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4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675篇
化学   3242篇
晶体学   39篇
力学   86篇
综合类   30篇
数学   37篇
物理学   476篇
综合类   14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在固态培养条件下研究培养条件对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稻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稻草的最适温度为32℃,最佳时间为24d.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对稻草降解影响的营养成分中,苯甲醇最好,使稻草总量降低了0.107%,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量分别提高了3.285%、0.304%,2.123%;依次为谷氨酸、缓冲液、吐温-80、发酵剂,最后是MnSO4.  相似文献   
992.
In this paper, the oxidative degradation of 2, 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 4-D) using Mn2+/H2O2 reagent under UV irradiation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2, 4-D was degraded more completely in Mn2+/H2O2 solution than traditional Fenton solutions.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Mn2+, H2O2 and pH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 of 1.48×10−4 mol/L, 8.99×10−5 mol/L and pH 3.38, the formation of ·OH was the most, both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f H2O2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2, 4-D were the fastest. In addition, the photoreaction process was monitored using spin-trapping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xidative process was predominated mainly by the hydroxyl radical (·OH) gennerated in the system. Biography: HUANG Yingping (1964–), Professor, Ph. D., research direction: pollution ecology an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相似文献   
993.
从石油化工厂排放的污泥和废水混合物中分离到一株细菌HB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初步确定为节杆菌属。对其进行耐盐(NaCl)驯化并且以含高盐(NaCl)的医药废水为基质,研究HB2生长及降解的最适条件。结果表明,HB2的耐盐(NaCl)度达到10%;对医药废水的降解最适条件是,COD初始浓度为11880mg·L-1,接种量为6mL,pH值为7.5,NaCl浓度为5%,温度为30℃,培养时间为5d,COD去除率可达39.2%;说明外界环境因素对HB2的生长及处理医药废水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水力空化技术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射流空化和涡流空化在有机废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水力空化技术在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水体的处理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指出该技术在应用中存在耗能大等问题,提出以后的发展方向是与其他技术联用、改进装置等.  相似文献   
995.
载Ag二氧化钛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水热合成法,制备出了二氧化钛纳米线,通过葡萄糖还原Ag(NH3)+2,在制备出的二氧化钛纳米线表面负载了 Ag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镜(TEM)、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Ag/TiO2纳米线在可见光区域表现出较强的吸收性能.测试了样品降解酸性红3R溶液的活性.结果表明,TiO2纳米线表面负载Ag纳米颗粒对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以硝酸银、钛酸四丁酯、无水氯化锌、六水氯化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与溶剂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ZnFe2O4/Ag/TiO2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ZnFe2O4/Ag/TiO2-10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效果,在紫外和可见光下对染料的降解率都能达到90%以上,具有优异的紫外可见光光催化活性。ZnFe2O4/Ag/TiO2具有独特的磁性,能在外部磁场作用下进行回收利用,这使其在实际应用中成为可能。通过磁分离技术重复回收利用5次后仍然保持优良的光催化性能,说明ZnFe2O4/Ag/TiO2-10具有优异的磁性及较高的光催化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孪晶结构的红细胞状硫化铜材料。研究不同前驱体比例和反应时间对硫化铜产物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对孪晶结构红细胞状硫化铜可能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在可见光照射下孪晶结构红细胞状硫化铜与H2O2组成的类芬顿系统表现出优异的降解性能,光照50 min后,亚甲蓝降解率可达95%。对比孪晶结构红细胞状硫化铜与合成的花球状硫化铜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含有孪晶结构的红细胞状硫化铜对亚甲蓝的降解性能更好,说明孪晶的存在有利于加速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  相似文献   
998.
在溶剂热条件下,以2-吡啶甲醛肟(HL)为主配体,Zn(OAc)2·2H2O和NiCl2·6H2O为金属盐,合成了一个Ni2Zn2簇配合物[Ni2Zn2(L)4Cl2(CH3O)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磁性及光催化降解染料的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正交晶系,Pna21空间群,其分子中包含2个Ni离子,2个Zn离子,4个L-配体,2个Cl-离子和2个CH3O-离子。磁性研究表明Ni…Ni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光催化降解染料的研...  相似文献   
999.
讨论了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对将其用于监测以甲基橙为代表的环境污水降解过程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用光纤SPR传感器监测了50 mL初始浓度为30 mg·L-1的甲基橙原溶液在降解过程浓度的变化,对降解过程中光纤SPR传感器的光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降解过程中溶液浓度的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2种方法所测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光纤SPR同常规方法的测量结果一致,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甲基橙溶液的吸光度和浓度逐渐减小,光纤SPR传感器的共振波长逐渐发生蓝移,同初始标定的甲基橙原溶液共振光谱比较,说明甲基橙逐渐被降解,且在2 h内降解率达到73%,说明用光纤SPR传感器监测污水降解过程是完全可行的。研究结果不仅为环境污水降解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监测方法,同时促进了我国SPR传感技术与环保监测研究结合,为光纤SPR技术走向实用,并最终实现产业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00.
