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7篇
  免费   1176篇
  国内免费   2658篇
化学   11884篇
晶体学   178篇
力学   176篇
综合类   84篇
数学   146篇
物理学   299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351篇
  2021年   518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412篇
  2017年   417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519篇
  2013年   873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842篇
  2008年   806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740篇
  2005年   669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470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24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197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73年   4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nature of the 1,3 hydrogen rearrangement of formamidine (H2N-CH=NH) and the solvent effects on that reaction are studied with 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 calcul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supermolecule model. The reaction path and the motion of the migrating hydrogen atom are traced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the 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 (IRC). Four types of orientation of one water molecule to formamidine at the transition state of reaction are examined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orbital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02.
 The behavior of three-dimensional bond fluctuation model chains tethered on an adsorbing flat surface was simulated by the Monte Carlo method. The dependence of the number of surface contacts M on the interaction strength e and the chain length N was investigated by a finite-size scaling law M = N[a0 + a1N1/vk + O((N 1/vk)2)] for e near the critical adsorption point ec, i.e., k ≡(e-ec)/ec closes to 0. The critical adsorption point was estimated to be ec = 0.93, and the exponents  = 0.49 and 1/v= 0.57.  相似文献   
103.
104.
李青松  李国希  胡金丰 《化学研究》2002,13(4):37-39,43
介绍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研究链状大分子吸附行为的一般原理,以立方格子模型的自避行走为例,分析了模型的建立、初始位形的产生以及分子链运动的处理方法.回顾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研究大分子界面吸附行为方面的发展状况.预测了随机数字模拟方法在大分子吸附行为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The complex [Ni(tn)2{N(CN)2}]ClO4 (tn=trimethylenediam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The complex forms a one-dimensional chain structure via the bidentate bridging ligand dicyanamide. A two-dimensional networks is formed via interchain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106.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曲荣君  马千里 《应用化学》1995,12(2):117-118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曲荣君,马千里,郑秀丽,孙言志(烟台师范学院化学系烟台264025)关键词壳聚精衍生物,制备,吸附壳聚糖(CTS)是重金瞩离子的吸附剂 ̄[1,2],由于壳聚精分子中的-NH_2在pH较低的水溶液易形成而使CTS溶于水,造...  相似文献   
107.
合成了14种由三种含喹(哑心)啉环的芳香化合物改性的聚己内酰胺(MC尼龙),并对其形态、抗冲击强度、吸水性及熔融行为等进行了表征。聚苯基单醚喹(哑心)啉(PPQ)单模型化合物对MC尼龙结晶部分几乎没有影响。少量(0.005—5.0%)吩嗪的引入使MC尼龙的颜色、形态及性能等发生巨大变化,改性体系被认为是氢键相互作用,PPQ双模型化合物的改性作用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08.
运用LEED,UPS和HREELS等表面技术研究了氯吸附至(c)阶段的Ag(111)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表面上有三维的AgCl(111)生成,其生长按修正的Stranski-Krastanov模式进行.伴随着AgCI(111)生长的同时,表面上产生缺陷.这种缺陷只有在氯吸附至(c)阶段时表面上形成三维AgCI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它一旦在表面上形成后,表面上氯的存在与否对其不产生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c)阶段时的Cl/Ag(111)体系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9.
环境中排放的重金属离子Cu!对水生和陆生生物有强的毒害性。饮用水中Cu!的浓度高于1.0mg·L-1时,将会导致人畜得血色沉着病和胃肠粘膜病[1]。Cu!无法进行生物降解,除去废水中Cu!的常见方法有离子交换、置换、化学沉淀等[2],然而这些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试剂,成本高。近来,研  相似文献   
110.
简便快速的硫化氢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其庄  肖觉君 《分析化学》1994,22(4):390-392
本文提出了有一种简易快速测定剂来测定水样中的硫化氢的方法。该法的检出限为0.1mg/L,对1.01mg/L的H2S样品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4.1%,1h能测定12个样品。用本测定了几种水样中的H2S含量,回收率为84%-105%。应用它可上标准法的4h左右缩短到5min;使分析成本降低9/10;不需配制一系列分析试剂和仪器,只需一支小型塑料管和几片药片,便于渔业水质和环境水质的野外现场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