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820篇
化学   1797篇
晶体学   29篇
力学   120篇
综合类   65篇
数学   38篇
物理学   47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四氯化锡催化合成癸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五水四氯化锡作用下,用癸二酸和正丁醇合成了癸二酸二丁酯。当癸二酸、正丁醇和四氯化锡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0.114,回流分水60 min,酯收率达96.2%。并比较了几种Lewis酸合成癸二酸二丁酯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2.
姚心侃  谢庆兰 《结构化学》1996,15(3):193-198
三环己基锡O,O’-二(4-氯苯基)二硫代磷酸酯(I),C30H41Cl2(O2PS2Sn,Mr=718.36,单斜晶系,P21/n,a=16.151(2),b=9.4159(1),c=22.987(3),A,β=105.69(1)°,Z=4,Dc=1.418g.cm^-3,R=0.063;二丁基锡双(O,O’-二(4-甲基苯基)二硫代磷酯酯(Ⅱ),C36H46O4P2S4Sn,Mr=851.66  相似文献   
43.
用三丁基氯化锡与戊二羧酸二钠以2:1摩尔比反应,合成了双(三丁基锡)戊二羧酸酯,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和结构测定。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表明,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a=13.984(3),b=16.164(3),c=16.894(3)A,β=107.457(3)°,V=3642.9(11)A3,Z=4,C29H60O4Sn2,Dc=1.251g/cm3,μ=1.394 mm-1,R=0.0500,wR=0.0874,F(000)=1416。晶体结构中存在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三角双锥构型的锡原子,由于配体中2个羧基在不同方向的交联作用,使化合物呈现三维立体骨架结构,并且在骨架结构中存在沿a、b、c轴3个方向伸展的规则的大环直孔道。  相似文献   
44.
原油饱和烃指纹的内标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内标法建立了原油中正构烷烃、生物标志物(甾、萜烷类)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和组分定性定量方法。讨论了柱层析分离能力。结果表明,所有饱和烃组分均流入第一部分流出液F1中,分离能力较为满意。对48种甾、萜烷类生物标志物组分以及姥鲛烷、植烷和正构烷烃等进行了定性确认,定性化合物数量多,信息量大,易于据此进行可靠的油指纹分析鉴别。32个正构烷烃组分相对标准差为1.2%~7.4%;45个生物标志物组分相对标准偏差为2.5%~9.2%。分析精密度较好,满足油指纹鉴别需要。正构烷烃回收率为73%~116%;生物标志物为84%~106%;回收率结果较为满意。正构烷烃方法检出限为7.0μg/g;生物标志物为0.65μg/g,满足原油样品分析要求。通过本方法对自不同和相同平台的原油样品进行饱和烃浓度分析,并采用浓度数据进行鉴别,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水中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油的技术进展。引用文献13篇。  相似文献   
46.
膏盐沉积环境浅成烃类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江汉盆地第三系潜江组生油岩、原油作了较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膏盐沉积环境浅成烃类具有下列特征:(1)生油岩抽提物较高的转化率和中等的烃转化率;(2)较高的沥青质、非烃含量;(3)高硫原油是浅成原油的重要一类原油;(4)烷烃生物标志物具有高植烷、高伽玛蜡烷、正构烷烃偶奇优势或奇偶优势的特征;(5)芳烃生物标志物存在四种类型;(6)烷基苯有明显的偶奇优势。综合浅成烃类的特征认为应重视膏盐沉积环境的浅层勘探。  相似文献   
47.
岩兰草油掺伪物质的GC—MS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GC-MS方法分别在极性柱和非极性柱上对3种国外拒收的岩兰草油样品与未掺伪样品进行了比较,确定了主要的掺伪物质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其掺伪物质的含量。为岩兰草油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In the degassing process of transformer oil with ultrasonic waves ,decompostition of the oil was observed.Light hydrocarbons,including methane,ethane,ethylene ,aceylene,propane etc,were found to be released continuously from the oil into headspace within a closed vial placed in an ultrasonic field ,The gases came from decomposition of hydrocarbon molecules under cavitation effect.  相似文献   
49.
本文研究了云南金所第三纪褐煤盆地中泥炭藓煤在人工热模拟条件下产油、产气特征及元素组成、生物标记化合物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同煤化程度的木质褐煤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成熟度的增高,泥炭藓煤具有很高的生烃能力:其最大生油率为501mg/g corg。,最大产烃量为232.1mg/g corg;在R_(ran)~o为2.51对,泥炭藓煤产气率达620.5ml/g corg。由于泥炭藓煤在成煤植物、成煤环境及物理化学性质上都不同于一般的腐植褐煤,因而是一种新的煤成油、煤成气的母质类型。  相似文献   
50.
姚丹姝 《合成化学》1998,6(3):315-318
含活性基团的醛可与烯丙碘和锡粉直接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得到高烯丙基的醇,水的存在不利于此反应的进行,与烯丙基溴相比,烯丙基碘反应活性更强,可在短时间内得较高的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