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72篇
  免费   1400篇
  国内免费   747篇
化学   9572篇
晶体学   58篇
力学   763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340篇
物理学   32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352篇
  2018年   330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526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852篇
  2011年   697篇
  2010年   605篇
  2009年   546篇
  2008年   602篇
  2007年   642篇
  2006年   629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37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273篇
  1997年   288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71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 calculations were carried out on epibromohydrin (EBH) and epichlorohydrin (ECH) in an attempt to elucidate their reactivity with respect to a hard nucleophile, hydroxide. These systems were modeled in both the gas phase and a polar solvent under basic conditions. In the gas phase, it was determined that a direct displacement mechanism (nucleophilic attack at the C1 position) was operative for EBH, while an indirect pathway (nucleophilic attack at the C3 position and subsequent intramolecular displacement) was followed for ECH. In an acetone solution, only the indirect displacement mechanism was found to occur. An electrostatic argument is advanced to account for this behavior in polar solution.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2.
热等离子体裂解天然气制备C2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氮气热等离子体来裂解天然气制备乙炔乙烯,着重研究了天然气转化率和乙炔、乙烯收率随氮气流量和天然气流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气流量与氮气流量之比为11时,可得到较好的结果.当等离子体功率为15kW、天然气流量为3Nm3*h-1、氮气流量为3Nm3*h-1时得到最好的结果.这时天然气转化率为57%,乙炔、乙烯的收率分别为34%和9%;乙炔在反应气中的体积浓度为7.5%,与部分氧化法相似;扣除不参加反应的氮气,乙炔在气相产品中的体积浓度为13.2%,与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53.
54.
55.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电子机制可以产生准单能的高能电子束, 近年来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装置已经能够达到286TW的输出功率, 为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条件. 文章介绍了在SILEX-1装置上开展的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电子的初步实验, 并对测得结果进行讨论, 为下一步实验的进行提供了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56.
袁都奇 《物理学报》2006,55(4):1634-1638
根据由赝势法得到的非理想玻色气体的自由能和状态方程,研究了相互作用对凝聚温度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揭示了存在引力作用时定压热容量、等温压缩系数、定压膨胀系数的反常热力学特性.研究了引力作用下玻色气体系统的不稳定性,给出了不稳定性的温度判据和粒子数密度判据. 关键词: 相互作用 玻色气体 热力学性质 不稳定性判据  相似文献   
57.
氧化铁浆液脱硫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实验研究了氧化铁浆液在酸性环境下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在一自制的脱硫塔中进行。通过燃烧液化石油气来产生烟气,将氧化铁的超细粉加入水中作为脱硫介质。实验中研究了二氧化硫初始浓度、水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脱硫率随着水气比的增加而增大;随二氧化硫的初始浓度的增加,其脱硫率呈降低趋势。在文中同时分析了氧化铁浆液的脱硫机理和此方法脱硫的优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8.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了理想气体的热容量公式,并对理想气体在p-V图上的直线过程和循环过程的温度变化及吸热和放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利用气体放电双探针法研究了等离子体的I-V曲线中的电流I相对于电压V轴交点的不对称性,并提出2种可能的解释:一认为是由于两探针表面积不同引起的;二认为是由于探针所在处等离子体电位不等引起的.本文利用仪器的工艺误差和调换放电管电压的方法,对提出的2种可能原因分别进行验证,并指出第二种解释的合理性,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60.
聚酰胺酸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采用超声波在线测量溶液粘度的方法,研究了合成聚酰胺酸过程中实验条件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由此确定了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最佳实验条件。研究表明:在加料次序为先加二胺后加二酐(二酐与二胺的摩尔比为1.01~1.02:1)、试剂中含水量尽可能少,反应温度0~5℃、反应时间以溶液粘度到达最大值为止的条件下,所合成的聚酰胺酸溶液粘度最大,可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充气腔靶端口膜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