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化学   516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物理学   3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空气中900℃温度下,将纯天然无水芒硝( Na2 SO4)和DyF3的混合粉末加热25 min,制备了Na2SO4:Dy3+新型发光材料.通过同步辐射研究了NaSO4:Dy3+的发光性质.并测量了在室温中真空紫外-紫外光下的发射和激发光谱.根据发射光谱得到了不同Dy3+掺杂浓度和不同激发下发光的黄蓝比(Y/B)是不同的.通过监测黄色发光得到的激发光谱,分别由Dy3+,4f9→4f85d跃迁(172 nm)、O2--Tm3+之间的电荷转移带(165 nm)引起的强激发谱和基质吸收(138,245 nm)、对应Dy3+,6 H15/2→4 D7/2,6H15/2→6 P3/2,6 H15/2→6P7/2跃迁(299,325,351nm)引起的弱激发谱组成.  相似文献   
52.
聚合物光接枝表面改性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锴  李军 《大学化学》1999,14(3):7-12
主要考察了近年来利用紫外光(UV)对聚合物进行表面接枝改性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情况,从接枝实验体系与条件、接枝影响因素以及聚合物表面接枝改性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53.
谈双面光盘的粘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有的粘接技术和自动化生产线的特点,介绍了DVD双面盘粘合胶的选择以及一些实验粘合工艺。  相似文献   
54.
卢耀华  李野 《应用光学》1994,15(2):21-23
介绍用UV光电法测量MCP电子增益时,UV透过金薄膜的附加输出给测量带来的影响,给出了实验结果并进行初步分析,最后指出确保增益测量结果可靠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芦丁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抗炎药物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和人血清白蛋白 (HSA)的相互作用。通过二者荧光光谱的变化 ,求得药物与白蛋白作用的形成常数。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相似文献   
56.
利用甘氨酸燃烧法制备了ZnOMgO纳米复合材料,并在不同温度进行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谱,对其升温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样品室温光致发光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发光性能与纯ZnO相比有很大改善,经900℃热处理的纳米复合材料,其发射谱由一个强紫外发射带(峰值385nm)构成;当热处理温度低于900℃时,发光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进一步将热处理温度升至1000℃时发光强度又明显降低.发光强度主要受ZnO、MgO纳米晶的粒子尺寸、结晶完善程度,尤其是受两相纳米粒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同时发现选择合适的甘氨酸与硝酸根离子的摩尔比,对改善样品紫外发光特性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57.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Zn2 掺杂的锐钛矿相纳米TiO2薄膜电极.通过光电流作用谱和电流-电位(I-U)曲线研究了掺杂不同浓度Zn2 的TiO2薄膜电极的光电特性.由光电流作用谱可知,Zn2 的掺杂可显著影响薄膜电极的光电流大小,且掺杂的最佳浓度与薄膜晶粒尺度有关.在320nm单色光照射下,掺杂浓度(摩尔浓度)为0.1%的薄膜电极光电流最大,与未掺杂的本征薄膜电极相比增幅达40%.I-U曲线表明,光照下,随电极电位由正到负逐渐降低,不同掺杂浓度的TiO2薄膜电极中均出现了阳极电流向阴极电流转换的现象,且Zn2 掺杂浓度可影响电极阳极电流的初始电位.另外,无光照的暗态下,各薄膜在负电位区域观察到了相似的随电位降低而迅速增大的阴极暗电流.  相似文献   
58.
双波段紫外光合成维生素D3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双波段紫外光照射7脱氢胆甾醇合成维生素D3的放大实验研究,发现它与激光两步照射合成法产物随时间变化曲线非常相似,维生素D3的前身P3的转化率约为61%,远高于传统的高压汞灯连续照射的产率.  相似文献   
59.
紫外光引发环氧树脂的下行前线聚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光(UV)引发法研究了221型脂环族环氧树脂的下行前线聚合行为.探讨了光引发剂、热引发剂用量和预热温度等对聚合前线的推动速率Vf和前线引发时间ti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对固化物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光引发剂浓度、热引发剂浓度或预热温度,均可提高聚合前线的推动速率Vf,缩短引发时间ti.采用该技术制备的环氧树脂固化物具有较好的均一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采用紫外光离子源-高场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UV-FAIMS)快速检测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选取苯和对二甲苯为研究对象,并分析了分离电压、流速等因素对其分离识别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分离电压值为0~1200 V时,苯和对二甲苯信号强度逐渐降低,而特征补偿电压值却逐渐增加.实验选取分离电压值为900 V,当载气流速为0~240 L/h时,苯和对二甲苯的特征离子峰信号强度逐渐增加,当载气流速为0~120 L/h时,苯和对二甲苯团簇峰信号强度增加,当载气流速为120~240 L/h时,苯的团簇峰信号强度增加,而对二甲苯的团簇峰信号强度降低.此外,对样品浓度、信号强度与噪声的比值进行探讨,获得UV-FAIMS检测苯的检测限为0.011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