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化学   27篇
晶体学   57篇
力学   147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25篇
物理学   38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光学技术》2013,(2):141-144
在三角法激光位移测量系统中,光功率的强度和稳定性对测量精度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通过实验研究了待测物面颜色和粗糙度对系统中光束衰减程度的影响,然后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位移测量系统的光功率控制建模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不同颜色和粗糙度的待测物面,在75μs之后系统光功率控制稳定度达到了0.1mW;待测物面对光束的衰减作用越小,功率控制系统的超调量越大,响应时间越快。这为精确控制激光器的发光强度和适应不同物面的精确位移测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曹洪  黄勇  陈素芬  张占文  韦建军 《物理学报》2013,62(19):196801-196801
作为点火靶重要候选靶丸之一, 聚酰亚胺 (PI) 空心微球采用降解芯轴技术结合双单体气相沉积聚合法 (VDP) 制备. 在PI涂层过程中微球碰撞对表面质量影响较大, 为了减小碰撞提高表面质量, 选用筛网盘做样品盘, 激励方式由压电振动模式改为脉冲敲击模式进行对比. 实验数据表明微球运动过程中碰撞是引起表面质量变差的原因, 通过理论分析确认了筛网盘通过减少接触点可以减少微球与微球间、微球与样品盘间的碰撞, 并且将压电振动改为脉冲敲击模式可以减小微球碰撞次数. 脉冲敲击模式与压电振动模式相比, 其可控性、微球弹跳幅度、消除静电等方面均优于压电振动. 对于微球壁厚均匀性而言, 压电振动略好于脉冲敲击, 但相差较小. 单个微球的壁厚最大偏差前者为0.68 μm, 优于后者的0.73 μm; 单个微球壁厚平均值在同一批次内的最大起伏, 前者为0.26 μm, 优于后者0.57 μm. 白光干涉仪数据显示脉冲敲击起到了提高微球表面质量的作用, 其表面粗糙度Rq值由52–93 nm 减小到28–44 nm. 关键词: 脉冲敲击技术 聚酰亚胺靶丸 表面粗糙度 壁厚均匀性  相似文献   
53.
The effects of strain and surface roughness scattering on the quasi-ballistic hole transport in a strained gate-all-around germanium nanowire p-channel field-effect transistor (pFET)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The valence subbands are shifted up and warped more parabolically by the influence of HfO2 due to the lattice mismatch. However, the boundary force only shifts the subbands downwards and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reshaping of bands. Strain induced by HfO2 increases both the hole mobility and ON-current (/ON), but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hole mobility. The/ON is degraded by the surface roughness scattering in both strained and unstrained devices.  相似文献   
54.
采用化学机械抛光(CMP)方法对钛基片进行纳米级平坦化处理,通过系列抛光试验优化抛光液组成和抛光工艺条件后,得到AFM-Ra为0.159 nm的纳米级抛光表面和156.5 nm/min的抛光速率。抛光液的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硅颗粒和乳酸在钛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吸附缓蚀作用,氨水和F-的络合、扩散作用能破坏缓蚀膜层,两者的中间平衡状态才能得到最佳抛光效果。抛光后钛表层XPS测试结果显示钛表层经过化学氧化形成疏松氧化层后,再通过磨粒和抛光垫的机械作用去除。  相似文献   
55.
石英玻璃是紫外光刻、激光核技术等精密光学系统的关键光学元件.石英玻璃在加工过程中易出现表面及亚表面损伤和蚀坑等缺陷问题,化学抛光能有效消除石英玻璃的亚表面损伤.介绍了石英玻璃片的化学抛光工艺原理和过程,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石英玻璃化学抛光工艺参数,分析了化学抛光过程中抛光液成分、抛光液温度和抛光时间对石英玻璃片表面粗糙...  相似文献   
56.
对添加有TiO2纳米颗粒的制冷剂R11在外径为22.4mm紫铜管外的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池沸腾饱和温度为35℃和40℃,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浓度为0.01g/l和0.05g/l.对铜管圆周上、下、前、后四个部位的局部换热情况进行了测量和可视化观察以及相应的粗糙度检测分析.结果发现,纳米颗粒的添加基本使管上部粗糙度降低,传热弱化,而使下部粗糙度增加,传热强化.就整体换热而言,40℃的强化换热效果好于30℃,0.01g/l的强化换热效果好于0.05g/l.  相似文献   
57.
于凤军 《大学物理》2008,27(4):13-16
考虑地球自转因素,用流体静力学的方法讨论海潮表面形状与涨落问题.  相似文献   
58.
张杨  张建华  文玉华  朱梓忠 《物理学报》2008,57(11):7094-7099
采用分子静力学方法结合量子修正的 Sutton-Chen多体势研究了含圆孔的纳米薄膜在单向加载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并采用共近邻分析方法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演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孔洞的引入显著地降低了纳米薄膜的杨氏模量和屈服应力;在拉伸过程中,孔洞的形状随着应变的增加逐渐由圆形变为椭圆形,最终孔洞闭合;纳米薄膜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薄膜内部出现原子的堆跺层错,这种层错结构的出现是肖克莱不全位错在薄膜内部沿着{111}面的[112]方向运动的结果. 关键词: 纳米薄膜 力学性质 位错 分子静力学  相似文献   
59.
为了揭示动载扰动作用下煤岩界面粗糙度对超低摩擦型冲击地压影响机制,采用自行研制的煤岩界面超低摩擦试验装置,以沈阳红阳三矿1082 m采深煤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煤块与砂岩块体表面粗糙度来模拟煤岩界面不同粗糙特性,以粗糙度系数表征煤岩界面粗糙程度,工作块体水平位移表征冲击过程中超低摩擦效应强度,声发射能量为工作块体摩擦滑动过程中的信号参数,进行应力波扰动下不同粗糙度煤岩界面超低摩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超低摩擦滑动过程中,工作块体水平位移、声发射能量计数以及累计能量曲线呈现出孕育阶段、激发阶段、稳定阶段变化特征;(2)煤岩界面粗糙度越小,工作块体水平位移和声发射能量峰值越大,煤岩界面越易发生超低摩擦效应;(3)不同煤岩界面粗糙度下,相比于其他扰动频率, 2 Hz时更易发生超低摩擦效应;(4)给出了声发射能量峰值与煤岩界面粗糙度系数对应关系.声发射能量峰值可以有效表征超低摩擦效应强度,可以用声发射能量峰值预测超低摩擦效应强度.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