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308篇
化学   422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117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154篇
物理学   101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7 毫秒
971.
从脉冲电源参数计算,电源整体设计,脉冲形成网络(PFN)设计和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引出Kicker磁铁脉冲电源的初步设计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低阻抗PFN设计方法,给出了脉冲电源和PFN的参数,利用PSPICE程序仿真了充电电压为36.5kV情况下磁铁的励磁脉冲电流波形,励磁电流脉冲幅值达到5.8kA.结合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同PFN节数和传输电缆长度对磁铁电流波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2.
脉冲功率装置的脉冲形成单元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所研制的脉冲功率装置的组成、脉冲形成单元的设计以及脉冲形成单元实验研究结果。研究了包含脉冲形成线的绝缘设计校验、装置的脉冲形成单元的抖动及其与主同步开关击穿延迟时间的抖动和脉冲输出开关的抖动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3.6 MV脉冲电压作用下,脉冲形成线的前后尼龙隔板未出现表面闪络等绝缘问题,脉冲形成线的绝缘满足设计要求。主同步开关的抖动1.6 ns,脉冲输出开关的抖动小于3.1 ns,脉冲形成单元的整体抖动小于3.0 ns,满足装置同步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73.
40 kV/6 kA引出Kicker磁铁脉冲电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脉冲电源参数计算、电源整体设计、脉冲形成网络(PFN)设计和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中国散裂中子源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引出Kicker磁铁脉冲电源的初步设计情况,提出一种新型的低阻抗PFN设计方法,给出了脉冲电源和PFN的参数,利用PSPICE程序仿真了充电电压为36.5 kV时磁铁的励磁脉冲电流波形,励磁电流脉冲幅值达到5.8 kA。仿真结果表明:PFN的单元电容电感相同时,采用较多的PFN节数,励磁电流脉冲宽度会变宽,电流脉冲前沿和平顶度没有显著变化;采用合适长度的电缆,可以有效避免反射电流对主脉冲电流波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74.
用第一原理方法对Al-Ce二元合金系统的金属间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优化和总能量计算,通过拟合状态方程,得到体弹性模量及体弹性模量对压强的微分,计算得到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焓与实验值以及其他理论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75.
 推导了无线电窄波束在电离层中传输的非线性几何光学方程,分析了无线电窄波束在低电离层中传输的聚焦和散焦原理,推导出了散焦参数和聚焦参数的计算公式,研究了无线电窄波束在低电离层中传输的散焦现象,讨论了电波频率和功率对发散波束宽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低电离层主要表现为一种散焦介质,使电波波束发散,当电波频率较低并且功率较大时,波束散焦现象非常明显,使到达目标点的功率密度大幅度降低,而当频率达到数GHz时,波束散焦现象很微弱。  相似文献   
976.
在大块非晶临界冷却速率的非等温转变计算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成分连续变化计算黏度的合金系临界冷速模型. 依据此模型对Zr-Ni-Al-Cu四元合金的临界冷却速率进行了计算并预测了Zr66.67(NixAlyCuz)33.33合金系中容易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 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计算结果表明,此合金系具有很强的非晶形成能力,特别是在靠近共晶点的中心区域,临界冷却速率小于100 K/s,为容易形成非晶的成分范围. 冷却过程中,在高于1000K温度区间,没有发生明显的结晶现象,而在980 K至870 K温度范围内,结晶分数快速增大,低于870 K时不再发生明显改变. 此外,分析了合金系中Al,Cu,Ni原子摩尔分数的变化对临界冷速的影响. 关键词: 大块非晶 黏度 临界冷却速率 非晶形成能力  相似文献   
977.
《光谱实验室》2007,24(1):83-83
康德一生都是在边远偏僻的家乡度过的。在他一生的80年中,从未离开过乡土。他生活极有规律,以致邻人几乎可以用他来校准钟表。尽人皆知,康德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哲学家,青年时期,曾在柯尼斯堡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1755年,获得医学学位。同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提出了他对宇宙形成的观点:首先,他先于拉普拉斯论述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相似文献   
978.
本文给出几个公式,由此可以直接计算各种卷积的并且得到闭型解而不必作图、不必进行域变换。  相似文献   
979.
980.
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在存在协方差矩阵误差和导向向量误差的失配条件中性能严重下降。最差情况性能最优。(Worst-Cas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WCPO)方法可以显著增强失配条件下自适应波束形成的鲁棒性,但该方法存在系统性的信号功率过估计问题,并且限定协方差矩阵不确定集与导向向量不确定集的两个关键参数需要人为指定,缺乏具备明确物理意义的求解方法和数据自适应性.本文以WCPO方法为基础,给出了信号功率过估计的理论分析以及相应的改进方法,提出了基于矩阵重构的协方差矩阵不确定集参数的自适应估计方法,最终得到一种可变不确定集约束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WCPO-PCVC).相比WCPO方法,该方法消除了信号功率估计的系统性偏差,且关键参数无需人为指定。数值仿真和海试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失配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干扰与旁瓣抑制能力,与常规波束形成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信号到达角分辨能力,与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相比估计的信号功率更为精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