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97篇
  免费   4206篇
  国内免费   923篇
化学   3420篇
晶体学   229篇
力学   410篇
综合类   55篇
数学   74篇
物理学   132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39篇
  2021年   285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268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409篇
  2014年   739篇
  2013年   791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1046篇
  2010年   725篇
  2009年   815篇
  2008年   946篇
  2007年   1037篇
  2006年   909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614篇
  2002年   612篇
  2001年   497篇
  2000年   527篇
  1999年   486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6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51.
全气相化学激光体系的直流放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化学激光体系(AGIL)中F原子的产率,采用直流放电引发方式,对棒式电极的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对NF3/He混合气体进行解离时,通过选择不同平衡电阻,得到了3 kW左右的放电注入功率。用光谱分析仪对F原子产率进行了测量。通过拟合计算可得:一个NF3分子能够解离出1.3~1.5个F原子。  相似文献   
152.
Fe对掺钕磷酸盐激光玻璃激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具体讨论了Fe质量分数小于10-4对1 053 nm处光吸收损耗和Nd3+无辐射跃迁几率的影响规律,发现Fe在1 053 nm处的光吸收损耗和Nd3+无辐射跃迁能量转移都与Fe质量分数成平方关系增长, Fe对1 053 nm光吸收的影响较大而Fe与Nd3+之间的能量转移不足50 Hz。这对生产过程中Fe含量的控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3.
In this article, the comparison of large signal theory and small signal theory has been done with dispersive propagation of optical signal with IMDD (Intensity Modulation Direct Detection) systems for semiconductor lasers with higher-order dispersion terms. The expressions for an exact large signal theory and small signal theory including higher-order dispersion terms for propagation of an optical wave with sinusoidal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modulation in a dispersive fiber have been derived. It is observed that small signal theory is more sensitive compared to large signal theory in terms of intensity modulation/direct detection systems. Also, it is reported that for large signal analysis the higher-order effects of dispersion can be ignored, whereas for small signal theory, the higher-order effects can be ignored for lower modulation frequencies only. The variation in the transfer function for various values of modulation indices are greater for small signal analysis than for large signal analysis. Also, as the intensity modulation index is increased, there is a decrease in the value of transfer function. The large signal model approximates the small signal model for lower values of the intensity modulation index.  相似文献   
154.
根据光束偏转原理,研制了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该系统使用计算机与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为上下位机,采取上下位机通讯的方式控制步进电机及二维移动架的移动,以改变探测光的相对位置,并利用单模光纤和光电倍增管将探测到的光偏转信号传入数字示波器进行存储,最后计算机将示波器中采集到的光偏转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使用该系统对激光等离子冲击波的衰减过程进行了实际测试,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5.
赵志国  吕百达 《物理学报》2006,55(4):1798-1802
对用拉盖尔-高斯(LG)光束加速电子作了研究.结果表明,仅模指数为p和l=1的LG光束的纵向电场可用于加速电子.模指数为p和l=1的线偏振和圆偏振LG光束都对电子有加速效果.对轴上光场的相速度和群速度以及电子能量增益等物理特征作了讨论.给出了轴上光场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加速电位及电子能量增益等的解析表达式,并作了数值计算和分析. 关键词: 激光电子加速 拉盖尔-高斯光束 线偏振和圆偏振 能量增益  相似文献   
156.
徐慧  盛政明  张杰 《物理学报》2006,55(10):5354-5361
采用一维粒子模拟(PIC)方法,研究了相对论效应对P偏振激光斜入射非均匀等离子体时产生的共振吸收的影响. 计算表明,弱相对论情况下,在临界面附近产生的电子等离子体波的相对论非线性效应占主要作用;随着入射光场的逐渐增大,吸收率逐渐降低. 当入射光强超过3.7×1017W/cm2时,由于超短激光脉冲本身在等离子体中产生相对论效应、等离子体波破裂效应,以及参量不稳定过程激发等,吸收系数随着激光强度又开始增加. 固定等离子体密度标长,取不同的激光入射角、电子初始温度,相对论效应对吸收系数的影响是一致的.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体 相对论效应 共振吸收 粒子模拟  相似文献   
157.
本文给出作者设计的0.86μm激光二维成像系统的原理框图、成像雷达距离方程和部分物体对0.86μm激光的反射对比度的测试数据,并展示了各类物体激光成像的照片.  相似文献   
158.
描述光伏效应的新解析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陆启生等人提出的描述光伏效应的解析模型涉及的边界条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个适用性更宽的解析模型。通过对新模型、陆的模型以及另一个解析模型的比较,对前两个模型能够描述光伏型光电探测器在强光辐照时的信号饱和效应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9.
利用矢量球谐函数展开的方法,研究了离轴球形粒子对椭圆高斯波束的散射。根据其远区散射场的形式,得出了归一化散射场的斯托克斯参量(散射强度)与颗粒直径、折射率以及散射角的关系。建立了计算离轴球形粒子对高斯波束散射通量的解析模型,计算了散射光在任意散射方向上的光通量,得到了前向任意立体角内散射通量的计算公式,为激光散射探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位相物体激光全息二次曝光法无损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借助激光全息进行无损检测,获得位相物体的信息,对位相物体激光全息二次曝光法无损检测进行了研究,指出一般的二次曝光法测位相物体典型光路的缺点,提出了物光波2次通过样品的改进方案。利用此方案对一些位相物体(如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作了无损检测实验,得到了较满意的实验结果。与普通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精度高、结果直接可靠、不损伤物体等诸多优点。对改进方案稍作改动,即可用于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生产线对加工产品进行在线产品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