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2篇
化学   166篇
综合类   10篇
物理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化学通报》2004,67(11):866-868
中空纳米粒子,H2O2为氯源的醇类选择性氯化,含咔唑基团的有机光折变材料,功能性有机低分子凝胶,硝酸还原酶在壳聚糖修饰石墨上的电化学行为……  相似文献   
8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对中药复方香薷水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通过色谱峰响应程度和分离效果优化复方香薷水的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采用Agilent Phe Hex(150 mm×2.1 mm,1.9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0.3 mL/min;通过正、负两种离子模式采集复方香薷水的质谱数据,得到精确质量数和二级碎片,结合对照品、Pubchem、安捷伦中药化合物质谱数据库和文献报道等信息对其化合物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复方香薷水的112个成分,其中黄酮类22个,苯丙素类20个、有机酸18个、萜类14个、生物碱11个、氨基酸5个以及其他类型化合物22个。该研究全面阐述了复方香薷水的化学物质基础,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黄酮类化合物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混合密度泛函B3LYP理论下,用6-31G*基函数研究了几种典型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分子的静电势,讨论了电子结构和分子活性部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84.
本文首次报道了异黑豆素类似物, 6-非环糖基-4',7一二羟基黄酮的合成, 以2,4-二羟基苯甲酸为原料, 溴化和脱羧后以苄基作为羟基保护基, 通过Grignarcl反应获得具有各种不同侧链的中间体7,7氢解脱除苄基再用Fries重排或Frieclel-Crafts反应得到了C-Z酰化产物, 接着用碱缩合生成查尔酮, 经I2/H2SO4/DM SO氧化环合得到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85.
蔡孟深  边兆群  乔梁  王动 《化学学报》1991,49(6):593-599
本文报道天然黄酮碳苷黑豆素非环类似物的合成, 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经酚羟基的单苄基化、Claisen重排、醇醛缩合、I2/DMSO/浓度H2SO4关环五步反应得到黄酮; 用Claisen重排, 分别在黄酮环生成之前和生成之后引入8-位取代基侧链, 收率国产高。修饰8-位烯丙基侧链, 得到了六个黑豆素类似物, 共中8的7-位为游离羟基。  相似文献   
86.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埴物体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研究发展很快,但对于氮杂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却甚少。含氮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菌、冠状动脉扩张等作用。但是,目前黄酮类药物仍存在以下问题:(1)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繁多,生物活性极其广泛,但作用强度普遍较弱;(2)黄酮类化合物水溶性较低,影响药物的吸收与疗效。新型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狼毒素和Brackemin是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两种新的双黄酮类化合物, 它们的合成尚未见文献报导。根据单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α,α'-双查耳酮是合成这二种天然产物可供选择的重要前体。为此本文设计了合成路线, 首次成功地合成了α,α'-双查耳酮。  相似文献   
8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18种黄酮类化合物在C_3、C_(18)和CN三种固定相上的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研究,建立了一种连续快速分离植物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此法可在55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分离及柱平衡。最佳波长和温度分别是280nm和35℃。  相似文献   
89.
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从荷叶中分离制备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从荷叶(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中分离制备荷叶黄酮类化合物。用60%乙醇回流提取荷叶,粗提液浓缩后经D-101柱及聚酰胺柱色谱分离,再在Symmetry PrepTM C18柱上分离,以水-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5.0 mL/min),得到了3种黄酮类化合物。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分析,确定该3种物质分别为金丝桃苷、异槲皮苷和紫云英苷。所制备的3种化合物的纯度都在97%以上,其中紫云英苷为首次从荷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0.
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酮类成分和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比较黄芪对照药材和甘肃省近20个乡镇大面积种植的黄芪中黄芪甲苷和2个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确定甘肃黄芪质量评价指标 采用KromasilODS-1色谱柱,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测定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乙腈-水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0nm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黄酮类成分毛蕊异黄酮的线性范围为2.350×10-3~4.700×10-2μg,平均回收率为98.34%,RSD为2.00%;芒柄花素线性范围为:2.325×10-3~4.650×10-2μg,平均回收率为96.53%,RSD为1.63%;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1.215~6.075μg,平均回收率为101.47%,RSD为2.21%.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用于黄芪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