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5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南方地区原始瓷出土数量较多且出土地点较为集中,从而对它的工艺和产地研究较为深入;而北方原始瓷因出土地点分布零散和数量的限制,对它的科技分析比较少。随着陕西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原始瓷,有必要对该遗址出土的原始瓷做一个整体分析。为了探讨陕西周原遗址出土西周时期原始瓷的工艺特征,采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和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别对原始瓷胎釉微观结构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观察与测试。显微观察可见:原始瓷胎质粗糙,胎中未熔颗粒、孔隙较多;施釉不均,釉层较为浑浊,分布较多气泡。化学组成测试结果显示:胎中Al2O3含量集中在11.8%~17.21%,SiO2含量分布在75%~80.5%, K2O含量分布在3%~7.85%;釉中CaO含量分布在11.08%~23.94%, P2O5含量分布在1%~3.18%、MnO含量分布在0.24%~1%,而釉中P2O5,MnO,K2O含量较胎相对提高。结果分析表明:原始瓷胎料可能选用含较高钾的瓷石;釉应是添加了草木灰的钙釉;周原遗址的原始瓷工艺尚处于制瓷技术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2.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唯一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遗址出土了大量彩石,引起考古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热释光光谱(TL)等多种光谱分析手段,并结合电子探针(EPMA)分析结果,对禹会遗址出土“红-黄”彩石不同颜色区域的元素、物相组成及经热历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矿石主体为褐铁矿,有大量石英夹杂,表层黄色物质主要为针铁矿(α-FeOOH),红色物质主要为赭石(α-Fe2O3+粘土+硅土);内部主要是隐晶质针铁矿,并含有一定数量铬铁矿、二氧化锰,及少量重晶石和金属铋。该类彩石并无人工热历史,应属于一种性质独特、地质起源复杂的多金属天然矿石,大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中,可能与某种原始信仰和特殊祭祀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3.
文物遗址勘察在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具有特殊性。根据前期对遗址的部分发掘,考古专家推断里耶秦代古城墙遗址周围是被埋入地下的古护城河,且河底可能埋藏有珍贵文物。古护城河空间位置的精确测定对该遗址保护、继续发掘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古护城河被地表沉积物掩埋、部分古河段与近代池塘重叠、常规勘探可能破坏珍贵文物、电磁干扰较严重等给古护城河空间精确定位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针对这些难题采用切合实际的高密度电法和改进的轻便取芯触探相结合的综合探查方法实现了精确定位,实践证明该方法在文物遗址勘察方面具有许多传统勘探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相似文献   
24.
通过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大唐西市土遗址表面滋生的苔藓进行分离鉴定,确定该苔藓为四川湿地藓Hyophila setschwanica(Broth.).在此基础上,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对遗址内5处土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遗址土壤中钙含量远高于一般表土平均量,且土壤含水量最高为23%,p H呈弱碱性.该种土壤环境为四川湿地藓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导致四川湿地藓病害的广泛滋生,充分解释了四川湿地藓生长旺盛的根本原因,为后期有效治理该病害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正>各有关单位:为聚焦分析检测在有色金属贸易中的作用,加强检测机构、贸易方、生产厂家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建中国有色金属矿产交易的公平秩序,引领行业分析检测技术进步,届时权威专家会就出现的难题一一破解。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矿业联合会选矿委员会、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联合主办,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国家重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有色金属分析检测与标准化技术交流研讨会——分析检测在有色金属贸易的关键作用专场"拟于9月在北京举办,论坛主题为"贸易与  相似文献   
26.
采用直接观察与图像色彩参数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桐油和糯米汁改良后的粉土外观色彩还原性进行定量的对比和分析。首先制备不同质量比的改良土样,并静置养护至色彩稳定。然后采用直接观察方法首先对改良土外观色彩的变化予以初步判断。接着,在固定光源条件下,对土样表面色彩L~*a~*b~*参数进行软件提取,利用色差计算公式计算改良前后土样的明度差、彩度差及色差值。结合两种方法,分析桐油和糯米汁对改良土外观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土中,糯米汁的掺入有使土体轻微发白的作用,桐油的掺入有使土体明显变黑的作用,当桐油、糯米汁和土三者质量比为5∶10∶85时,改良土体颜色与未改良土保持最佳的一致性;而当色差值ΔE5时,改良土样存在肉眼可观察到的颜色变化。因此,在土遗址加固改良工程中,应保证改良前后土体色差ΔE5;而采用桐油和糯米汁对遗址土体进行改良时,应采用5∶10∶85的质量配比。  相似文献   
27.
楠竹锚固技术是处理纵向裂隙引起的大型土遗址稳定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此类锚固系统传力机理尚不明确,成为制约其科学化、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通过现场拉拔试验研究锚固界面力学行为,将识别出的完全脱粘现象通过摩擦段后的零剪应力段进行表征,建立适用于此类锚固界面的修正三线型粘结-滑移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ANSYS中非线性弹簧单元的锚固界面力学行为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锚固系统传力机理。最后,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锚杆/浆体界面的滑移失效是锚固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此类界面微段的受力过程可分为弹性、软化、摩擦和完全脱粘四个阶段,随荷载增加锚固界面高应力区逐渐由加载端向锚固端转移,界面进入完全脱粘阶段后剪应力趋近于零,极限锚固力和有效锚固长度均存在临界值;第一锚固界面传递至第二锚固界面的剪应力非常有限,遗址土体应力处于较低水平。研究结果能够为基于“安全第一,最小干预”原则的土遗址文物锚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我国考古队发现两周时代的陶丸,对珠算发展史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1976年,周原考古队在位于原周原中心区的陕西省岐山县京当公社贺家大队凤雏村发掘出一座西周王朝早期大型宫室建筑遗址(经碳14放射鉴定,其年代为公元前1095年(+-90年)相当于周文王时期前后)。  相似文献   
29.
西北干旱区土建筑遗址加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银梅 《力学学报》2003,11(2):189-192
西北干旱区土建筑遗址很多, 有些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由于风蚀风化作用强烈, 西北干旱区大批的土建筑遗址已破坏严重, 因而开展土建遗址加固研究十分必要。钾水玻璃 (PS)是一种水溶性的无机胶结加固材料, 本文全面详尽地总结了PS加固土建筑遗址技术, 就加固机理作了初步探讨。认识到PS是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加固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达到较理想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30.
运用吸附脱盐法除去土遗址中的可溶盐,所用的吸附材料是脱盐的关键要素之一。本文介绍了用于土遗址脱盐的吸附材料发展历程及其现状,重点介绍了耐盐性高分子吸水材料用于土遗址基体中盐类脱除的机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文中还对高分子吸水材料可能取得的进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