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34篇
  免费   4417篇
  国内免费   16196篇
化学   34032篇
晶体学   706篇
力学   1067篇
综合类   855篇
数学   4190篇
物理学   10497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992篇
  2022年   1073篇
  2021年   1183篇
  2020年   1006篇
  2019年   1357篇
  2018年   888篇
  2017年   1281篇
  2016年   1420篇
  2015年   1503篇
  2014年   2252篇
  2013年   2490篇
  2012年   2524篇
  2011年   2413篇
  2010年   2321篇
  2009年   2526篇
  2008年   2919篇
  2007年   2692篇
  2006年   2951篇
  2005年   2563篇
  2004年   2797篇
  2003年   1871篇
  2002年   1005篇
  2001年   1004篇
  2000年   1015篇
  1999年   1092篇
  1998年   700篇
  1997年   660篇
  1996年   553篇
  1995年   586篇
  1994年   480篇
  1993年   541篇
  1992年   565篇
  1991年   508篇
  1990年   421篇
  1989年   457篇
  1988年   220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21.
Abstract We present an alternate definition of the mod Z component of the Atiyah-Patodi-Singer η invariant associated to (not necessary unitary) flat vector bundles, which identifies explicitly its real and imaginary parts. This is done by combining a deformation of flat connections introduced in a previous paper with the analytic continuation procedure appearing in the original article of Atiyah, Patodi and Singer. *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Cheung-Kong Scholarship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and the 973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Shiing-Shen Chern)  相似文献   
122.
物质纯重力场部分的能量-动量张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娄太平 《物理学报》2004,53(6):1657-1661
认为物质的质量(能量)存在形式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纯物质形式存在的,另一部分是以纯重力场形式存在的.物质质量(能量)这两种形式各自对应着相应的能量 动量张量,物质总的能量-动量张量可表示为Tμν=T(Ⅰ)μν+T(Ⅱ)μν,这里,T(Ⅰ)μν,T(Ⅱ)μν分别代表物质纯物质部分和纯重力场部分的能量-动量张量.通过类比电磁理论,定义:ωμ≡-c2gμ0/g00,并引入一个反对称张量Dμν=ωμ/xν-ων/xμ,则物质纯重力场部分的能量-动量张量为T(Ⅱ)μν=(DμρDρν-gμνDαβDαβ/4 关键词: 能量-动量张量 纯重力场 重力场方程 标量重力势 矢量重力势  相似文献   
123.
设二元函数f(x,y)有稳定点P(x_0,y_0),并设f_(xx)(x_0,y_0)=A,f″_(xy)(x_0,y_0)=B,f″_(yy)(x_0,y_0)=C,△=AC-B~。当△=AC-B~2=0时,f(x,y)在点P(x_0,y_0)处是否有极值的问题,一般教科书都未进行过具体地讨论,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地探  相似文献   
124.
半连续格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讨论了半连续格的一些基本性质。定义了一种新的元素——-素元,举例说明-素元与素元、伪素元是不同的,并给出了-素元与素元、伪素元相等的条件;同时,定义了半连续格上的拓扑和半连续格之间的映射,并证明了半连续格的收缩仍是半连续的。  相似文献   
125.
我们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结合遗传算法,系统地研究了Con(n=3-60)团簇的几何结构特性.我们发现在钴团簇的生长中存在一个类fcc构型与类Ih构型之间的竞争,从n=39开始,钴团簇呈现出明显的Ih生长模式.Con(n=3-60)团簇的幻数为13,19,23,38,55,结合钴团簇的平均最近邻原子间距和平均配位数,分析了钴团簇幻数序列存在的原因.我们发现团簇内部原子具有增强团簇对称性和加强团簇稳定性的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基于阿贝尔黑格斯变量的杨-米尔斯理论的红外阿贝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多杰 《中国物理 C》2006,30(3):196-200
通过SU(2)规范场的法捷耶夫-Niemi分解给出了有效阿贝尔-黑格斯型作用量的 一个计算方法. 具体指出了该分解中所用的自然规范固定以及阿贝尔投射与杨-米尔斯理论的红外动力学之间的内在关系. 推导出了色电场的一个伦敦型方程.  相似文献   
127.
Si衬底上ZnSe外延膜的低压MOCVD生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硒化氢(H2Se)和二甲基锌为源材料,生长温度是300℃时,用低压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LP-MOCVD)系统在Si(111)衬底上外延生长了ZnSe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能量色散(EDS)以及光致发光(PL)实验验证ZnSe外延膜的质量,在X射线衍射谱中只有一个强的ZnSe(111)面衍射峰,这说明外延膜是(111)取向的单晶薄膜,在能量色散谱中除了Si,Zn和Se原子外,没有观测到其他原子,说明ZnSe外延膜中杂质含量较少。ZnSe外延膜中Zn/Se原子比接近1,有较好的化学配比。在ZnSe外延膜的77K光致发光谱中没有观测到与深中心发射相关的发光峰,表明ZnSe外延膜的晶格缺陷密度较小。77K时的近带边发射峰447nm在室温时移至465nm附近。  相似文献   
128.
基于一个描述夸克胶子火柱演化的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研究了夸克相、强子相互作用以及非热过程(DrellYan对、粲强子衰变)的中等质量双轻子的产生.发现由于相边对夸克胶子物质演化的影响和RHIC能量核碰撞产生的夸克胶子物质具有高的初始温度,夸克相对双轻子的贡献显著增强,比那些来自强子相互作用的贡献重要,甚至能与来自非热的贡献比较.表明中等质量双轻子的增强是一个在核碰撞中产生了夸克胶子物质的可能信号. 关键词: 夸克-胶子物质 双轻子增强 相对论流体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9.
Using an exact diagonalization method,we study an extended Hubbard model with an electron-lattice interaction for an organic ferromagnetic chain with radical coupling.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erromagnetic ground state originates from the antiferromagnetic correlation between adjoining sites,which is enhanced by the on-site e-e repulsion.The intersite e-e repulsion induces the in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the charge density.The dimerization is decreased by the e-e interaction and the radical coupling.The electron-lattice interaction and the radical coupling can transfer the spin density and charge density between the main chain and the radicals.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可见光区域是否存在Compton效应”的讨论而进一步深化到经典条件下“光的量子理论能否包含光的经典电磁理论”的实验验证,发现了Lorentz-Compton佯谬,并基于逆Compton散射设计了一个敏感而又可行的双赢判决性散射实验来解决此佯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