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3篇
  免费   2333篇
  国内免费   1927篇
化学   2877篇
晶体学   329篇
力学   722篇
综合类   324篇
数学   618篇
物理学   5913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501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81篇
  2010年   526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35篇
  2005年   455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99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在25MeV/u 6He与9Be靶的反应中,107°和128°处明显地观察到了轻粒子发射.粒子能谱形状与平衡热源蒸发相一致,分析得到热源的核温度为完全熔合条件下的5.6MeV或非完全熔合条件下的5.2MeV .实验发现发射氚的数量特别大,这可能与目前广泛研究的6He的集团结构和同位旋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2.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系列坡莫合金Ni80Fe20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徽镜分析了薄膜的结构、晶粒取向、薄膜厚度、截面结构和表面形态。用4点探测技术测量了薄膜的电阻和磁电阻。结果表明:随衬底温度的升高,晶粒明显长大。膜内的缺陷和应力显著减小,而且增强了薄膜晶粒的[111]择优取向。结果表明,薄膜电阻率显著减小,而磁电阻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73.
由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导出分子射线中分子按频率分布 ,并给出了分子射线中分子按频率分布中的三个特征频率、分界动能和分界温度。  相似文献   
74.
不同温度均匀二半空间接触后产生的辐射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电磁线路中涨落耗散理论,推导了不同温度均匀二半空间接触后产生辐射场密度的公式。将此公式近似展开后,即得Grover和Urtiew所获得的表示式,不过多了一松弛项,该项如用非富里叶热传导理论推导,也是存在的。该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不过这里的松驰时间可以应用介质性质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5.
本文描述了用膜吸收法测量激光等离子体辐射温度空间分布的原理和方法给出了柱形缝靶轴向辐射温度随空间位置变化的特征,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6.
本文分析了双会切静电堵漏串级磁镜MM-4U中粒子损失的可能机制,考虑了 等离子体粒子能量的切断,从平衡的Vlasov方程的解出发,数值求解了一组静态的达朗倍尔方程,即Poisson方程和Maxwell方程,得到了等离子体电位,密度及非中性度(净余电子数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堵漏电压及堵漏电极板的几何位形,磁场位形及磁场大小,电子温度电子-离子温度比在串级磁镜的束位形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吴涛  邓佩珍 《光学学报》1997,17(7):66-869
测量了Cr^4+,YAG、Cr^4+,Mg2SiO4晶体在室温和液氮温度下的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和激发态寿命,讨论了温度变化时,两种晶体中Cr^4+近红外辐射积分强度变化与激光发态寿命变化的关系,得出结论:在77K ̄300K范围内,Cr^4+的^3T2能级荧光辐射截面本身受温度影响不大,Cr^4+辐射荧光的变化,主要是由无辐射弛豫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78.
 已提出的各种可能机理有束流引起的化学反应,高电流密度使表面局部区域内原子加热导致的局部原子的蒸发、熔化、再结晶等,有些结构可能是由于污染物或针尖材料在表面上的沉淀而产生的.当样品表面有覆层或处于特定的气体或液体氛围下时,用STM仍可在其上产生各种细微结构,其主要方法可分为两类,其一是电子束光刻,其二是电子束辅助淀积和刻蚀,以下分别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9.
李铭  宋宏秋 《中国物理 C》1991,15(2):140-149
用含温度的Heartree-Fock方程及线性响应理论计算了208Pb在不同温度下的电偶极和电四极巨共振的强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核温度的升高,巨共振峰展宽并向低能端移动.  相似文献   
80.
本文简述了工作温度和环境对油田开发用钕铁硼永磁体磁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改善钕铁硼永磁体耐热、耐蚀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