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82篇
  免费   1854篇
  国内免费   3531篇
化学   8328篇
晶体学   450篇
力学   1189篇
综合类   205篇
数学   438篇
物理学   3557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395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394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16篇
  2014年   682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546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593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539篇
  2002年   457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327篇
  1998年   293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26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212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61.
采用电化学沉淀法,成功地制备了多孔、高效聚苯胺固相微萃取涂层,并建立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HS-SPME-GC)快速测定水体和牛奶中的痕量多溴联苯醚的方法。详细研究了萃取模式、萃取温度、萃取时间、顶空体积及离子强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本法测定的6种多溴联苯醚的线性范围为1~4000 ng/L(除BDE-154和BDE-153分别为1~3000 ng/L、1~2500 ng/L外),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S/N=3)在0.08~0.20 ng/L之间,相对偏差小于8.5%(n=7)。自制聚苯胺涂层对多溴联苯醚的萃取效率优于商品化100μm-PDMS纤维。将本法用于河水和牛奶中痕量多溴联苯醚的测定,实际样品回收率分别在9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962.
HPLC-MS-MS法测定水体中残留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检测水体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水样经氨基柱固相萃取,二氯甲烷洗脱,梯度流动相洗脱,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采集、选择反应性监测模式(SRM)对定性、定量离子进行MS/MS测定。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5~200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0%~9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方法检出限分别为:异丙威和仲丁威为1.4ng/L,克百威和甲萘威为1.5ng/L,恶虫威为1.6ng/L。该方法适用于水体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963.
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步分析水中17种有机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同步分析水中1,4-二氯苯、1,2-二氯苯、1,3,5-三氯苯、1,2,4-三氯苯、1,2,3-三氯苯、六氯苯、硝基苯、对硝基甲苯、α-666、β-666、γ-666、δ-666、七氯、ρ,ρ′-DDE、ρ,ρ′-DDD、o,ρ′-DDT、ρ,ρ′-DDT17种有机物。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0.044μ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4%~8.7%,加标回收率在81.3%~122.9%之间。  相似文献   
964.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技术测定蔬菜中多杀菌素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并用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混合盐盐析后,上层乙腈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HPLC-MS测定。结果表明:多杀菌素A在0.1μg/L~1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达0.9999;多杀菌素D在1μg/L~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在青椒、萝卜、甘蓝等样品中4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n=6)为83.2%~111.9%,相对标准偏差为0.6%~9.1%;多杀菌素A和多杀菌素D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0.04μg/L和0.2μg/L。  相似文献   
965.
考察了采用固相萃取技术时毛发中海洛因毒品及其代谢物的原形释放方法。通过对海洛因吸食者毛发和空白添加标准品毛发的碱消解、酸消解、甲醇超声提取、甲醇-5 mol/L HCI超声提取、甲醇-TFA超声提取5种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释放方法考察,确立了甲醇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的方法为稳定、有效的海洛因滥用者毛发中毒品及其代谢物的释放与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添加6-单乙酰吗啡的毛发进行萃取和测试,6-单乙酰吗啡的回收率为78.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该方法可有效地检出海洛因滥用者毛发中的6-单乙酰吗啡。  相似文献   
966.
李睿  李航 《物理化学学报》2010,26(3):552-560
通过恒流法研究了不同表面电场作用下Mg2+、Ca2+吸附动力学. 结果发现: (1)实验初期阶段是强静电力作用下的零级动力学过程和一定反应时间后的弱静电力作用下的一级动力学过程, 且零级速率过程和一级速率过程之间存在明显的转折点; (2)不同电解质构成中Ca2+的吸附速率明显快于Mg2+的, 平衡吸附量也大于Mg2+的, 且Ca2+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比Mg2+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高; (3)离子的相对有效电荷系数与土壤颗粒表面电场作用的不同是各体系中Ca2+、Mg2+吸附动力学有差别的根本原因; (4)根据离子吸附的理论模型可以分别计算出速率系数、平衡吸附量、离子在土壤颗粒表面的覆盖度以及固定液的体积, 这些参数可以定量评估土壤颗粒表面电场对离子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利用溶胶凝胶燃烧合成法分别制备了八种重稀土掺杂的硼酸钐粉体,采用XRD和SEM对粉体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重稀土离子的引入并没有改变SmBO3的晶体结构,SmBO3以三斜相为主,并含有少量的六方相,六方相的含量随着掺杂离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加。重稀土离子掺杂的SmBO3粉体形貌呈现不规则片状,颗粒尺寸差别不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粉体进行了反射率测试,八种粉体在1.064μm处的反射率变化不大,但均较未掺杂SmBO3粉体的反射率略有提高,说明六方相的存在明显降低了SmBO3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968.
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立方相WO_3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H4)6W7O24·6H2O为钨源,聚乙二醇1000(PEG 1000)为配位聚合物,采用聚合物前驱体法制备了WO3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Mott-Schottky测试、瞬态光和稳态光电流谱等方法研究了WO3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WO3薄膜为立方晶系,禁带宽度约为2.7eV.当热处理温度为450℃时,载流子浓度达到最大2.44×1022cm-3,平带电位为0.06V,在500W氙灯光源照射和1.2V偏压下,光电流密度为2.70mA·cm-2.进一步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其光电性质的影响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969.
钟颖  于赤灵  彭平安 《色谱》2010,28(10):923-928
建立了固相萃取-离子色谱(IC)/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合检测高矿化度油田水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在中性pH条件下,样品经Waters Oasis HLB柱萃取后,萃取液经稀释、Ag2O沉淀和Ag-H柱处理除去大部分氯离子,再用IC测定有机酸;将萃取柱真空冷冻干燥,然后经甲基叔丁基醚/甲醇(9:1, v/v)脱附并用无水硫酸钠除水,再用GC-MS检测酚类化合物。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4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酸以及5种酚类化合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达到80%以上,相对标准偏差(RSD, n=6)为2.38%~9.45%,定量限均低于88.9 μg/L。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氯离子含量高达150 g/L左右水样中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970.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六角NiAs型和立方闪锌矿型MnSb的电子和电磁特性,研究闪锌矿MnSb与GaSb(001)界面,并采用广义渐变近似计算了交换-相关项.闪锌矿结构的MnSb具有半金属铁磁特性,单分子磁矩4μB,MnSb/GaSb(001)界面同样具有半金属特性.界面中Mn原子的磁矩减小,界面中Sb原子磁矩等于两个相应界面磁矩的平均值.另外计算了能带排列在异质结中价带偏移大约1.25 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