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0篇
  免费   3268篇
  国内免费   1468篇
化学   2036篇
晶体学   111篇
力学   1562篇
综合类   182篇
数学   950篇
物理学   7945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735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530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550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532篇
  2006年   574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321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35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201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91.
顾柏平  毛英臣 《中国物理快报》2006,23(11):2936-2939
The distorted wave is introduced into the relativistic impulse approximation to generate the Dirac optical potentials for proton elastic scattering. Those potentials, produced by folding the target ground state wavefunction with the free nucleon-nucleon interactions, are used to reevaluate scattering observables, such as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analysing power and spin rotation function, for proton elastic scattering from ^12C and ^16O at Elab = 200 MeV, respectively. The inclusion of the distorted wave in the original relativistic impulse approximation has brought out better results of the observables, especially at small scattering angles.  相似文献   
92.
采用单级A/O程序复合膜生物反应器(HSMBR)处理高氨氮废水,研究了在低DO浓度下系统对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低DO浓度下,COD,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4%和92.8%.由于进水COD/TN比仅为2.01,则使得总氮平均去除率仅为69.4%,但是当系统亚硝化累积率从60.5%~67.1%提高到83.5%~86.4%时,系统总氮去除率提高了17.7%.另外,DO在0.5~1.0 mg·L-1时,TN去除率为69.4%,亚硝酸盐氮累积率在60.5%~89.5%之间,可见维持低DO浓度可以实现亚硝酸型同时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93.
We report on a linear cavity erbium-doped fibre laser with a large tuning range of 1509-1621nm.We obtain a 1dB flat tuning range of 1538-1613 nm and a 3dB tuning range of 1516-1621 nm.The threshold at 1580 nm is 6.1mW,the slope efficiency is 0.193 and the output power is 18.2mW,when 100mW pump power at 1480nm is provided.High signal-to-noise ratios of better than 60 dB are achieved within all the tuning ranges.  相似文献   
94.
郑奎松  葛德彪 《物理学报》2006,55(6):2789-2793
对于具有周期单元的分层介质材料高反射区的波长范围,提供一种简明的估计分析方法.基于Floquet定理,分析了有限周期单元分层介质的光子带隙特性,给出分层介质的高反射区波长范围.讨论了分层介质高反射区和周期单元禁带之间的关系.计算表明,高反射区和周期单元禁带的中心波长彼此一致.并且,随着分层介质周期单元数的增多,高反射区的深度和带宽就越接近于周期单元禁带的深度和宽度.最后,讨论周期分层介质的光子带隙特性与入射角及其与极化的变化关系. 关键词: 分层介质 带隙特性 周期单元 高反射区  相似文献   
95.
 对70 GHz二次谐波倍频回旋速调管高频结构和电子与波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了TE02模腔体绕射品质因数及模式转化,解决了二次谐波倍频回旋速调管漂移段不能截止70 GHz的TE01模而引起的腔体间高频串扰的问题。分析了注电流、输入功率、电子横纵速度比和电子注引导中心半径等参数对输出功率、增益和效率的影响。针对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工作频带窄、效率低,进行了高频结构优化设计,显著地展宽了工作频带,提高了互作用效率。在理论分析和高频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注-波互作用PIC(粒子模拟)模型,进行了粒子模拟计算和优化,得到了70 GHz 的二次谐波倍频四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设计方案。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在工作电压70 kV,注电流13 A,电子注横向速度与纵向速度比为1.5时,中心频率69.81 GHz输出功率256 kW,带宽160 MHz,电子效率28%,饱和增益大于44 dB。  相似文献   
96.
SPR棱镜传感器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导了消失波函数的表达式,介绍了衰减全反射现象及SPR传感器测量液体折射率的原理,并利用SPR传感器测量了牛奶样品的反射系数及折射率与脂肪等主要成分含量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97.
带强迫项变系数组合KdV方程的显式精确解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殿臣  洪宝剑  田立新 《物理学报》2006,55(11):5617-5622
通过构造两个新的Riccati方程组,推广了Riccati方法,使其具有简洁的形式,丰富和发展了已有的结果,借助Mathematica软件,求出了带强迫项变系数组合KdV方程的一些精确解,包括各种类孤波解、类周期解和变速孤波解. 关键词: Riccati方程组 变系数组合KdV方程 强迫项 类孤波解  相似文献   
98.
针对磷化铟(InP)复合沟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的特点,对常规单沟道HEMT的小信号物理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复合沟道HEMT的小信号物理模型,用商用器件模拟软件ISE(integrated systems engineering)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了实测和仿真的I-V特性及转移特性曲线,重点研究了在InGaAs/InP双层沟道中考虑量子效应后的电场和电流密度随着不同栅电压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在沟道中存在量子效应,在栅下靠源端低电场区域,电流主要分布在InGaAs沟道 关键词: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复合沟道 物理模型 磷化铟  相似文献   
99.
许心光  邵耀鹏等 《物理学报》2002,51(10):2266-2269
在KNSBN:Ce晶体中,利用二波耦合作用,在单一光束无法获得相位共轭光的条件下,实现了“猫”式互抽运相位共轭光输出,获得较高的共轭光发射率,实验结果表明,晶体的二波耦合作用可以使晶体的自抽运相位共轭光的阈值光强降低。入射光的入射角范围增大,响应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0.
孪晶型阻尼材料已被实际应用,(011)孪晶通过fcc-fct马氏体相变形成,而γMn基合金中,马氏体相变又与合金的反铁磁转变密切相关.因此研究γMn基孪晶型阻尼材料,无疑必须探讨反铁磁转变与一级马氏体相变的之间关系,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转变对孪晶形成的作用.本文通对富锰的γMn基合金(Mn-Cu,Mn-Fe,Mn-Ni)的内耗和模量的测量,研究这二类相变在不同材料,不同成分合金中的耦合的机制,以及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相变对孪晶形成的作用.结果显示,马氏体相变和反铁磁转变耦合或马氏体相变与孪晶阻尼峰耦合都可以获得材料的高阻尼性能.当锰含量较高时,反铁磁转变和马氏体相变发生耦合,或马氏体相变内耗与孪晶内耗叠加,在室温附近形成高内耗阻尼;当锰含量较低时,马氏体相变温度降到室温以下,反铁磁转变形成的微孪晶亦能产生内耗阻尼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