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9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42篇
物理学   3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Liquid–solid two-phase flow with heat transfer is simulated, and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within a solid particle on the particle behaviour and heat transfer is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fluid and particles is considered with our original immersed solid approach on a rectangular grid system. The local heat flux at the fluid–solid interface is described with an anisotropic heat conductivity matrix, and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temperature is time-updated with an implicit treatment for the diffusion term. The method is applied to a 2-D natural convection flow of a relatively low Rayleigh number including multiple particles. Heat transfer and particle behaviours are studied for different solid heat conductivities (ratio to the fluid conductivity ranging between 10−3 and 103) and solid volume fractions. Under a condition of relatively low heat conductivity ratio, the particles show a simple circulating flow. By increasing the heat conductivity ratio, a transition of the particulate flow is observed to oscillation mode around the domain centre due to the buoyancy force as a restitution force. The oscillation period is found to vary with the heat conductivity ratio,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time scales for the heat transfer via fluid and solid.  相似文献   
102.
龙思源  张葆  宋策  孙保基 《中国光学》2017,10(6):719-725
为了提高加速鲁棒特征(SURF)算法的实时性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AGAST角点检测和改进的SURF特征描绘算法。首先利用AGAST角点检测模板检测特征点,再使用增加对角信息的哈尔小波响应来生成特征点的描述子,之后利用特征袋对产生的描述子进行编码并生成新的特征向量,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完成识别。本文以SIFT和SURF算法为对照,分别进行不同视角、光照和尺度的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的平均识别率为98.0%、96.9%、97.1%,平均时间分别为66.1 ms、79.3 ms、41.0 ms,在识别率上较优于SURF算法,所耗时间约是SURF算法的1/3。  相似文献   
103.
徐诚  黄大庆 《光子学报》2014,43(1):110001
针对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的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M估计和Mean Shift聚类的目标检测新方法。首先,在考虑全局光照变化的情况下,构建鲁棒M估计器估计全局运动,以实现最小化相邻2帧图像中所有像素亮度的绝对残差和,根据M估计得到像素点权值,提取出代表局部运动信息的离群点;在离群点中均匀抽取网格点,然后利用Mean Shift聚类算法实现不同运动点的分割;根据聚类的结果生成凸包,准确分割出运动目标区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检测出动态背景下的多个运动目标区域,多目标检测准确度到达95%以上,并且只需两帧图像就可以准确检测并锁定运动目标,满足实时处理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基于稀疏表示的可见光遥感图像飞机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当前遥感图像飞机检测方法在复杂背景下准确率低,实现旋转不变困难的问题,结合图像稀疏表示原理,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表示的飞机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飞机是刚性目标且具有明显几何外观的特点,构建飞机几何原子库;然后建立飞机轮廓几何逼近的最优化方程,在稀疏表示原理框架下,得到飞机轮廓最优的几何部件组合;最后,以星型结构的部件模型为框架,生成待检测图像的目标显著图并根据显著图定位出飞机.实验结果表明,稀疏表示方法能自适应选取飞机部件,部件数目较少且不易受光照、颜色和复杂背景的影响.与现有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准确率达90%以上,检测速度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5.
凸透镜焦距的测量方法和不确定度评价已经有很多研究,本文着重研究测量方法,提出了应用实物成虚像、虚物成实像方法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并与实物成实像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本文的实验研究拓展了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同时更加深入研究了透镜成像的规律,开拓了实验思路。  相似文献   
106.
107.
人眼的视觉系统是已知最复杂最精确的目标识别系统;针对现有浅层学习模型提取SAR图像目标特征效果不理想、普适性不强及目标识别精度不高等问题,参考人眼视觉系统的分层特征提取机制提出了一种深层特征提取目标识别算法;算法首先提出一种针对SAR图像的预处理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应用多层稀疏自动编码器,通过逐层减少神经元数目使编码器学习得到输入数据的压缩表示,从而提取得到更抽象更鲁棒的目标特征;采用MSTAR数据库3个目标进行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很好地对MSTAR目标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类比原有的方法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6.7%。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传统对数极坐标变换局限于跟踪圆形或类圆形尺度变化目标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椭圆对数极坐标变换域下目标匹配的尺度变化目标跟踪算法。算法利用Mean Shift进行空间定位,确定目标的形心,通过椭圆对数极坐标变换域中目标和候选的最大相关匹配系数来确定目标的尺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算法在目标小形变和光照变化条件下,跟踪误差较小,尺度跟踪准确率更高,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应用在目标跟踪时,其惯性权重调节机制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对目标及粒子群算法中相应参数进行初始化;接着,引入粒子进化率的概念,对惯性权重调节机制进行改进,根据每代每个粒子的不同状态及时调整惯性权重;然后,在更新粒子的速度和位置的同时,更新个体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进行下一次迭代;最后,比较粒子的适应度,选择相似性函数值最大的区域为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使用自适应惯性权重调节机制的粒子群优化目标跟踪方法相比,减少了获取相同适应度所需的迭代次数,运算效率提高了42.9%。实现了目标在相似性函数出现"多峰"情况下的准确定位,对目标出现部分遮挡的情况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0.
Shuang Wang 《中国物理 B》2022,31(12):128702-128702
Physical biology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bridges biology with phys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Single-molecule physical biology focuses on dynamics of individual biomolecules and complexes, aiming to answering basic questions about their functions and mechanisms. It takes advantages of physical methodologies to gain quantitative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often engaging precise physical measurements of reconstructed objects to avoid interference from unnecessary complications. In this review, we (i) briefly introduce concepts of single-molecule physical biology, (ii) describe extensively used single-molecule methodologie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to address key questions in two important objects of single-molecule physical biology, namely, nucleic acid-interacting proteins and membrane-interacting proteins, and (iii) show by a few successful examples how one may use single-molecule methods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protein mach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