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285篇
化学   1066篇
晶体学   10篇
力学   50篇
综合类   75篇
数学   29篇
物理学   9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磁场电源是 HL-2M 装置初始等离子体放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 HL-2M 装置零场的建立,等 离子体的击穿和维持及位形控制。为实现初始等离子体放电所需的供电电压和电流,对磁场电源从主回路、控制、 测量和保护分别作了相应的调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工程调试,确保了磁场电源的控制和保护等性能达到 初始等离子体放电的需求。在磁场电源运行中,电源控制性能和输出参数的一致性、纹波质量等都有显著提高。 介绍了磁场电源在调试及 HL-2M 装置初始放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2.
刘辉  冯立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21,38(2):024002-024002-3
理论研究了多周期激光相位角对H2+谐波频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周期激光驱动下H2+谐波光谱在零相位时呈现蓝移现象。随着激光相位增大,谐波光谱由蓝移转向红移。随着激光相位进一步增大,谐波红移减弱。理论分析表明谐波频移是由激光上升和下降区域谐波辐射强度变化引起的。并且谐波辐射强度变化对激光相位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3.
红粘土的微结构及其概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红粘土的物质组成和微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粘土微结构的概化模型,并根据这种模型对红粘土的工程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4.
饮料中红花黄色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对从红花中提取纯化的红花黄色素进行结构分析,其包含对羟基红花黄A(34.0%)、红花黄A(27.4%)、脱水红花黄B(23.2%)和红花黄C(8.3%)4种主要成分。建立了测定碳酸类、果汁类饮料中4种色素成分的SPE/UPLC检测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填料,自制SPE固相萃取柱,对饮料中的红花黄色素进行吸附解吸,通过优化固相萃取条件,使得各组分的回收率为84%~116%,相对标准偏差为0.78%~6.6%。各组分在0.40~17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均不小于0.998 8。  相似文献   
145.
核-壳型苏丹红Ⅰ印迹聚合物微球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TMOS)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自制的SiO2微球表面成功合成了对苏丹红Ⅰ具有良好选择识别性能的核-壳型印迹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子印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材料壳层厚度约为150 nm;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印迹材料对模板聚合物的吸附性能和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以PTMOS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对苏丹红Ⅰ具有优异的选择吸附性,其分离选择因子为2.62。在吸附过程中,模板分子苏丹红Ⅰ与印迹聚合物形成2种结合位点,2种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分别为2.30、10.78 mmol/L,最大表观结合量分别为27.40、128.53μmol/g。将该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材料,对样品进行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技术成功用于辣椒油中苏丹红Ⅰ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6.
建立了同时检测红细胞混悬液中沙丁胺醇(SA)与普萘洛尔(PR)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红细胞膜2β受体-配体结合实验研究。药物与红细胞悬液保温反应1 h后,以1 500 r/min离心5 min,将试样中游离SA和PR与含大分子的受体-药物复合物的红细胞分离,以Hypersil C18柱为分析柱,10 m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pH 5.1)-甲醇(体积比17∶83)为流动相;于激发波长284 nm,发射波长323nm处检测。SA在4.0~48.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9;PR在2.0~12.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SA与PR的RSD分别为0.85%、0.79%;检出限分别为0.18、0.30μg/L。测定结果表明,SA的非特异结合和特异结合量均随着SA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该方法可以用于药物和受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利用吸附法将苏丹红Ⅰ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CNT)表面,制成稳定的固载苏丹红Ⅰ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再利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苏丹红Ⅰ在CNT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2.0的乙醇-B-R缓冲溶液中,苏丹红Ⅰ在-0.16V附近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在优化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溶液中苏丹红Ⅰ峰电流iP与其浓度在8.0×10-7至1.6×10-5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2.939+9.963c(×10-6mol/L),R=0.9963。检出限为9.0×10-8mol/L。CNT电极无毒、无污染,灵敏度高,为检测苏丹红Ⅰ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8.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124)存在的条件下Co(Ⅱ)与硫氰酸根、中性红(NR)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RRS)。考察了该体系的光谱特性,影响因素及适宜的反应条件,确定了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强度与Co(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酸性和PVA-124存在的条件下,配阴离子[Co(SCN)4]2-与NR形成离子缔合物,其RRS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592 nm处,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微量钴的方法。Co(Ⅱ)的浓度在0~0.48μg/mL范围内与△IRRS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方法检出限为4.4×10-5μg/mL。该法应用于维生素B12注射液中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9.
应用长光程薄层电解池(石墨电极和铂片电极),使用循环伏安法(CV)和单电位阶跃计时吸收法(SPS/CA),研究了肾上腺在pH=2.5~7.0的McIlvaine缓冲溶液中电氧化生成肾上腺素红的反应机理,测定了表观速率常数kobs.结果表明:溶液pH值对肾上腺素的电氧化反应有很大影响,肾上腺素生成肾上腺素红的kobs随溶液pH值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0.
小批量制备了电泳纯鲨鱼肝铁蛋白(Liver ferritin ofSphyrna zygaena,SZLF),对SZLF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研究.在pH=2.0~10.0条件下,选用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CD)光谱技术研究了SZLF和脱铁核SZLF(apoSZLF)二级结构转换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揭示了SZLF蛋白壳的亚基稳定性、相互作用强度和去折叠现象.利用酸碱中和方法,解离SZLF蛋白壳亚基,并再次构建成完整SZLF.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研究了构建纳米吡啰红G核-铁蛋白的途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每分子apoSZLF可捕获12分子吡啰红G于蛋白壳内,构建纳米吡啰红G核-铁蛋白.分析了apoSZLF直接捕获和释放吡啰红G的途径与速率,为后续构建高存量纳米顺铂核-铁蛋白药物载体提供了可行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