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8篇
  免费   509篇
  国内免费   390篇
化学   1265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300篇
综合类   156篇
数学   484篇
物理学   146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采用两种不同的脱铝方法对HZSM-5分子筛进行了预处理,并利用MAS NMR和吸附吡啶的FT-IR对分子筛的结构和酸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分子筛的脱铝程度对Mo基催化剂上甲烷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的酸性过强或B酸量不足,均会导致催化剂严重积炭,但积炭成因不同.母体HZSM-5分子筛上的强B酸中心的存在可促使催化剂上反应中间物种深度脱氢,造成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严重积炭.经水热处理的HZSM-5分子筛,骨架铝脱出严重,造成B酸活性中心不足以及部分微孔阻塞,不利于C2中间物种芳构化,导致芳烃选择性显著降低.经高温N2处理的HZSM-5分子筛,骨架铝脱出相对缓和,在消除母体分子筛上强B酸中心的同时,保留了较多的弱B酸中心,既可满足C2中间物种芳构化反应的需要,又可有效抑制催化剂积炭,导致甲烷芳构化反应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2.
水蒸气处理对P-ZSM-5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温度下,用水蒸气对P-ZSM-5催化剂进行了处理,利用XRD、NH3-TPD、比表面和孔径物理吸附仪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蒸气处理对P-ZSM-5催化1-丁烯裂解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ZSM-5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合适的水蒸气处理,有利于催化剂孔容和孔径的增加;水蒸气处理降低了P-ZSM-5催化剂的酸量和酸强度,明显提高了丁烯裂解生成丙烯的选择性、收率和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最佳的水蒸气处理温度为580℃,P-ZSM-5催化剂催化1-丁烯裂解反应的丙烯选择性为39.4%,收率为34.2%.  相似文献   
103.
Narrow disperse poly(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co-4-vinylpyridine)(poly(EGDMA-co-4-VPy))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by distillation-precipitation copolymerization of ethylene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and 4-vinylpyridine (4-VPy)with 2,2'-azobisisobutyronitrile(AIBN)as initiator in neat acetonitrile.The polymer microspheres containing pyridyl group were then utilized as stabilizer for gold metallic colloids with the diameter around 7 nm,which were prepared by the in situ reduction of gold chloride trihydrate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pyridyl group on the gel layer and surface of the microsphere with the gold metallic nano-particles.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 pyridyl- functionalized microsphere-stabilized gold metallic colloid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stabilized-catalyst for the recycling were investigated with reduction of 4-nitrophenol to 4-aminophenol as a model reaction.  相似文献   
104.
QuEChERS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等特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QuEChERS方法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简述了QuEChERS方法的建立、优点以及改进,同时对QuEChERS方法在法庭科学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05.
纤维素乙醇产业化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曲音波 《化学进展》2007,19(7):1098-1108
由于能发挥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村发展等重要作用,利用年产量巨大的植物纤维资源,生产可再生性液体替代燃料乙醇的技术受到了巨大的关注,成为工业生物技术的研究热点.酶法生产纤维素乙醇面临多种困难:纤维素原料比重轻,收集运输不便;原料结构复杂,需要深度预处理;纤维素酶系的酶解效率有待提高;半纤维素中的木糖难以发酵转化为乙醇等.经过多年研究,新技术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开始接近实用化.紧迫的社会需求正在迫使国内外政府和企业界大量投资,开展纤维素乙醇的中试研究和试生产,力求在短时期内克服上述难点,尽快实现产业化.充分利用植物纤维资源中的多种组分,联合生产乙醇和部分高值产品的生物精练技术,是实现纤维素乙醇产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和必然途径.玉米芯生物精练生产乙醇和木糖相关产品的技术正在进行产业化.本文综述了纤维素乙醇产业化的研究进展并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6.
107.
licoo2;表面包覆处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108.
分析化学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分析化学中样品前处理技术的重要地位、分类及研究进展情况,并对超临界流体萃取等几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样品前处理新方法的原理及特点作了介绍。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分析过程中由样品前处理过程带来的误差,具有前处理快速、简便的优点,同时可与分析仪器联用,实现分析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09.
杨村烟煤与石油渣油共处理反应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用共振搅拌反应器研究了山东兖州杨村的烟煤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的石油渣油共处理液化的反应过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煤液化转化率及产物中前涸青烯,苯可溶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ZSM-5 zeolite samples pretreated with NaOH solu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amp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XRD, SEM, chemical analysis, and N2 adsorp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esopores are created in ZSM-5 crystals under alkali treatment without change the microporous structure and acidic strength of the zeolite, but the crystallinity is greatly decreased under severe treatment. IR indicates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silanol is greatly enriched by alkali treatment. The etherification activities of ZSM-5 zeolites are greatly increased byalkali-treatment. The noticeably improved catalytic activity of treated samples is ascribed to the formation of mesopores and greatly enriched silanol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