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7篇
  免费   1715篇
  国内免费   723篇
化学   489篇
晶体学   25篇
力学   792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189篇
物理学   7640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524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20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56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23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330篇
  2001年   248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程涛  朱国宾  刘玉安 《光学学报》2013,33(2):220001
当前压缩感知中测量矩阵的优化是测量阶段和重构阶段采用同一矩阵的事前优化。采用了以行变换为主的测量矩阵优化算法和过渡矩阵将压缩感知的测量矩阵和重构矩阵相分离,在测量阶段采用单像素相机的0-1稀疏矩阵,在重构阶段采用近似矩阵,这是区别于传统思路的测量数据和测量矩阵的事后优化方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矩阵的性能好于稀疏循环矩阵,近似矩阵和优化矩阵具有相近的性能。研究成果降低了测量矩阵工程设计和实现的难度。  相似文献   
992.
红外低温相机视轴引出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辉  焦文春  王昀 《光学学报》2013,(1):134-140
测量红外低温相机的系统调制传递函数(MTF)需要借助于低温平行光管。由于红外低温相机探测器在常温下无法正常工作,并且红外低温相机、低温平行光管离轴抛物镜以及模拟靶标三者是空间分离的,因此实验前需要将相机的视轴引出到平行光管的视轴方向,同时将模拟靶标调整到平行光管焦面位置且靶标中心处于平行光管的中心视场。借助于干涉仪,利用经纬仪分别将相机视轴和平行光管视轴引出到外基准立方镜a和b,通过两立方镜坐标系的方向余弦矩阵关系,将红外低温相机的视轴引出到低温平行光管的视轴方向。对视轴引出精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实验采集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系统MTF满足要求,同时表明红外低温相机视轴引出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93.
Measurements of the reaction rate distribution were carried out using two kinds of Plate Micro Fission Chamber (PMFC). The first is a depleted uranium chamber and the second an enriched uranium chamber. The material in the depleted uranium chamber is strictly the same as the material in the uranium assembly. With the equation solution to conduct the isotope contribution correction, the fission rate of 238U and 235U were obtained from the fission rate of depleted uranium and enriched uranium. Then, the fission count of 238U and 235U in an individual uranium shell was obtained. In this work, MCNP5 and continuous energy cross sections ENDF/BV.0 were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fission rate distribution and fission coun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The calculation of fission rate of DU and EU were found to agree with the measured ones within 10% except at the positions in polyethylene region and the two positions near the outer surface. Because the fission chamber was not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ission counts of 238U and 235U, the calculated results did not agree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多项式的波长移相干涉测量方法。首先,将该方法与两步绝对测量法结合,对多表面干涉技术进行理论研究;然后,以特征图和特征多项式理论为基础设计出一种加权多步波长移相算法,用于对平板的表面面形、光学厚度变化以及光学均匀性信息进行提取计算,并通过移相算法的评价函数及其傅里叶表达式展示了算法对误差的抗扰度;最后,将该算法与OPL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不同厚度平行平板光学均匀性的测量上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5.
纳米孔道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分子测量界面实现在单分子水平上测量DNA、RNA、蛋白、多肽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的单分子检测技术. 由于单个分子与纳米孔道的相互作用受热力学控制,亟需精准控制纳米孔道单分子分析的实验温度. 因此,本文研制了一种低噪音控温系统用于具有皮安级电流分辨的纳米孔道单分子实验,以实现精确调控测量时的环境温度. 该系统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电效应对检测池环境加热/制冷,通过对高精度热敏电阻进行电磁屏蔽以实现在温度反馈的同时避免噪音的引入. 利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进行控制,达到高精度快速控温的要求. 该系统控温精度为±1 °C,无额外噪音引入至超灵敏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获得了25 °C到5 °C下Poly(dA)5与单个气单胞菌溶素(Aerolysin)分子界面间作用产生信号的差异,应用于研究单分子与纳米孔道相互作用的热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996.
对添加有TiO2纳米颗粒的制冷剂R11在外径为22.4mm紫铜管外的池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池沸腾饱和温度为35℃和40℃,纳米颗粒悬浮液的浓度为0.01g/l和0.05g/l.对铜管圆周上、下、前、后四个部位的局部换热情况进行了测量和可视化观察以及相应的粗糙度检测分析.结果发现,纳米颗粒的添加基本使管上部粗糙度降低,传热弱化,而使下部粗糙度增加,传热强化.就整体换热而言,40℃的强化换热效果好于30℃,0.01g/l的强化换热效果好于0.05g/l.  相似文献   
997.
低温纳米复合相变蓄冷材料热物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温相变蓄冷的关键是蓄冷材料的开发.本文针对啤酒工艺对冷源温度的要求,选择BaCl2共晶盐水溶液为相变蓄冷材料基液,在基液中添加粒径为20nm的TiO2纳米粒子,形成具有蓄冷功能的纳米复合材料.对其热物性如导热系数、相变潜热、相变温度、过冷度及粘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在TiO2纳米粒子的质量分数为1%的情况下,纳米复合蓄冷材料的导热系数比基液提高了11.28%,过冷度从3.97℃降为1.21℃,同时粘度增加了21.7%,相变潜热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998.
香烟燃烧产生的亚微米颗粒物动态粒径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MPS (Scanning Mobility Particle Sizer)对ETS (Environmental Tobacco Smoke)亚微米颗粒物的粒径谱演变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发现,ETS颗粒物在10~500nm范围内呈对数正态单峰分布,数量粒径谱和质量粒径谱的演化有类似的递减趋势,但其浓度衰减率有明显的不同.分析得知,由于在演化过程中颗粒物直径是动态变化的,并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获得凝并和沉积损失率.  相似文献   
999.
采用快速瞬态微型压力测量系统对脉冲激光加热下无水乙醇超急速爆发沸腾过程中液池内压力变化进行了测量,利用傅立叶变换、小波分析等理论工具对该过程的能量与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汽泡群行为进行了理论推测.结果发现,爆发沸腾过程中压力信号频率处于MHz量级;在不同阶段气泡群行为具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瞬态平面热源法对制冷吸附剂的导热性能进行测试.所研究的吸附剂包括:硅胶颗粒、硅胶-水、硅胶-氯化钙混合多孔介质、硅胶-氯化钙-膨胀石墨固化混合吸附剂.实验结果表明:硅胶颗粒的孔隙率对其导热性能的影响比较大;此外,当硅胶的吸水量增大时,导热系数呈线性增大.当氯化钙质量分数大于0.2时,混合多孔介质的导热系数随氯化钙质量分数的增大而显著增加.利用膨胀石墨可以明显地提高硅胶颗粒的导热系数,固化的混合吸附剂的导热系数可以达到2.942W/mK,相对于硅胶颗粒的导热系数提高约3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