薛昌明  吴永礼 《力学进展》2010,40(2):203-229
在适度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组合下,裂纹既可在几个月中蠕变几个纳米,也能在几秒钟内扩展10km.虽然裂纹的尖端没有实际的质量,但是它能通过激活周围的物质而处于高能量状态.依赖于材料的损伤方向,激活质量的减少和增加可发生在尺度转变之前或之后.每个尺度区的分段阈值被假定为与裂纹尖端速度的平方a~2和激活质量密度M的乘积有关:W=M_(↓↑)a_(↑↓)~2和D=M~(↓↑)a_(↑↓)~2.W和D分别被称为直接吸收和自耗散能量密度.正如下标/上标符号所示,激活的质量密度M_(↓↑)和M~(↓↑)与裂纹尖端速度a变化趋势相反,既可增加也可减少.a~2和M的互补效应隐含着常用于宇宙物理学建模的膨胀和/或收缩的物理过程.在用于尺度敏感的裂纹尖端的行为时,激活的质量密度有相同的解释.分段时的多尺度可以由…皮观、纳观、微观和宏观…组成.因此,形象地说,材料损伤过程可以通过裂纹扩展过程中非均匀的总体和局部能量的传递来模拟.疲劳裂纹扩展引起的材料损伤被用来阐释由大到小和由慢到快的尺度/时间序,热力学中的冷→热和有序→无序转换.这一过程正巧与宇宙演化的箭形方向相反,宇宙演化遵循小→大和快→慢,而热力学相反,遵循热→冷和无序→有序.为了表示由损伤萌生所造成的类裂缝型缺陷的不均匀性,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裂纹尖端力学(crack tip mechanics,CTM)的新模式.涉及的范围是模拟原子列之间的界面裂纹或连续体中分叉的切口.假如需要的话,尺寸和时间的范围可以复盖从皮观到宏观甚至更大.虽然采用疲劳裂纹来说明CTM的基本原理,在宇宙物理学背景中与直接吸收和自耗散相关的膨胀和收缩的情况可以描述裂纹周围激活质量的行为,它们可看为能量的汇或源.奇异性被用来捕获能量的源或汇的特性,物理上,两者作为界面的一部分,从数学上看则是不连续的线的一部分.能量从一种形式变为另一种形式取决于能量吸收或耗散的箭形损伤时间,这之中牵涉到尺度分段和奇异性强度的联合应用.材料组分随时间的劣化是根据指定的设计寿命导出的,从而使材料的响应与加载率的时间历史匹配.2024-T3铝板的皮观/纳观/微观/宏观开裂模型用来说明什么地方可以增加结构的寿命部分.皮观/纳观/微观/宏观/结构系统的性能随时间劣化可以用9个尺度转变物理参数来描述:纳观/微观区有3个(μ_(na/mi)~*,σ_(na/mi)~*,d_(na/mi)~*),微观/宏观区有3个(μ_(mi/ma)~*,σ_(mi/ma)~*,d_(mi/ma)~*),皮观/纳观区有3个(μ_(pi/na)~*,σ_(pi/na)~*,d_(pi/na)~*).下标pi,na,mi,ma和struc分别表示皮观、纳观、微观、宏观和结构.只要知道两个相连的尺度敏感参数,在较低尺度的时间相关的局部物理参数就完成了分析连续体的形式论,虽然它们并不需要用实验来知道.更具体地说,根据皮观→纳观→微观→宏观分别有1.25/1.00/0.75/0.50的λ奇异性强度,皮观裂纹、纳观裂纹、微观裂纹和宏观裂纹的转变特征是从时间箭形的指定的寿命预期来确定的.附加的0.25强度的奇异性可用于结构元件.回想起来,λ=0.5相应于断裂力学中的应力分量与r~(0.5)成反比,r是与宏观裂纹尖端的距离.微观裂纹、纳观裂纹和皮观裂纹分别赋予r~(-0.75),r~(-1.0),r~(-1.25)的奇异性.箭形时间(以年为单位)取决于问题的定义.设备的关键部件可用1.5~±/2.5~±/3.5~±/5.5~±寿命分布和总寿命为13~±年(a)的皮观/纳观/微观/宏观尺度来设计运行.上标±表示多于或少于实际运行的时间.累进损伤被假定为发生在皮观→纳观→微观→宏观方向.同样的方案用于20年总寿命的2024-T3铝板的疲劳损伤,按照1.5~±/2.5~±/3.5~±/5.5~±/7.0~±的方式将它的寿命分布在皮观、纳观、微观、宏观和结构的尺度上,这样的指定只是满足在每个尺度范围内损伤内部材料结构所用的能量匹配,因此可以强制执行在总寿命的跨度内精确的时间相关的材料性能劣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