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9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化学   1377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35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理论研究了离子型配合物[OsN(mnt)2]-[mnt=S2C2(CN)2)]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 考察不同配体三价N、二硫氰烯S2C2(CN)2和金属Os的相互作用对光化学性质的影响. 分别在B3LYP/LANL2DZ和CIS/LANL2DZ水平上优化了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结构. 与基态(1A1)相比, 激发态(3A2)的Os≡N 的键长缩短了0.0066 nm, 这与计算得到的频率增大一致, 使用TD-DFT方法计算得到了配合物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计算得到的位于300 nm(f=0.1497)和262 nm(f=0.2890)的强吸收都来自1A1→1B1跃迁, 分别指认为SC→Os≡N+CN 和N+SC→Os≡N+CN的电子跃迁. 最低能量的吸收位于446 nm(f=0.0206) 处, 来自1A1→1B2的电子跃迁, 指认为N→Os和 N+SC→CN. 计算得到配合物在气态的磷光发射位于678 nm(A3A2→X1A1)处, 而在丙酮溶液中则蓝移到了625 nm处, 跃迁属性不变, 都是N→Os和S→Os的跃迁.  相似文献   
5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湛江地区的车前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现其Ca、Mn、Zn、Fe、Mg、P、Cu等元素的含量都比较丰富,并讨论了这些有益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53.
PBT中残留磷酸的含量及存在形式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平平  鄢鸣镝 《分析化学》1989,17(12):1081-1084
  相似文献   
54.
合成了E,E-1,4-二[2′,2^〃-(苯并恶唑基乙烯基)]苯及衍生物共14种,测定了它们的熔点、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及激光性能。  相似文献   
55.
报道了硅铁中锰、钙、铝、铬及铜五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方法.对仪器的工作条件和各元素分析谱线的选择进行了试验和优化.通过对多个硅铁标准样品的分析,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所得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回收率试验所得结果在99.0%~105.0%之间.  相似文献   
56.
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联用技术测定柴油中硫化物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采用气相色谱-原子发射光谱(GC-AED)联用技术对柴油中硫化物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考察了柴油加氢脱硫处理前后硫化物的变化及不同柴油原料硫化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柴油可定性出33类硫化物,经加氢脱硫处理后,1-1#和1-2#样品硫含量可由1497mg/L分别降到165.1mg/L和90.4mg/L,平均脱除率为89.0%和94.0%。其中噻吩或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100%;C1二苯并噻吩的肿除率为90.0%和96.2%;C2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80.6%和91.7%;C3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72.6%和84.4%;C4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79.0%和90.3%;C5或C6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58.4%和68.4%;未知硫化物脱除率95.7%和97.9%。噻吩类脱除率视取代基的大小、个数和取代位置的不同脱除率不同;不同原料 总硫和各种硫化物含量差别很大,应根据其硫化物的分布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制开发加氢脱硫的催化剂及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57.
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测定痕量硒的光度分析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分光光度法、荧光光度法、散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方法.  相似文献   
58.
ICP-AES法测定锌阳极中的铝、镉、铁、铜、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高频功率、雾化压力、辅助气流量和泵速等试验条件,建立了ICP-AES法测定锌阳极中铝、镉、铁、铜、铅的方法。用该方法测定锌阳极中的铝、镉、铁、铜、铅,其RSD分别为0.17%、0.63%、2.7%、5.2%、2.5%,回收率分别为99.3%-101.2%,99.3%-100.3%、97.1%-102.2%、97.8%-102.9%。对锌阳极试样进行测定,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GB4951-85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9.
称取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100 0g于聚四氟乙烯烧杯中,先令其与盐酸9mL和硝酸1mL加热反应,待反应缓慢时滴加氢氟酸2mL并继续加热使样品完全溶解。加入500g·L^-1酒石酸溶液2mL,冷却至室温,在塑料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100.0mL。按仪器工作条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5种合金元素(Mo、W、Ta、Re、Ru)的含量,选择分析谱线依次为204.598,207.911,240.063,197.312,240.272nm。结果发现:除了Re外,其余4种元素的测定中均受共存元素的光谱干扰,严重影响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为克服其干扰,除了采用基体匹配法消除镍的基体干扰外,试验采用混合校正系数矩阵法对测定结果进行校准。通过一系列试验计算得到混合校准系数矩阵K,并应用于模拟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矩阵K的校准,所测定的5种元素的准确度显著提高,达到了消除共存元素之间光谱干扰的目的。通过精密度试验,测得上述5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1)均在1.5%以下,并通过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5种元素的回收率为97.0%~105%。  相似文献   
60.
本工作用 ICP-AES 法测定稀土-6063变形铝合金中 La、Ce、Pr、Nd、Sm、Gd、Fe、Mg、Ti、Zn,Cu 和 Mn,本方法不用化学分离,可一次同时测定这些元素,并做了 ICP光源参数、基体量变化、酸度(HCl)变化、稀土总量变化、共存元素 Fe 和 Mg 量的变化对被测元素的影响。本方法速度快、准确度高(除 Cu 稍差)。回收率91.0~110.0%,相对标准偏差±1.4~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