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2篇
化学   100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01.
银-组氨酸配合物-蒙脱石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组氨酸配位阳离子[Ag(His)]+为前驱体, 采用水热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抗变色耐盐性的新型银-组氨酸配合物-蒙脱石抗菌剂(SHMMT).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了抗菌剂的载银量, 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表征了抗菌剂的结构, 用平板计数法测试了SHMMT对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carrageenovora)的抗菌活性, 通过海水浸泡实验对抗菌剂的耐盐性和缓释性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当组氨酸与Ag+的摩尔比为1:1时, SHMMT抗菌剂的载银量高达1.7 mmol/g, 远大于蒙脱石(Na-MMT)的阳离子交换容量. 该产品为白色粉末, 具有很强的抗变色能力和抗菌活性. SHMMT在海水中浸泡45 d后杀菌率仍达80%, 耐盐性和缓释性良好,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环保型抗菌材料.  相似文献   
102.
蒙脱石的晶体化学式计算与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和新疆5个矿山的膨润土进行了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测定,结合XRD、XRF分析确定了属性.采用11(O)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对提纯后蒙脱石进行了晶体化学式计算;并根据层电荷的来源,对蒙脱石样品进行了属型划分.分析表明四川膨润土矿床样品属钙基膨润土,三台蒙脱石为切托-Otay型,盐亭蒙脱石为切托-Chambers型;新疆膨润土矿床样品属钠基膨润土,奇台蒙脱石为切托-Tatatilla型,吉木萨尔蒙脱石为怀俄明型.  相似文献   
103.
蒙脱石原位合成有序介孔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孔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孔结构和性能而引起众多学者的极大兴趣 . 1 0年来 ,对其合成技术、形成机理、功能材料制备和催化应用等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1~ 5] .目前 ,对介孔材料热稳定性探讨也在不断深入 [6 ,7] .已有的研究所用的硅源大多是化学试剂 ,以天然矿物为原料 ,利用其硅源和特殊结构 ,通过结构活化转变制备介孔材料的研究还少见报道 .Yanagisawa[8]和 Inagaki等 [9]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方钠石作前驱体合成了与 MCM-41结构相似的 FSM-1 6.本项研究采用蒙脱石天然矿物作为前驱体 ,通过适当活化 ,在模板剂用量较少的情况下 ,得到了热稳…  相似文献   
104.
傅里叶红外光谱在微波水热合成镁皂石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波水热法在不同压力(1×105, 5×105, 1.5×106, 2.5×106, 3.5×106 Pa)条件下合成得到的皂石矿物进行了傅里叶红外光谱研究。结果显示,低频振动(归属于Si—O—Mg)强度和峰形对于合成条件变化非常敏感。特别是归属于Si—O—Mg弯曲振动模式的吸收强度随着合成压力的增加有了明显的增强。随微波水热合成压力的提高,Si(Al)—O伸缩振动频率红移清晰地反映了层状材料片层结构大小,揭示了硅氧四面体层铝取代量的多少,可以作为分析合成皂石样品结晶度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指示性参数。此外,对微波水热法合成皂石还进行了SEM和XRD表征。  相似文献   
105.
聚合物-锂改性蒙脱石复合材料离子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合物(PEO,PEO-PMMA)和锂改性蒙脱石作为主要原料,采用聚合物粉末直接熔融嵌入的方法,制备聚合物-蒙脱石复合材料.利用NMR、AC阻抗等分析方法探讨了复合材料中聚合物链对 Li+离子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PEO)嵌入蒙脱石层间,层间聚合物链的无序度增大,有利于Li+离子迁移.PMMA引入对PEO链的改性,进一步加大聚合物链的无序度,更易于层间Li+离子迁移;复合材料的常温离子电导率接近10-2S·cm-1,且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6.
