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9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化学   4385篇
晶体学   78篇
力学   67篇
综合类   88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106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344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6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Summary Rare earth picrate (RE) complexes with L-lysine (Lys)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Elemental analysis (CHN), EDTA titrations and thermogravimetry data suggest a general formula RE(pic)3·2Lys·2H2O, where RE=La-Lu (without Pm) and Y, pic=picrate). IR spectra suggest that Lys is coordinated to the central ion through the nitrogen of the α-amino group.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the absorption spectrum of the Nd compound indicated that the metal-ligand bonds are essentially electrostatic. Emission spectrum and biexponential behavior of the luminescence decay of the Eu compound suggest the existence of polymeric species. Thermogravimetric/derivative thermogravimetric (TG/DTG)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curves of all complexes are very similar, with five events. The final products are the corresponding rare earth oxides and their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are identical to the calcinated oxides.</o:p>  相似文献   
22.
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分散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技术合成路线,获得了平均粒径为63nm的二氧化钛粉末。采用分散技术,不仅可以改善粒子的分散性能,而且对粒子的生长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1)采用SDS作为分散剂时,其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分别与水和纳米TiO2粒子相结合,从而阻隔了TiO2粒子的团聚,起到分散作用。(2)以稀土元素La作为分散剂,其独特的轨道结构,不仅扩大了能量吸收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它与TiO2形成的络合物,使其成为相对独立的小团体,而它本身很小的固溶度使其难于形成合金化组元,结果被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更小的纳米TiO2粒子,起到分散纳米TiO2粒子的作用,并同时抑制纳米TiO2粒子的生长。  相似文献   
23.
乙酰丙酮稀土四苯基卟啉配合物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出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入关“对我国环境保护产业的影响及应采取的经济和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24.
丙氨酸稀土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的pH电位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本文报道在生理条件下(37℃,I=150 mmol/L NaCl)用pH电位法研究Ala-Ln、GIu—Ln及Ala-Glu-Ln中(Ala=L-丙氨酸,Glu=L-谷氨酸,Ln=Ce,Pr,Nd,Y)二元及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运用MINIQUAD-82A程序确定粒子组成,并由COMPLEX程序获得配位粒子分布图,结果表明,三价稀土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顺序为:Ce相似文献   
25.
采用某些特殊的放电和提取方法,如反向放电和甲苯高温高压提取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稀土富勒烯的生成效率[‘,‘’,并已先后成功高效地合成了许多含稀土富勒烯「‘’.对其提纯、表征、衍生和应用也进行了研究[‘-’j.但对影响稀土富勒烯生成的因素研究较少.在石墨律中同时填入La,Y,Sc的稀土氧化物,对其稀土富勒烯生成效率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稀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是影响稀土富勒烯生成的主要因素‘’,’‘.Moro等采用激光和热解吸质谱对稀土富勒烯的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的氧化态是影响稀土富勒烯生成的决定性因素”’.本…  相似文献   
26.
稀土复合变质对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稀土复合变质对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CHD钢)组织与性能的组织。结果表明,稀土复合变质能细化晶粒,并且随着稀土量的增加。细化效果明显;加入适量的稀土复合变质后,夹杂物数量明显减少,夹杂物趋于球化并均匀地分布在钢中,形态和分布得以了改善,向钢中加入稀土进行复合变质,能促进贝氏体、奥氏体和位错亚结构的形成,细化马氏体板条。当残留稀土含量为0.02%时,CHD钢的硬度、强度变化不大,断裂韧性(KIC)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Kth)有所提高,冲击韧性、延伸率、断面收缩率提高了近一倍,抗热疲劳性能也最好。  相似文献   
27.
合成了新型可溶性稀土芳香羧酸类配合物,测定了有机配体的三重态能级,并考察了其光致发光相对强度、荧光寿命,发现该系列稀土配合物具有很高的光致发光效率。利用其优良的溶解性,采用高聚物掺杂、旋涂技术将其制成薄膜应用于电致发光研究中,成功地制备出具有高色纯度的稀土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对于ITO/PVK/PVK:Tb(AS)3Phen:PBD/PBD/Al电致发光器件,其最大亮度为32cd.m^-2。  相似文献   
28.
利用积炭法研究稀土对催化剂镍表面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9.
希土脯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希土氯化物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了四种新的希土脯氨酸固体配合物。其通式为:Ln(prol)Cl3·nH2O(Ln=Y、La、Sm和Er).用化学分析、电导测定、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定了产物的组成,讨论了金属-配体的化学键性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