P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