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0篇
  免费   3804篇
  国内免费   1662篇
化学   2870篇
晶体学   151篇
力学   1771篇
综合类   233篇
数学   998篇
物理学   967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72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32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299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40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823篇
  2010年   782篇
  2009年   813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684篇
  2006年   693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596篇
  2002年   530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301篇
  1999年   286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19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阿贝尔黑格斯变量的杨-米尔斯理论的红外阿贝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多杰 《中国物理 C》2006,30(3):196-200
通过SU(2)规范场的法捷耶夫-Niemi分解给出了有效阿贝尔-黑格斯型作用量的 一个计算方法. 具体指出了该分解中所用的自然规范固定以及阿贝尔投射与杨-米尔斯理论的红外动力学之间的内在关系. 推导出了色电场的一个伦敦型方程.  相似文献   
72.
We study the decoherence process of an exact solvable model that consists of a central spin-1/2 coupling to the surrounding anisotropy spin-1/2 chain in transverse fields. The Loschrnidt echo is calculat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 of decoherence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anisotrop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anisotropy γ greatly affects the decoherence process of the central spin-system when the spin chain is in weak transverse fields, but it gives weak effect in the strong transverse field. The decoherence process of the central system changed dramatically along the line of the critical points, and this may be explained as the reflection of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s.  相似文献   
73.
刘小青  谢芳森 《光子学报》2002,31(10):1178-1183
导出了类Kerr介质中双模SU(1,1)相干态场与Λ型三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的态函数,研究了Kerr效应对Λ型三能级原子布居概率、双模SU(1,1)相干态场的互关联函数、Cauchy-Schwartz不等式及二阶相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Kerr效应使原子与光场的耦合减弱,原子布居的崩塌与复苏的周期缩短;在初始光场较弱和较强两种情况下,类Kerr介质对双模SU(1,1)相干态场两模间的相关性、相关程度以及光子的聚束与反聚束效应产生的作用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74.
ICP-AES测定饮用水源中的Cu、Mn、Pb、Cd、Zn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ICP-AES法同时测定饮用水源中的Cu、Mn、Pb、Cd、Zn等重金属元素,具有基体效应小、测量范围宽等优点。检出限为0.2-4.0μg/L,回收率为91.5%-103.9%,相对标准偏差为0.29%-1.5%,测定密码样与实际样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5.
在形变约束的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 用TMA, PK1, NL3和NL-SH相互作用对196Pb的超形变态进行了系统研究. 给出了196Pb的位能曲线、基态和超形变态的形变以及超形变态退激的激发能. 196Pb的基态为β2≈-0.15的扁椭球, 超形变激发态为β2≈0.60的长椭球, 激发能在4-5MeV之间, 势阱深度在1-2.2MeV之间. 这些结果与最近观测的实验数据符合得非常好, 表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能够较好地描述196Pb超形变转动带带首的能量.  相似文献   
76.
Dynamical behaviour of two coupled neurons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m being chaotic is presented. Bifurcation diagrams and Lyapunov exponents are calculated to diagnose the dynamical behaviour of the coupled neurons with the increasing coupling strength.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coupling strength increases, a chaotic neuron can be controlled by the coupling between neurons. At the same time, phase locking is studied by the maxima of the differences of instantaneous phases and average frequencies between two coupled neurons, and the inherent connection of phase locking and the suppression of chaos is formulated.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onset of phase lock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ppression of chaos. Finally, a way for suppression of chaos in two coupled nonidentical neurons under periodic input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77.
超子中子星性质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出发,考虑核子、超子和介子的相互作用,研究了温度对中子星组成粒子、状态方程和中子星质量等的影响.发现温度越高,超子在中子星内部出现时的重子数密度越低.当密度较高时,中子星的核心区主要由超子组成,即中子星转变成以奇异粒子为主要成分的超子星,并且这种转变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转变密度越低.由于超子的出现,中子星核心高密度区域的状态方程,对于不同温度,差别不大,所以有限温度中子星的最大质量都在1.8M附近.这与观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8.
线阵CCD在双棱镜测光波波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D是一种以电荷量表示光量的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电荷量的新型光电传感器件,其基本部分由MOS光敏元列阵和读出移位寄存器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光谱响应范围宽、分辨率高、精度高、稳定性能良好等一系列优点,与计算机配合使用,使得由CCD采集到的大量数据的处理变得非常容易.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可以经过存储、自动补偿和校正,最后打印输出,现今已在航天、遥感、军事设备、自动控制、雷达、医学、生物、化学、颜色测量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我们将其用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9.
本文就欧氏空间和球面中紧致子流形的Yang-Mills场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类不稳定性结果.  相似文献   
80.
对以本征Si及重掺杂p型和n型Si作为中间层的Fe/Si多层膜的层间耦合进行研究,并通过退火,增大Fe,Si之间的扩散,分析界面扩散对层间耦合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层状结构良好的制备态的多层膜,Fe,Si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扩散,它是影响层间耦合的 主要因素,远远超过了半导体意义上的重掺杂,使不同种类的Si作为中间层的层间耦合基本 一致.进一步还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大Fe,Si之间的扩散,即使多层膜的层状结构已经有了相当的退化,Fe/Si多层膜的反铁磁耦合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关键词: Fe/Si多层膜 层间耦合 界面扩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