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697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化学   158篇
晶体学   27篇
力学   331篇
综合类   22篇
数学   125篇
物理学   156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5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The nonlinear propagation of modified electron‐acoustic (mEA) shock waves in an unmagnetized, collisionless, relativistic, degenerate quantum plasma (containing non‐relativistic degenerate inertial cold electrons, both nonrelativistic and ultra‐relativistic degenerate hot electron and inertial positron fluids, and positively charged static ion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The well‐known Burgers type equation has been derived for both planar and nonplanar geometry by employing the reductive perturbation method. The shock wave solution has also been obtained and numerically analyzed.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e mEA shock waves are significantly modified due to the effects of degenerate pressure and other plasma parameters arised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properties of planar Burgers shock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nonplanar Burgers shocks. The basic features and the underlying physics of shock waves, which are relevant to some astrophysical compact objects (viz. non‐rotating white dwarfs, neutron stars, etc.), are briefly discussed. (© 2015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152.
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娇  侯志林  傅秀军 《物理学报》2015,64(15):154302-154302
本文以二维固体薄板中的弹性波传播为例, 对基于共振子结构的声学超材料带隙机理进行了探讨, 证明在声学超材料中带隙形成既与共振子对波的散射相位有关, 也与波在共振体之间的几何传播相位有关. 通过调节散射相位和几何传播相位均能实现对色散关系的调控. 基于这一理解, 探究了弹性波超材料中的次波长缺陷态和负折射现象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53.
张歆  邢晓飞  张小蓟  周燕群  赵顺德  李俊威 《物理学报》2015,64(16):164302-164302
基于分层空时编码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高速水声通信技术, 但要实现这种潜力需要复杂的空时信号处理方法, 以抵消来自水声信道的多径干扰和异步到达干扰, 以及叠加在接收端的各层信号之间的干扰. 对低复杂度的空时信号处理方案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信道传播时延排序的有序连续干扰抵消信号检测算法, 利用子信道间的传播时延差, 实现可使差错概率最小的最佳检测排序; 给出了利用信道估计, 以极低的计算量确定排序的方法, 从而可以大幅降低信号检测的计算复杂度. 采用低复杂度的单载波频域均衡来抵消水声信道中的码间干扰和异步到达干扰. 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时延排序的信号处理算法可以获得检测性能的改善, 而且性能增益在高数据率时更加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有效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使水声信道中造成信号检测干扰的传播时延成为改善系统性能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54.
章安良  夏兴华 《分析化学》2011,39(5):765-769
建立了声表面波实现多基片间输运微流体的新方法.由3个128(0)YX-LiNbO3压电基片组成,一个基片为接口基片,另两个为工作基片,每个基片光刻一个中心频率为27.5 MHz叉指换能器和一个反射栅.采用微量进样器将待输运的数字微流体进样到工作基片2,调节接口基片使得其与工作基片2位于同一高度,并使其间隙尽可能小,在工...  相似文献   
155.
制备了丙烯酸-β-羟乙酯(HEA)封端的聚氨酯(PUA)大分子单体,采用正庚烷作致孔剂,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苯乙烯(PUA-St)及聚氨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二乙烯基苯(PUA-St-EMA-DVB)AB-交联共聚物大孔树脂颗粒。SEM表明:合成的PUA-St-EMA-DVB颗粒含有规整的、孔径较大的孔洞,...  相似文献   
156.
利用坐标变换的方法并结合保角映射技术,论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常规的各向同性材料来设计声波器件的方法.基于此理论,设计了二维声波隐身斗篷,并进行有限元模拟,证明了该器件的有效性.另外由于设计中没有利用材料共振的性质,所以器件是宽带有效的.该方法将有助于拓宽声波功能器件的设计,并为实验验证声波器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7.
锁志刚  曲绍兴 《力学进展》2011,41(6):730-750
软材料受刺激会发生变形, 该变形会引起相应的功能, 这种材料称为活性软材料(soft active material, SAM). 本综述主要讨论介电高弹聚合物这一类活性软材料. 当介电高弹聚合物薄膜受到厚度方向的电压作用时, 薄膜厚度减小同时面积增大, 可导致超过100{\%}的应变. 介电高弹聚合物作为转换器被广泛应用, 包括柔性机器人、智能光学器件、盲文显示屏、发电机等. 本文综述了建立在连续介质力学和热力学框架内的、并且基于分子理论描述和经验观测的介电高弹聚合物理论. 该理论耦合了大变形和电势, 描述了非线性和非平衡行为, 如力电失稳和黏弹性. 采用该理论能够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实际构型的转换器, 计算力电能量转换的效率, 给出电致大变形的可行途径. 该理论有助于材料和器件设计.  相似文献   
158.
应用声发射技术的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滑移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英  于长煦  顾爱军 《实验力学》2011,26(4):343-349
为研究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特性,分别对不同粘结长度的钢筋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拉拔试验,同时对粘结长度相同而钢筋外形不同的试件进行了比较试验.利用声发射技术采集相应波形信号,并对采集信号进行了小波去噪和Gabor小波时频分析.结果显示,各试件受力全过程均可分为完全粘结、局部脱粘、非线性滑移及残余粘结四个阶段;不同粘结长度...  相似文献   
159.
等离子喷涂铁基涂层的疲劳磨损裂纹行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等离子喷涂制备了铁基涂层,使用球盘式疲劳磨损试验机进行涂层的疲劳磨损试验,利用声发射技术在线判断涂层开裂,并通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试验前后涂层内部微观结构,研究了喷涂层疲劳磨损裂纹的扩展行为。结果表明:制备的涂层致密,结合状态良好,主要相为铁素体,同时存在大量的非晶-纳米晶相,利用声发射技术能够表征涂层的临界失效状态,其内部疲劳磨损裂纹主要以韧性穿晶断裂的形式扩展。  相似文献   
160.
Application of rotary tillage has been increased due to less tillage passes required, reduced draft, and greater efficiency through reduction in wheel slippage. Early failure of the bearing of tractor power take-off (PTO) shaft was observed in tractors of power range 30–35 horsepower during rotary tillage. An instrumentation setup involving an extended octagonal ring transducer (EORT) was developed and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earing to measure the axial load and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radial load. The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radial load was measured by strain gauges. Based on measured loads, the bearing life was assessed.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operating depth, number of blades, gear setting, engine speed, and tyre size. The average axial and radial loads varied from 786–3869 N, and 134–430 N, respectively. However, bearing experienced very high peak loads during each trial. The peak axial and radial loads was recorded between 1081–7534 N and 566–1794 N, respectively. The estimated bearing life based on peak loads was 171.98–28341.39 h. Based on the findings,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e average loads were not sufficient to cause quick failure of PTO bearing, rather sudden peak loads might be the root cause of early fail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