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84篇
  免费   5963篇
  国内免费   7905篇
化学   15704篇
晶体学   361篇
力学   3263篇
综合类   1238篇
数学   11268篇
物理学   24518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1152篇
  2022年   1175篇
  2021年   1299篇
  2020年   874篇
  2019年   1037篇
  2018年   642篇
  2017年   1159篇
  2016年   1193篇
  2015年   1390篇
  2014年   2681篇
  2013年   2312篇
  2012年   3397篇
  2011年   3183篇
  2010年   2659篇
  2009年   2740篇
  2008年   3751篇
  2007年   2591篇
  2006年   2449篇
  2005年   2608篇
  2004年   2818篇
  2003年   2599篇
  2002年   2192篇
  2001年   2015篇
  2000年   1474篇
  1999年   1066篇
  1998年   934篇
  1997年   724篇
  1996年   625篇
  1995年   608篇
  1994年   531篇
  1993年   378篇
  1992年   458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346篇
  1989年   357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任红  肖苏  陈冬颖 《物理实验》2006,26(11):36-38
金割效应物理摆是将数学中的优选法与物理实验中的复摆结合起来并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自制教学仪器.把金割效应物理摆作为研究性实验进行开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2.
图G称为K1,n-free图,如果它不含K1,n作为其导出子图.对K1,n-free图具有给定性质的[a,b]-因子涉及到最小度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一个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93.
提出了一种能用凸四边形表示并可作平面展开的三维实体造型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用旋转描述表把二维平面展开图和三维实体联系起来,模拟人工折叠过程,由二维平面展开图逐次旋转变换完成三维造型重建。造型重建后,再通过纹理映射将平面设计图案映射到实体的各个面上,完成对实体着色渲染,生成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实体。  相似文献   
94.
本文首先将文[1]中的BLD映射推广为弱(L1,L2)-BLD映射,并证明了如下正则性结果:存在两个可积指数 P1=P1(n,L1,L2)<n<q1=q1(n,L1,L2),使得对任意弱(L1,L2)-BLD映射f∈(Ω,Rn),都有f∈(Ω,Rn),即f为(L1,L2)-BLD映射.  相似文献   
95.
96.
97.
多普勒效应测试仪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宁 《物理实验》2002,22(9):18-21
为了解决电磁波多普勒效应在实验室演示的困难,采用单片机和一系列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了一种演示电磁波多普勒效应的测试仪器,分析了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原理,给出了该仪器的组成结构,介绍了该仪器铁特点。  相似文献   
98.
在伽利略的运动学研究中,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重要课题.他敏锐地认识到,通过打开自由落体运动这个缺口,会导致一门新科学的诞生.他在《两门新科学》(即《关于两门新科学的数学证明的对话》)一书中写道:"我的目的,是要阐述一门崭新的科学,它研究的却是非常古老的课题.也许,在自然界中最古老的课题莫过于运动了.  相似文献   
99.
樊天国 《物理实验》2003,23(11):34-34
分析了教材中讲述的“汽化和液化”实验的弊端,介绍了此实验的改进与演示方法。  相似文献   
100.
数学离不开解题,数学知识、方法、技能几乎完全是通过解题得到巩固、熟练、升华的.因此,很多老师特别是高三老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多、更强的解题本领,而让学生不停地做题、做题、再做题,甚至把学生“丢进”题海里;也有人试图借助于高数中的“有限覆盖定理”,构建一定量的题目,对中学阶段数学的各种知识与技能进行覆盖,这种想法不算天真,但变成现实却非易事.但在现实中,将多个“特殊”题目,构成题组,利用题组对重要知识点、重要技能进行覆盖;或通过重要知识点、特殊技能的辐射编造多个题目以达到巩固与熟练的目的,倒是切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