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8篇
  免费   8424篇
  国内免费   11391篇
化学   18842篇
晶体学   619篇
力学   3749篇
综合类   1412篇
数学   9764篇
物理学   19447篇
  2024年   254篇
  2023年   917篇
  2022年   1017篇
  2021年   1336篇
  2020年   910篇
  2019年   1280篇
  2018年   822篇
  2017年   1322篇
  2016年   1448篇
  2015年   1714篇
  2014年   2708篇
  2013年   2493篇
  2012年   2584篇
  2011年   2690篇
  2010年   2413篇
  2009年   2834篇
  2008年   3082篇
  2007年   2705篇
  2006年   2689篇
  2005年   2483篇
  2004年   2317篇
  2003年   1886篇
  2002年   1622篇
  2001年   1485篇
  2000年   1328篇
  1999年   1199篇
  1998年   862篇
  1997年   744篇
  1996年   676篇
  1995年   647篇
  1994年   576篇
  1993年   537篇
  1992年   525篇
  1991年   496篇
  1990年   431篇
  1989年   352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醇对环糊精/溴代萘超分子组合体系室温Ling光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玲  李隆弟 《分析化学》1997,25(9):1016-1020
研究了CD/溴化萘/醇体系的室温Ling光发射条件,发光特性和不同醇、不同CD的影响。认为京本攒 而言,这类发光体系属一种超分子组合体系。其中,CD与内含重原子的发光体借助于分子间作用力形成二元包结物;而醇则与CD端口的羟基形成氢键,其烷基链借 于疏水作用力覆盖在CD的端口,如同一种疏密不同的盖子,  相似文献   
992.
Stable monolayers of electropolymerized poly-N-vinylcarbazole (EPVK) and arachidic acid(AA) are obtained on a subphase of alkaline Tl2O3 colloidal solutions. As revealed by th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there is phase separation in the mixed LB monolayer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s reveal that ordered arrays of composite Tl2O3/Epvk nanowires are formed in the mixed monolayers. Formation of the composite nanowire arrays is attributed to the ordered adsorption of Tl2O3 colloidal particles along the polycationic EPVK chains. The composite nanowire array is 3.2nm wide with a spacing of 2.7nm.The composite nanowire arrays can also be formed when pure EPVK is used. Composite LB multilayers of Tl2O3/EPVK nanowire arrays are prepared. The bilayer spacing is 5.54nm.The present study is of importance to the fabrication of inorganic semiconductor/functional polymer composite nanowires.  相似文献   
993.
高分子膜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随着生物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的迅速发展,高分子生物功能膜的研究倍受重视.高分子生物功能膜是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材料(如酶、抗原、抗体等)固定在高分子膜上而制得的.在固定化膜表面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以引起膜的荷电状态的变化,从而导致跨膜电位的变化。有关固定化膜的报导较多,但主要限于固定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而有关高分  相似文献   
994.
Cu, Zn─SOD酶模型化合物催化O2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解Cu,Zn-SOD酶结构和功能关系,尤其是Cu周围配位构型对催化O^-2歧化活性的影响,本文用NBT法测定了Cu,Zn-SOD酶和两个Cu-im-Zn模型配合及相应单核配合物催化O^_2歧化的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咪唑桥联方式和不同配位构型的化合物催化O^-2歧化的活性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报道从人基因文库中分离淋巴毒素(LT)基因的同时,克隆了肿瘤坏死因子(TNF)基因,这两个基因相距1.2kb.TNF基因有4个外显子,第4外显子编码TNF成熟蛋白157个氨基酸中的140个.将第4外显子切出一部分,再人工合成编码其余氨基酸的DNA片段,两者连接构成重组的人TNF(rhTNF)cDNA,并克隆在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成功地得到表达.5 l罐发酵得菌体约20g/l,以L929为靶细胞测定细胞毒活性为10~6-10~7单位/ml.高压液相色谱仪分离纯化rhTNF,冻干后得白色粉剂.测定了这种rhTNF的氨基端的10个氨基酸序列,证明与天然的人TNF完全相同.纯度约为95%.  相似文献   
996.
贫水电解质体系制备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有机溶剂为主的含草酸电解质中,研究了大孔径有序度高的阳极氧化铝(AAO)的一步法电化学制备.实验证实,电解质中水含量的降低能够有效抑制铝的电氧化速率和溶解速率,使得其氧化膜孔道的生长能够稳定进行,所得到的六方孔道排列有序度明显高于纯水溶剂制备的电解质体系下的产物.考察了水含量、有机溶剂种类以及电解质浓度对AAO模板孔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溶剂贫水电解质体系使得电氧化电压的选取范围比水溶液电解质体系更宽,孔径连续可调,反应条件温和.该方法适合于制备均匀大孔径的AAO模板.  相似文献   
997.
选用了青岛大扁藻、亚心型扁藻、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四种海藻, 进行一氧化氮(NO)对其生长影响的实验, 初步从化学角度研究了一氧化氮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规律. 结果发现: (1) 一次性加入不同浓度NO或每天两次加入不同浓度NO, 这四种藻的生长在f/2或f/50培养液中均显示出明显的促进或抑制作用; (2) NO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均呈峰形, 不同浮游植物有不同的最佳NO峰值, 这与NO对高等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是基本一致的; (3) 一氧化氮对实验中所用的青岛大扁藻(非赤潮藻)与中肋骨条藻和小新月菱形藻(赤潮藻)的影响情况是不同的; (4) 提出“NO阈”的观点. 这些都可能为赤潮发生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8.
将壳聚糖用作填充色谱柱的吸附剂,对壳聚糖色谱柱吸附铝(Ⅲ)的最佳试验条件作了试验,并取得如下结果:①铝(Ⅲ)柱吸附时溶液的最佳酸度为pH 5.0;②溶液通过吸附柱达到吸附平衡所需的时间为4 h,测得静态饱和吸附量为5.26×10-4mg.L-1;③溶液通过吸附柱的适宜流速为1 mL.min-1;及④用1 mol.L-1硫酸作洗脱剂可取得最佳效果。上述铝(Ⅲ)的壳聚糖吸附富集条件成功地应用于工业废水中铝(Ⅲ)的络天青S光度测定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6.7%,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99.
建立了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四溴双酚A(TBBPA)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QuEChERS方法,均质生物样品用水分散后加乙腈提取,经C_(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CORTECS~?C_(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分离,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7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在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结果表明,TBBPA和3种HBCD单体在0.5~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8,检出限(LOD,S/N=3)和定量下限(LOQ,S/N=10)分别为0.04~0.16μg/kg和0.12~0.55μg/kg。在5、20、50μ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4.0%~1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20%~2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水产品中TBBPA和HBCD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在6-311 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Fe原子催化乙烷反应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各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构型,并在同一水平上计算了反应中各驻点的振动频率,运用自然键轨道理论(NBO)方法分析了各物质的成键情况和轨道间相互作用。Fe原子对乙烷的活化过程可分为C-C键活化及C-H键活化,分别释放出CH4和H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