以氯化锌、氢氧化钠为原料,蒙脱石(Montmorillonite,MMT)为载体,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为测试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该抗菌材料抑菌活性的影响,确定ZnO/MMT抗菌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并通过XRD、SEM和BET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影响该抗菌材料性能的因素依次为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制备ZnO/MMT抗菌材料的最佳条件为氯化锌:氢氧化钠=1:8,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8 h.ZnO/MMT抗菌材料对沙门氏菌(Salmonella)、大肠杆菌(E.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具有广谱抗菌性.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3种聚合羟基铁改性蒙脱石(Mt-Fex,x=1,2,3),对比研究了纯蒙脱石(Mt)和Mt-Fex(x=1,2,3)的表面性质及吸附Se(Ⅵ)的特性。结果表明,Mt样品的d(001)层间距为1.296 nm,在Mt-Fex中升高至1.430 nm以上;与Mt样品比较,MtFex的孔体积、表面积、表面分形度均随含铁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微孔体积和微孔表面积的变化尤为明显;Mt样品的等电点(IEP)低于3,而Mt-Fe3的IEP升高至6.8;初始p H=5.0时,Mt和Mt-Fex(x=1,2,3)的表面ζ电位分别为-33.5,-11.7,9.9和33.2m V。单吸附位Langmuir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Mt样品对Se(VI)的等温吸附数据(R2=0.993),4种样品吸附数据的单吸附位Langmuir拟合判断系数(R2)随样品含铁量的增加而降低;3种Mt-Fex样品的吸附数据更适合用双吸附位Langmuir模型拟合(R2=0.993~0.997);Freundlich模型对4种样品的吸附数据拟合度较低(R2=0.849~0.970),其判断系数(R2)随样品含铁量的增加而升高。初始p H=5.0时,Mt和Mt-Fex(x=1,2,3)对Se(Ⅵ)的吸附容量分别为4.23,7.83,10.38和14.34 mg·g-1。可见,聚合羟基铁含量较高的Mt-Fex样品对土-水体系中Se(Ⅵ)的固定能力明显高于Mt。  相似文献   
108.
以TiOSO4.2H2O为TiO2的前驱体、蒙脱石为基体,采用水解-插层复合法,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制备了系列TiO2/蒙脱石纳米复合样品。采用XRD研究了样品中TiO2物相和晶粒大小等属性的变化,研究了样品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脱色性和光催化脱色性。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TiO2/蒙脱石中TiO2物相与相对含量、晶粒大小和光催化脱色性等有很大影响。经700℃热处理的TiO2/蒙脱石复合样品锐钛矿晶粒仅为13.7 nm,光催化脱色率高达42.7%,总脱色率达79.8%;经1100℃热处理后,锐钛矿相对含量高达55.7%,锐钛矿晶粒为55.8 nm,光催化脱色率仍为32.5%,总脱色率高达46.6%;TiO2/蒙脱石复合样品中的TiO2与纯纳米TiO2样品相比,具有更高的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转变的温度、更小的TiO2晶粒尺寸、更强的光催化脱色性。蒙脱石结构层对TiO2的相转变和晶粒长大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09.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ion of melt-intercalation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natural polymer field, and the thermoplastic starch/ethanolamine-activated montmorillonite (TPS/EMMT)nano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extruding the composites of EMMT and TPS, plasticized with ethanolamine/formamide. Wide angle X-ray diffraction (WAX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revealed that TPS was intercalated into the layers of EMMT successfully and formed the intercalation nanocomposites with EMMT. When EMMT content was wt.10%, the mechanical testing indicated that the tensile stress of the nanocomposites reached 9.69 MPa, and the tensile strain reached 74.07%, Youngs modulus increased from the 47.23 MPa of TPS to 184.11 MPa of TPS/EMMT nanocomposites, and breaking energy increased from 1.34 N.m to 2.15 N.m after they had been stored at RH25% for 14 days.  相似文献   
110.
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在乙醇-水混和溶剂中对预先经不同温度煅烧的蒙脱石进行改性。采用XRD、FTIR、热分析、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及孔分析等多种手段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硅烷主要赋存于蒙脱石层间,呈双层排布,少量嫁接于片层端面。热处理温度通过影响蒙脱石层间含水量,进而影响硅烷在层间的水解缩合。硅烷改性蒙脱石的过程为:硅烷分子通过阳离子交换插层至蒙脱石层间;随后水解生成的硅醇分子相互缩合;最终由于乙醇对硅烷水解的抑制作用以及蒙脱石片层相邻电荷位点存在一定的间距,与蒙脱石片层结合较弱的硅烷分子被洗脱,剩余的Si-O-Si交联网络在层间形成类似"柱子"结构。该硅烷改性蒙脱石与原始蒙脱石的比表面积相差不大,但其结构中微孔的比重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