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0篇
  免费   3385篇
  国内免费   1241篇
化学   3045篇
晶体学   143篇
力学   535篇
综合类   161篇
数学   198篇
物理学   9034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94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633篇
  2011年   649篇
  2010年   611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83篇
  1997年   248篇
  1996年   264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Fe-Co、Fe-Ni、Mo-Co、Mo-Ni双金属催化剂(总金属含量均为10%(w,质量分数),双金属摩尔比均为1:1),考察了其在等离子体条件下氨分解活性,结果表明Fe-Ni双金属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协同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Fe/Ni摩尔比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Ni摩尔比为6/4时,氨分解活性最好,而且该双金属催化剂稳定性良好。采用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还原性能、微观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较好的Fe-Ni双金属催化剂中,Fe与Ni形成尖晶石结构NiFe_2O_4,该结构有利于Fe和Ni的还原,即活性组分易恢复金属态,这可能是其活性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对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纯铁中21种元素(包括Li、Be、B、Al、Ti、Mn、Co、Ni、Cu、Zn等),通过加入高纯铁作为基体,试验考察了不同量的铁基体对上述被测元素的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铁基体质量浓度在40mg·L^(-1)以内时,待测元素的相对信号强度与铁基体浓度保持较好的线性关系;当铁基体质量浓度增大至400mg·L^(-1)时,除了Mn、Co两元素外,铁基体对其他待测元素均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基于对内标元素的基体效应分析,选择与待测元素有相似基体效应的内标元素,以校正基体效应。  相似文献   
993.
0.500 0g样品经硝酸3mL、过氧化氢2mL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样品溶液中Na、Mg、Ca、Al、Cu、Zn、Fe、Mn、Se、Pb、Cd、As、Hg和Cr的含量。采用0.5%(体积分数)硝酸的基体酸度增强分析元素的信号强度;在两次测试之间用100μg·L-1 Au-5%(体积分数)硝酸溶液清洗仪器,降低Hg的吸附效应;利用甲烷碰撞动态反应池技术消除了分析过程中的质谱干扰,选择Sc、Y、In、Bi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14种元素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信号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在0.003~0.039μg·L^(-1)之间。方法用于分析国家标准物质GBW 10027,各元素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1.6%~14%之间。  相似文献   
994.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Ag@AgI/Ni表面等离子体薄膜催化剂,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对薄膜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光谱特性以及能带结构进行分析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把罗丹明B作为模拟污染物对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与稳定性进行评价,采用向反应体系中加入活性物种捕获剂的方法对薄膜光催化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下制备的Ag@AgI/Ni薄膜表面是由附着少量Ag粒子的AgI纳米晶构成。薄膜具有显著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作用、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和突出的光催化稳定性。光催化反应60 min,薄膜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81.1%)是AgI/Ni薄膜的1.35倍,是TiO_2(P25)/ITO薄膜的1.61倍。在薄膜光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可循环使用5次。薄膜表面纳米Ag的等离子共振对光阴极反应的活化是光催化性能提高的重要原因。提出了薄膜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95.
基于加速度响应控制时MTMD的地震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多个刚度和阻尼保持为常量且频率呈线性分布的TMD形成的MTMD的地震特性。基于虚拟激励法和Kanai Tajimi及Clough Penzien地震谱 ,建立了结构 MTMD系统的加速度传递函数 ,进而导出了设置MTMD时结构的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 (ADMF)明确表达式。于是MTMD的优化准则选择为 :结构最大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的最小值的最小化 [Min .Min .Max .ADMF]。通过最优搜寻得MTMD的最优频率间隔、平均阻尼比、调谐频率比和相应的控制有效性指标。选择结构受控频率与地震卓越频率比的不同取值 ,研究地震卓越频率对MTMD最优参数及有效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的刻蚀机理,对影响刻蚀的两个重要参数及先进的硅刻蚀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影响刻蚀效果的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刻蚀出了20μm深,2μm宽的谐振器结构,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97.
非保守圆薄板的轴对称振动和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受切向均布随从力作用的圆薄板在面内周边可移、不可移两种情况下的轴对称控制方程,用打靶法直接导出求解变系数常微分方程特征值问题数值解的计算式.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周边可移、不可移的简支、固支圆板自振频率和临界载荷的特征曲线以及相应的临界发散载荷,并分析了泊松比对圆板自振频率和临界载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微振动传感器,并从理论及实验上给予推导、验证。从而表明该传感人有灵敏度高、工作频带宽及结构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9.
中心集中力作用下圆薄板的固有频率—载荷特征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中心集中静载作用下圆薄板在非线性弯曲静平衡构形附近的微幅自由振动,其静平衡问题采用问题的精确解在此基础上,用伽辽金法获得了其最低固有频率——载荷特征关系.所得结果可供这类谐振弹性元件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对特征向量导数计算的Lanczos法进行了改进,指出Lanczos法对方程的缩阶效率取决于初始向量的选择,介绍了Lanczos方法的发展,提出采用频率移位法选择初始Lanczos向量。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机仿真说明移位Lanczos方法可以将较大的方程组缩为一阶方程,在计算精度与效率上大大优于任选向量Lanczos法和迭代Lanc-zos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