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8篇
力学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高温磨损性能同其显微组织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经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组织同其高温磨损性能的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新型铸钢与H13锻钢的高温磨损性能,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高温耐磨性能明显优于锻钢H13;在马氏体、贝氏体和马贝复相3种组织中,贝氏体和马贝复相的高温耐磨性能较好,马氏体相的高温耐磨性能最差;经过400~620℃回火处理的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硬度为42~43HRC,高温耐磨性能较好;当回火温度大于650℃或小于400℃时,新型精铸热锻模具钢的磨损率明显增大,耐磨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稀土复合变质对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稀土复合变质对新型铸造热锻模具钢(CHD钢)组织与性能的组织。结果表明,稀土复合变质能细化晶粒,并且随着稀土量的增加。细化效果明显;加入适量的稀土复合变质后,夹杂物数量明显减少,夹杂物趋于球化并均匀地分布在钢中,形态和分布得以了改善,向钢中加入稀土进行复合变质,能促进贝氏体、奥氏体和位错亚结构的形成,细化马氏体板条。当残留稀土含量为0.02%时,CHD钢的硬度、强度变化不大,断裂韧性(KIC)和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Kth)有所提高,冲击韧性、延伸率、断面收缩率提高了近一倍,抗热疲劳性能也最好。  相似文献   
3.
铈,铝变质奥—贝钢中共晶体异质核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Ce、Al复合变质团球状共晶体奥贝钢(简称ABNE钢)中的共晶体是由于C、Mn偏析,在凝固后期奥氏体枝晶间形成了渗碳体和奥氏体的伪共晶组织。通过热力学和二维点阵错配度计算,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CeO2和CeAlO3作为共晶体的异质核心而使共晶体球化。  相似文献   
4.
稀土变质热锻模具铸钢高温磨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土(RE)变质热锻模具铸钢的高温磨损性能,并与热锻模具钢H13钢和3Cr2W8V钢进行对比,探讨了稀土元素的作用和热锻模具铸钢的高温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RE加入量的增加,热锻模具铸钢的磨损率先减后增,RE加入量在质量分数为0.05%时热锻模具铸钢具有最佳的高温磨损性能。RE变质热锻模其铸钢的高温耐磨性明最高于H13钢和3Cr2W8V钢。高温磨损机理为氧化磨损和氧化物的疲劳剥落,磨屑为块状的Fe2O3和Fe3O4。  相似文献   
5.
具有粒状碳化物的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的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制了含粒状碳化物的新型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发现其可使传统莱氏体型铸造模具钢的低强韧性得以提高,并探讨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碳化物形态(大小、形貌、分布及数量)对莱氏体钢的耐磨性有明显影响。由于该新型铸造模餐钢有沿枝晶间均匀分布、形貌圆整的1闪碳化物和晶内弥散析出的大量2次碳化物,其耐磨性略高于相近碳化物形态的铸造3 ̄4级偏析Cr12类钢,明显高于锻造1 ̄2级偏析Cr12类钢和传统莱氏体型铸造模  相似文献   
6.
采用含镧复合变质剂对中锰钢液进行变质处理,获得一种新型抗磨钢─—团球状碳化物奥氏体-贝氏体中锰钢。经镧变质处理后,铸件等轴晶数量增多、细化,被细化的等轴晶间形成团球状共晶体(合金渗碳体、奥氏体)。在共晶体生长时,镧富集、吸附在共晶体生长界面,控制共晶体生长。  相似文献   
7.
冲击磨损下团球状共晶体奥-贝钢磨损表面层组织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MLD-10型磨损试验机、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冲击磨损条件下团球状共晶体奥-贝钢磨损表面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奥-贝钢的冲击磨损表层中存在非晶态组织和纳米级晶粒;磨损亚表层中存在大量位错马氏体和形变贝工体组织;奥-贝钢从亚表层到磨损表面方向的硬度逐渐增加,具有梯度分布特征,能够有效抵抗磨料的冲击和凿削作用,同时磨损亚表层中的位错、形变马氏体和贝氏体组织具有很好的强韧性匹配,可抑制高冲击下  相似文献   
8.
利用MPX—2000型主轴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团球状共晶体增强奥氏体钢基自生复合材料(EAMC)的干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根据EAMC的磨损量随载荷变化的关系,可以将其磨损划分为轻微磨损、严重磨损的过渡阶段和严重磨损等3个阶段,前2个阶段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而第三阶段的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同基体合金奥氏体中锰钢相比,在中、低载荷下,由于硬质相团球状γ (Fe,Mn)3C共晶体强化高韧性奥氏体基体具有基体和增强相的双重特性并发生二者的强韧性耦合,因此EAMC的抗磨性能优于基体合金;在高载荷下,剥落的共晶体使磨损表面产生局部变形,降低氧化激活能,使得EAMC的耐磨性降低.团球共晶体增强相可以有效减小试盘和试销的热量线扩散长度,增大摩擦热的散失空间,从而降低摩擦表面温度;此外,团球共晶体有利于EAMC在较高温度下依然保持室温时的强度,故EAMC发生严重磨损的外载荷高于基体合金奥氏体中锰钢.  相似文献   
9.
采用Y基重稀土合金变质处理钢液,通过影响钢液中C, Mn 等合金元素的偏析和相的生成,从而控制钢液凝固组织,在铸态下获得团球γ+(Fe, Mn)3C共晶体增强奥氏体钢基自生复合材料(AMGE). Y基重稀土合金增大C, Mn 元素的偏析,使凝固后期初生奥氏体枝晶间小熔池中的成分达到共晶反应区,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生成γ+(Fe, Mn)3C共晶体.干摩擦磨损试验表明,在中、低载工况下AMGE的磨损量比基体合金奥氏体中锰钢低1~3倍,并且AMGE发生严重磨损时的载荷高于基体合金.  相似文献   
10.
采用含镧复合变质剂对中锰钢液进行变质处理,获得一种新型抗2磨钢-团球状碳化物奥氏体-贝氏体中锰钢。经镧变质处理后,铸件等轴晶数量增多、细化,被细化的等轴晶间形成团球状共晶体(合金渗碳体、奥氏体)。在共晶体生长时,镧富集、吸附在共晶体生长界面,控制共晶体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