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7篇
  免费   1453篇
  国内免费   808篇
化学   5403篇
晶体学   34篇
力学   1039篇
综合类   449篇
数学   9112篇
物理学   10431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888篇
  2022年   817篇
  2021年   773篇
  2020年   572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666篇
  2016年   668篇
  2015年   762篇
  2014年   1204篇
  2013年   1147篇
  2012年   1793篇
  2011年   1463篇
  2010年   1254篇
  2009年   1113篇
  2008年   1234篇
  2007年   927篇
  2006年   907篇
  2005年   948篇
  2004年   1381篇
  2003年   1273篇
  2002年   1209篇
  2001年   1010篇
  2000年   912篇
  1999年   418篇
  1998年   380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以现行4个版本的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根据教科书中表格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记录型表格、归纳总结型表格、习题型表格、资料卡片型表格等4类,对4类不同表格的教学功能价值进行了分析说明。并以沪教版为例,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师使用教科书表格进行教学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与分析,由此提出3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学理,简单说就是反映客观规律的原理。与学理分析相比,中学化学中更倾向于用事实来分析、解释事实。例如,充满氨气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水将会充满试管。解释是: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这就是用事实解释事实。而用学理解释,则是试管内形成了较强的负压。这就是说,如果没有形成负压,氨气易溶于水也不会导致水充满试管;试管内形成了负压,即使氨气不溶于水,水也会充满试管。学理分析的缺失,致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定量的方法对112位化学师范生和83位中学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职前、在职教师对教学能力要素重要性认识的情况,问卷涉及本体要素、工具要素、条件要素、实践要素、情意要素和发展要素等6大维度。基于Rasch测量模型,利用ConQuest,Winstep,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1)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师范生、在职教师均把情意要素作为教学能力的首要成分,其次依次是本体要素、发展要素、实践要素,工具要素与条件要素排在其他要素之后;(3)工具要素重要性赞同度师范生显著高于在职教师,其余维度差异不显著,不同性别各维度重要性赞同度也无显著性差异;(4)由ConQuest多维分析所建立的项目被试图可以直观展示不同维度上各教学能力的重要程度。  相似文献   
995.
张大伟  卢可  邹楠  孙晓芳 《化学教育》2020,41(12):66-70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和移动网络辅助教学的优点,改革农科院校中非化学专业公共基础有机化学实验课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前翻转教学,课中解惑内化,课后巩固提高”的三段混合式新型教学模式,并对此类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特色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应用情况及注意事项进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996.
刘英  张婷 《化学教育》2020,41(6):110-110
由谷春秀主编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是培养学生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指导教材,它的内容既包括实用的化学分析仪器的操作技术和维护保养技术,也包括学生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来进行化学实验的教学指导。由此可见,该书能够在技术操作方面给予科学规范的指导,还能够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层面充分增进学生科学实验素养和科学实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7.
以美国埃里克森学院PCK量化工具为研究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选取离子反应第1课时的电离概念教学片断,以河北某高校学科教学(化学)专业37名教育硕士为研究对象,要求被试者在对视频片断进行观摩的基础上作答9个开放性问题。研究发现: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PCK整体和各维度知识处于“基本的”水平,在教学内容知识维度表现最佳,在学生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维度稍差一些,在把握概念关系、调整教学策略等能力活动上的表现有待发展。针对研究发现,结合化学教育硕士的专业属性及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干预化学教育硕士PCK结构的改善;依托教学案例情境载体功能,帮助化学教育硕士进行PCK的深度建构;开展基于研究性反思的教学实践,促进化学教育硕士PCK螺旋式提升等3条建议。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提升医学专业的大学化学实验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将SPOC在线学习活动与翻转课堂的过程设计结合,从课程目标与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与教学评价设计等4个部分搭建了教学模式结构框架。在具体教学实验项目中,细化了知识传授、内化、拓展3个阶段的教学活动程序。该模式打破了实验课时间空间的壁垒,教学设计上突出了化学与医药学关联的情境创设,学习活动丰富有序,可操作性强。结果表明,采用SPOC式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对教学效果的提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99.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更好地帮助并引导学生理解晦涩难懂、枯燥抽象的知识点,以我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部分章节内容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其余内容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对多模态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种教学模式在理解抽象实验技术或仪器、活跃课堂气氛、拓宽学习思路以及培养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有95%的学生建议继续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及其效果评价证明多模态教学对理解抽象问题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学习思路等。  相似文献   
1000.
邓峰  段训起  钱扬义  石光  董娟 《化学教育》2020,41(17):72-78
使用本土化的教学内容表征(CoRe)工具调查了46名接受“国培计划”的中学化学骨干教师关于“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主题的PCK,结果表明:(1)骨干教师的PCK包含5个相互联系的组分,其中课程知识、学生知识以及策略知识均较为丰富。骨干教师能有针对性地选取化学学科专属的教学策略;(2)在教学取向方面,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发展与评价学生化学基本观念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有待加强,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学习的落实程度有待提高;(3)在评价知识方面,评价方式较为多元,但骨干教师对于形成性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文末据此对我国化学教师教育以及化学PCK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