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6篇
  免费   856篇
  国内免费   229篇
化学   760篇
晶体学   44篇
力学   21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79篇
物理学   57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374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49篇
  2010年   307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525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367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1 毫秒
991.
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像差解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诗杰  许冰  吴健  姜文汉 《光学学报》2005,25(12):687-1692
对由大行程变形镜和高空间频率变形镜组成的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像差解耦原理和限定像差校正算法做了理论分析。认为在高空间频率变形镜的斜率响应矩阵中加入限定像差向量,根据直接斜率法分别计算出两个变形镜的控制电压,可以实现两个变形镜分别对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的闭环校正。仿真研究了19单元变形镜和61单元变形镜组成的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对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分别校正的情况,结果说明双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效果与理想行程的单变形镜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校正效果相当,避免了制作同时具有大行程和高空间频率两个特征的变形镜。  相似文献   
99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统计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统计模型是研究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的基础,但是现有的统计模型中均没有考虑大气湍流导致的激光闪烁对回波信号的影响。针对已有统计模型的缺陷和应用需要,综合考虑了大气湍流导致的激光闪烁、目标反射斑纹、接收噪声以及发射功率波动对回波信号统计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长程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统计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统计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湍流导致的激光闪烁对回波信号统计特性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也验证了该统计模型比已有统计模型更精确、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93.
色散平坦渐减光纤中色散特性对超连续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频域全场方程出发研究了色散平坦渐减光纤中超连续谱(SC)的产生。结果表明,色散平坦渐减光纤的初始色散和色散斜率对超连续谱的产生有重要影响,当超连续谱宽度小于某一特定阈值时,谱宽随初始色散或色散斜率显著变化;而当超连续谱谱宽大于此值以后,谱宽随这两个参量的变化较缓慢。并且发现色散递减曲线为凸型的光纤比色散线性递减的光纤更有利于产生宽的超连续谱;而色散递减曲线为凹型的光纤不利于形成宽的超连续谱。计算表明经过优化选择光纤的色散参量,可以得到谱宽达330nm的超连续谱。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对高斯型及指数型变耦合系数三波导耦合器的一些重要的全光开关特性进行的研究。利用四阶龙格一库塔方法对指数型和高斯型两类变耦合系数三波导耦合器进行了数值计算。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变耦合系数三波导耦合器而言,功率可在波导1与波导3之间100%转换,而波导2则不可能达到100%的功率输出。与双波导变耦合系数耦合器相比,在相同的最大耦合系数情况下三波导变耦合系数耦合器开关曲线要更陡一些.即具有更好的开关特性。与平行三波导耦合器相比,变耦合系数三波导耦合器作为光开关的最大优点在于开关曲线中不存在振荡。  相似文献   
995.
光时分复用准线性传输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炬  杨祥林 《光学学报》2005,25(1):3-98
研究了高速色散控制准线性传输系统中的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和信道内四波混频等非线性相互作用,分析了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导致定时抖动和信道内四波混频导致振幅抖动随距离和色散分布强度变化的规律,然后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分析了信道内交叉相位调制导致的2^5-1的伪随机码流的定时抖动和振幅抖动及寄生脉冲的产生.证实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实现了色散分布强度为127的强色散控制系统中准线性脉冲序列1600km的稳定传输,结论对用标准单模光纤实现高速传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铁电SBN薄膜电光系数的测量及其在波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胶-凝胶法在MgO(001)衬底上获得C轴择优取向的铁电铌酸锶钡(SBN)薄膜,主要介绍MgO(001)衬底上SBN60薄膜及掺入的K离子与Nb离子摩尔比例为1:3的SBN60薄膜横向电光系数r51的测量,实验测得不掺K的SBN60薄膜r51值为37.6pm/V,掺K的r51值为58.5pm/V。并由此设计一种基于MgO(001)衬底上的马赫一曾德尔型SBN60薄膜波导调制器,计算出在633nm时,掺K比例为1:3的此种波导调制器半波调制电压值为10V,不掺K的半波电压值为16V,结果说明掺入K离子能增加薄膜的横向电光系数并有效的减少波导的半波调制电压。  相似文献   
997.
径向双折射滤波器的超分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超分辨技术因其可以超越经典的衍射极限而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在光存储和共焦扫描成像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把由两个偏振器和一个圆对称的双折射元件组成的径向双折射滤波器引入超分辨技术,借助琼斯算法推导出其光瞳函数的表达式。由分析得出通过改变径向双折射滤波器中偏振器的偏振方向和双折射元件的主轴之间的夹角,即可实现光学系统的横向超分辨或轴向超分辨。同时对评价该器件超分辨性能的参量第一零点比、斯特尔比和旁瓣强度抑制比做了详细的讨论。该滤波器用于超分辨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制作不涉及相位的变化而比较简单,且费用比较低。缺点是旁瓣能量过高,但可以通过采用共焦系统来抑制。  相似文献   
998.
极紫外、软X-射线变线距平面光栅单色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吕丽军 《光学学报》2005,25(1):41-144
高性能极紫外、软X射线单色仪的研制对高亮度同步辐射光源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Itou的变线距平面光栅单色仪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发现它的光栅工作曲线几乎与单色仪的入、出射臂长度等参量无关,仅取决于单色仪设计的边界条件。其曲线方程和SX-700单色仪的完全类似。该单色仪不仅具有很好的光栅效率和高级次谐波抑制性能,而且有利于几条光束线共享一个电子储存环窗口的光路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99.
强激光冲击铝合金改性处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吴边  王声波  郭大浩  吴鸿兴 《光学学报》2005,25(10):352-1356
利用新型聚偏1.1-二氟乙烯(PVDF)压电传感器,实现了对激光引发的冲击波压力的实时测量,得到激光引发的冲击波峰压在铝中成指数型的衰减规律;观测了不同约束层材料在铝靶表面产生的激光冲击波,研究了不同约束层对冲击效果的影响;最后用激光冲击强化装置对7050-T7451航空铝合金结构材料进行了冲击强化处理,对试件激光冲击区存在的残余压应力及位错密度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经激光冲击处理的试件表面具有极高的残余压应力,可达-200MPa以上。激光冲击处理后铝合金的位错密度得到显著的提高,疲劳寿命提高到175%~428%。这些重要结果对激光冲击改性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双轴晶体会聚偏光干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晶体会聚偏光干涉图包含了晶体特性的许多信息,建立偏光干涉图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使这些信息得到充分利用。基于双轴晶体折射时满足的波矢关系,导出了两折射光波相位差的精确计算公式。分析了光波在各界面折射时偏振态的变化,提出了会聚偏光干涉合成振幅的计算方法。针对任意取向的双轴晶体,计算了完整的偏光干涉图,反映了相位分布决定等色线、振幅分布决定消光影的规律。用数字图像模似了干涉图,并讨论了干涉图的变化情况。对4块不同取向的KTP晶片进行实验,实验干涉图与理论干涉图的特征完全一致,两者仔细对比可判断现有KTP晶体色散方程的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