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89篇
  免费   7108篇
  国内免费   10051篇
化学   16967篇
晶体学   1339篇
力学   3928篇
综合类   542篇
数学   1742篇
物理学   14630篇
  2024年   244篇
  2023年   887篇
  2022年   1089篇
  2021年   1138篇
  2020年   848篇
  2019年   1064篇
  2018年   791篇
  2017年   1023篇
  2016年   1090篇
  2015年   1240篇
  2014年   2105篇
  2013年   1842篇
  2012年   1810篇
  2011年   1748篇
  2010年   1553篇
  2009年   1827篇
  2008年   1910篇
  2007年   1730篇
  2006年   1774篇
  2005年   1686篇
  2004年   1561篇
  2003年   1439篇
  2002年   1168篇
  2001年   1175篇
  2000年   871篇
  1999年   734篇
  1998年   637篇
  1997年   594篇
  1996年   545篇
  1995年   484篇
  1994年   465篇
  1993年   344篇
  1992年   393篇
  1991年   413篇
  1990年   362篇
  1989年   294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光化学气相淀积SiGe/Si材料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光化学气相淀积SiGe/Si过程中气相反应机制和表面反应历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利用表面反应动力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光化学气相淀积的特点,推导出光化学气相淀积SiGe/Si过程中的生长速率和生长压力的关系.并给出该理论结果和实际实验结果的比较.  相似文献   
92.
本文首先推导了完全导电流体内运动学磁拱无力场的基本方程,接着考虑了静态解和不定常相似性解.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了多路逆磁测量方法及利用这一方法在HER装置上测量热电子环沿轴向的长度与晃荡电子密度的轴向分布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4.
本文就插层化合物MxTX2中占据八面体间隙的M离子建立了离子-空位格气模型.用原子位形几率波理论研究了M离子的有序结构,得到了3种最稳定的有序结构,并定量地分析了相互作用参数对有序结构形成的决定作用.最后对已有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APON的系统结构和网络分层,并根据AAL5 CPCS子层实现的功能及DSP的优良特性,给出了APON系统ONT中AAL5公共会聚子层的一种实现方案,即应用DSP实现CPCS子层的各项功能。  相似文献   
96.
(1,1—二硝基—2—叠氮基乙基)苯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红  管晓培 《应用化学》1996,13(2):111-112
  相似文献   
97.
98.
对磁弹耦合在决定纳米晶软磁合金宏观磁性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高场磁化规律以及正电子湮没测量表明:对Fe73.5Cu1Nb3Si13.5B9合金,准位错偶极子造成的应力场对畴壁的钉扎效应是造成纳米晶软磁合金矫顽力的重要原因;结构缺陷造成的应力场与磁致伸缩的耦合作用对纳米晶软磁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在结构各向异性和磁弹耦合能共同作用下可解释纳米晶合金表现出最佳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99.
杨宇  黄醒良 《发光学报》1995,16(4):285-292
采用固源Si分子束外延,在较高的生长温度于Si(100)衬底上制备出Si1-xGex/Si量子阱发光材料。发光样品的质量和特性通过卢瑟福背散射、X射线双晶衍射及光致发光评估。背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应变超晶格的反常沟道效应;X射线分析表明材料的生长是共度的、无应力释放的,结晶完整性好。低温光致发光主要是外延合金量子阱中带边激子的无声发射和横光学声子参与的激子复合。并讨论了生长温度对量于阱发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采用固相反应合成了四羟基苯基卟啉与与Fe^2+,Co^2+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在室温下,将其与分子O2作用,提纯后得到两种固态氧合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电导、热分析(TG/DTA)、紫外光谱(UV)等测试手段确定了氧合配合物的组成为[Co·THPP·O2](NO3)2·2H2O、[Fe·THPP·O2]Cl2·2H2O],可知1mol配合物吸收了1molO2,采用失重法测定了氧合配合物中的配位氧,确定1mol金属配合物吸收1molO2形成超氧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