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4篇
  免费   3698篇
  国内免费   676篇
化学   2078篇
晶体学   174篇
力学   393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1210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324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328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657篇
  2012年   718篇
  2011年   948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724篇
  2008年   849篇
  2007年   924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650篇
  2004年   659篇
  2003年   548篇
  2002年   557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486篇
  1999年   439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80篇
  1995年   234篇
  1994年   198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针对激光介质的内热源,以多次吸收作用为基础提出了适用于侧面双向泵浦板状激光介质的不均匀内热源模型,即多次吸收不均匀内热源模型,并与均匀内热源和一次吸收内热源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介质厚度及光吸收系数组成的无量纲参数不同时,三种内热源模型得到的内热源分布也有所不同。最后给出了内热源不均匀度及多次吸收模型与一次吸收模型之间的差异在不同目标值下的内热源模型适用准则。  相似文献   
132.
Q. Liang 《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6,252(13):4628-4631
We report a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 growth of VMn/CoCrPt bilayer with a magnetic coercivity (Hc) of 2.2 kOe and a grain size of 12 nm. The effects of VMn underlayer on magnetic properties of CoCrPt layer were studied. The coercivity, Hc, and squareness, S, of VMn/CoCrPt bilayer, is dependent on the thickness of VMn. The grain size of the CoCrPt film can also be modified by laser parameters. High laser fluence used for CoCrPt deposition produces a smaller grain size. Enhanced Hc and reduced grain size in VMn/CoCrPt is explained by more pronounced surface phase segregation during deposition at high laser fluence.  相似文献   
133.
500.8 nmNd∶YAG青光激光器光学薄膜的设计与制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双波长激光运转及和频的机理出发,对LD泵浦Nd∶YAG,LBO腔内和频500.8 nm〖JP2〗青光激光器所使用的光学薄膜进行了设计和制备.在激光反射镜的设计上,为了达到最佳的和频输出,对膜系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对谐振腔一端面反射率固定不变并通过对另一腔镜基频光的透射率进行调谐的方法, 在给出合理初始结构后,利用计算机对膜厚进行了优化.并采用双离子束溅射沉积的方法,通过时间监控膜厚法成功制备出青光激光器所使用的全介质激光反射膜, 在室温下实现946 nm和1064 nm双波长连续运转,并通过Ⅰ类临界相位匹配LBO晶体腔内和频在国内首次实现500.8 nm青色激光连续输出.当泵浦注入功率为1.4 W时和频青光最大输出达20 mW.  相似文献   
134.
 受激拉曼散射和热效应会限制光纤激光器功率的提高。利用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速率方程和热传导方程,理论研究了双端泵浦和分布泵浦下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受激拉曼散射和热效应,得到了光纤中的泵浦光、激光和斯托克斯光的功率分布,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特性以及光纤中的温度分布。分析表明,当泵浦功率增大到一定值时,光纤激光器中出现SRS,一部分激光功率会转移给斯托克斯光,影响激光功率进一步提高;与双端泵浦方式相比,分布泵浦下光纤激光器的斜率效率和最大输出功率相差不大,但是,光纤中的温度分布被有效地降低,因此,分布泵浦方式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5.
 开展了热容模式下激光介质动态光学畸变研究,初步分析了温度梯度、光弹效应及介质端面变形对整个波前畸变带来的影响,并将光学畸变转化为谐振腔损耗,数值模拟了热容激光器输出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激光器工作温度低于400 K时,由粒子数玻耳兹曼分布引起的功率下降可以忽略,动态热效应是实验中热容激光器输出功率随时间快速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6.
1.54μmEr3+,Yb3+共掺玻璃激光器的速率方程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峰  孟凡臻  丁欣  张潮波  杨嘉  张光寅 《物理学报》2002,51(6):1233-1238
LD抽运共掺Er,Yb玻璃激光器中的跃迁过程较复杂,针对双掺离子之间的能量传递和Er3+的多种跃迁过程,给出了详细的准三能级系统的速率方程,在合理简化后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了Er3+掺杂浓度和介质长度、抽运光斑、输出镜透过率、谐振腔长、抽运光的椭圆度等因素对激光阈值及斜率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 1.54μm激光 Er3+玻璃 速率方程 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37.
北京大学DC-SC光阴极注入器的升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直流电子枪-超导加速腔(DC-SC)光阴极注入器样机的初步实验结果,北京大学提出了新的注入器的改进设计。新注入器核心结构包括皮尔斯枪和3+1/2超导腔。文章给出了它们的详细结构参数,然后采用程序,对注入器的束流动力学进行了模拟。结果发现:新注入器可以提供具有高束流品质、高平均流强的电子束,束团的电荷量100 pC,横向发射度低于2 mm·mrad,脉宽5 ps,rms束斑可达0.5 mm,重复频率81.25 MHz;也可以提供电荷量为300 pC低重复频率的高峰值流强的电子束,其横向发射度小于3 mm·mrad,脉宽约为9 ps,以满足北京大学自由电子激光(PKU-FEL)实验平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8.
全气相化学激光体系的直流放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化学激光体系(AGIL)中F原子的产率,采用直流放电引发方式,对棒式电极的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对NF3/He混合气体进行解离时,通过选择不同平衡电阻,得到了3 kW左右的放电注入功率。用光谱分析仪对F原子产率进行了测量。通过拟合计算可得:一个NF3分子能够解离出1.3~1.5个F原子。  相似文献   
139.
Fe对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激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具体讨论了Fe质量分数小于10-4对1 053 nm处光吸收损耗和Nd3+无辐射跃迁几率的影响规律,发现Fe在1 053 nm处的光吸收损耗和Nd3+无辐射跃迁能量转移都与Fe质量分数成平方关系增长, Fe对1 053 nm光吸收的影响较大而Fe与Nd3+之间的能量转移不足50 Hz。这对生产过程中Fe含量的控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0.
In this article, the comparison of large signal theory and small signal theory has been done with dispersive propagation of optical signal with IMDD (Intensity Modulation Direct Detection) systems for semiconductor lasers with higher-order dispersion terms. The expressions for an exact large signal theory and small signal theory including higher-order dispersion terms for propagation of an optical wave with sinusoidal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in a dispersive fiber have been derived. It is observed that small signal theory is more sensitive compared to large signal theory in terms of 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 detection systems. Also, it is reported that for large signal analysis the higher-order effects of dispersion can be ignored, whereas for small signal theory, the higher-order effects can be ignored for lower modulation frequencies only. The variation in the transfer function for various values of modulation indices are greater for small signal analysis than for large signal analysis. Also, as the intensity modulation index is increased, there is a decrease in the value of transfer function. The large signal model approximates the small signal model for lower values of the intensity modulation ind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