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4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76篇
化学   378篇
晶体学   46篇
力学   105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5篇
物理学   2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21.
采用水冷铜舟真空电弧炉在高纯氩气保护下熔制ErCo0.67Ga1.33合金样品,并进行高温长时间真空退火,获得单相ErCo0.67Ga1.33三元化合物,然后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和Rietveld结构精修法解析化合物ErCo0.67Ga1.33晶体结构,其晶体结构数据如下:a=0.43084(1)nm,b=0.68911(2)nm,c=0.75135(2)nm,Z=4,密度Dcalc=8.937 g/cm3,正交结构类型,空间群Imma(No.74),与CeCu2同构.Rietveld结构修正的结果为:峰形因子Rp=9.67;,权重因子Rwp=12.66;.计算德拜温度ΘD=392.7 K.  相似文献   
822.
通过固体粉末渗硼法直接烧结粉末压坯,制备具有渗硼层的铁基材料.对铁基粉末压坯在不同温度和时间下分别进行渗硼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渗硼层的形貌,测定了渗硼层的厚度;用洛氏硬度计测定了渗硼层的表面硬度;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硼层的物相组成;在MMW-2型摩擦磨损实验机测试了试样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 表明,渗硼层主要由Fe2B单相组成,其厚度均匀且与基体结合牢固,渗层厚度和硬度随时间及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渗层厚度过薄或者过厚都会造成渗层组织与基体的结合力的下降.用此方法烧结渗硼,渗层厚度有最佳值范围,应通过控制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确保渗层厚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有利于保证渗硼层与基体的结合力,从而降低渗硼层的脆性并改善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823.
本文以炸药奥克托今(HMX)为例,开展了基于太赫兹光谱的固体粉末含水率检测方法的研究。首先,设计了适用于含水试样的预处理模具,避免预处理和测量过程中HMX粉末水分流失。其次,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测量了HMX脱水过程的太赫兹光谱,获得了不同含水率HMX的太赫兹折射率和吸收系数。最后,研究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的含水率分析方法。提出了融合试样质量和太赫兹折射率的建模方法,解决了基于折射率或吸收系数的回归模型泛化性差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对SVR建模过程的正则化参数和核函数进行寻优。结果表明,基于PSO-SVR的模型最优,建模决定系数(R2)为0.996,均方根误差(RMSE)为0.009%,外部验证R2为0.991,RMSE为0.015%。  相似文献   
824.
高质量的前驱粉是制备高性能 Bi-2212 线材的基础. 本文采用化学燃烧法制备纳米级 Bi-2212 前驱粉末,分析了 Bi-2212 纳米粉末的成相过程以及微观形貌, 结果表明可以成功制备尺寸小于100 nm 的氧化粉末, 经过热处理后得到纯的 Bi-2212 成相粉. 与传统共沉淀方法的前驱粉末相比, 纳米生粉反应活性更高,Bi-2212 成相温度降低, 转化效率更高. 该方法有利于实现高质量的 Bi-2212 前驱粉末的批量制备.  相似文献   
825.
在使用交流电弧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硼(B)、锡(Sn)、银(Ag)、钼(Mo)、铅(Pb)时,为改进固体粉末样品前处理方法,样品与缓冲剂的质量比采用1∶2,以保鲜膜覆盖坩埚口后再置于振动搅拌仪上,在2400 Hz的频率下混合搅拌30 min条件下于CCD-I型交流电弧直读原子发射光谱仪上分析.方法解决了基体效应和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溅漏问题,稳定了样品与缓冲剂的比例,避免了交叉污染,降低了由混合不均匀造成的偶然误差.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n=12]:B 4.62%~8.97%,Sn 3.89%~8.43%,Ag 3.39%~7.34%,Mo 4.35%~8.46%,Pb 4.27%~7.63%.试验结果表明,方法分析结果准确可靠,精密度好,操作简单快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交流电弧发射光谱法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826.
针对无机化学实验“明矾的制备”中存在明矾容易失水的问题进行探究。先用热重分析仪在不同温度下对分析纯明矾进行热处理分析,再取300℃热处理后的样品(KAl(SO4)2)进行复水实验;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XRD)对样品进行物相表征,探究了热处理后明矾失水与复水之间的结构变化。通过理论计算并结合物质的晶体微观结构,阐明了明矾容易失水的原因,分析了明矾失水与复水的机理,为解释教学实验现象提供详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7.
水热法制备表面修饰的钛酸锶纳米微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工业原料和常用试剂TiCl4、Sr()NO3)2和KOH为基础原料,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并采用制备出表面包裹有DBS的钛酸锶纳米微粉姘应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热分析等一系列手段对其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为表面包裹DBS的钛酸锶纳同粉,其形态较为规则,粒度分布较窄,单分散性较好,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20mm,包裹膜的平均厚度为6nm左右,根据X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