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66篇
化学   69篇
晶体学   37篇
力学   41篇
综合类   11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4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铜/铂修饰电极安培法测定大观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在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镧系化合物,经电沉积制备La3+-Cu/pt/CME工作电极,建立了直流安培电化学法(DC)直接检测硫酸大观霉素的方法。考察了流动相浓度、测定电位等参数对色谱分离和测定的影响。在固定相为CarboPac PA10阴离子交换柱、流动相为26mmol/L NaOH,流速为0.6mL/min的色谱条件下,检测电位为0.68V时,硫酸大观霉素峰面积与其浓度在0.12~12mg/L(r=0.9991)和12~280mg/L(r=0.9995)两个范围内呈线性。本方法不需要柱前和柱后衍生化,能同时测定硫酸大观霉素中的主要组分和杂质。修饰电极制作方法简单,催化稳定性好,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测定硫酸大观霉素中的各组分。  相似文献   
32.
王文清  沈新春  龚 《物理化学学报》2010,26(10):2597-2603
为了解D-和L-丙氨酸单晶晶格在极低温下是否存在磁手性相变,在2-20 K下改变磁场强度(0,1,3,5T)测定其比热.实验结果表明比热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很好地符合C(T)=aT3+b/T2方程,其中aT3项为晶格声子的贡献,可由公式CV=(12/5)π4R(T/ΘD)3来描述(ΘD为德拜温度),b/T2项为磁场对比热的贡献.实验发现,在2-20 K范围内D-和L-丙氨酸单晶在不同磁场强度下均存在Boson峰(在Cp/T3-T曲线中表现为一个最大值).磁的贡献导致D-和L-丙氨酸单晶的四条Cp/T3-T曲线在2-12 K时不重合,且在12-20 K时消失,此即Schottky反常.零磁场下,D-和L-丙氨酸的Boson峰分别为9.44和10.86 K;德拜温度分别为151.5和152.7 K.结合磁场强度1 T下的直流磁化率测定,发现在温度低于5 K时,D-和L-丙氨酸单晶有相反的磁化率行为,反映了核自旋和电子自旋弱相互作用的手性表现.  相似文献   
33.
吴涛  陶杰  邓杰  汤育欣  朱宏  高朋 《物理化学学报》2010,26(11):3087-3094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柔性不锈钢基底(50μm)上沉积纯钛薄膜,后在NaOH碱溶液中经水热法制备了非钛基大长径比的一维TiO2纳米线薄膜,并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光电化学的方法对不锈钢基一维TiO2纳米线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纯钛薄膜的致密度、结晶性能以及与基底的结合强度均随衬底温度的升高而加强;在10mol·L-1NaOH浓度下,生长一维TiO2纳米线结构的适宜温度为130-150℃;TiO2纳米线长度达到几个微米,直径在10-30nm之间,并且相互交叉生长,构成一个三维网络结构.此外,在Na2SO4溶液中对TiO2纳米线薄膜进行了线性扫描和瞬态光电流测试,结果表明,一维TiO2纳米线薄膜电极较TiO2纳米颗粒电极表现出更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这种磁控溅射与水热反应相结合的方法,为非钛异质基底上制备一维TiO2纳米线薄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4.
张福平  杜金梅  刘雨生  刘艺  刘高旻  贺红亮 《物理学报》2011,60(5):57701-057701
对PZT 95/5陶瓷在直流电场、脉冲方波电场以及半正弦波电场作用下的失效机理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直流作用下,其失效机理以热-电耦合失效为主;而在脉冲电场作用下,考虑振动冲击效应以及相关的力谱分布,脉宽越短,能量向高频偏移,越可能发生力-电耦合失效;当脉宽增加,PZT 95/5陶瓷失效机理将从力-电耦合失效逐步转变成直流失效模式. 关键词: PZT 95/5 失效机理 直流电场 脉冲电场  相似文献   
35.
蔡利兵  王建国  朱湘琴 《物理学报》2011,60(8):85101-085101
通过粒子模拟方法,实现了强直流场下介质表面击穿过程中次级电子倍增效应的数值模拟.具体研究了强直流场场强、介质表面光滑度和次级电子产生率等对次级电子倍增的影响,以及倾斜直流场和外加磁场对次级电子倍增的抑制.结果表明,选择次级电子产生率较低的介质材料和倾斜强直流场可以有效降低次级电子倍增效应的强度,而外加磁场必须超过一定值时才可以有效降低次级电子倍增强度. 关键词: 次级电子倍增 强直流场 介质表面击穿 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36.
采用二维轴对称双温度化学非平衡(2T-NCE)模型,模拟了带有水冷约束管的大气压直流电弧氩等离子体发生器.得出了不同工作参数下等离子体中电子温度、重粒子温度的变化关系,表明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有很强的非平衡特性,且变化规律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7.
直流电路动态分析是依据全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求解.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有困难.现将笔者在教学中针对此类问题的点滴体会与方法提出来与大家共享、探讨.针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法可用四个字概括即"串反并同".若用"串反并同"的规律解决此类问题可使问题简单化."串反并同"的含义是:看要研究的物理量与变化电阻阻值的关系,如果是串联,其变  相似文献   
38.
以磁控直流等离子体炬为研究对象,根据磁流体动力学模型,利用二次开发的FLUENT软件对炬内多耦合场进行仿真,模拟和分析入口气流量对等离子体炬传热与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入口气流量越大,炬出口等离子体的温度越低,轴向速度越大,径向速度和旋转速度越小。  相似文献   
39.
在电表改装实验中,如将毫安表改装成大量程直流电流表,由于分流电阻Rs的阻值较小,接触电阻和引线电阻已不可忽略,使得改装表达不到设计目标。通过采用四端引线连接分流电阻Rs,减小接触电阻和引线电阻的影响,结合开尔文电桥测低阻的方法测量分流电阻Rs,实现了大量程直流电流表改装。  相似文献   
40.
刘昶丁  柳纪虎 《物理实验》1990,10(6):284-285,283
一、引言至今,许多工厂还多应用破坏性的方法检验钢材热处理质量。例如,用洛氏、布氏硬度计等仪器检查硬度以及打开零件制成试样观察金相组织和表面硬化层深度。由于这些方法不宜用于大批成品和半成品检验,尤其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更感困难。正因为这样,无损检查热处理质量的方法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和发展,并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关于无损检测钢件热处理质量,一般来说包括检查零件热处理之后的硬度,表面硬化层深度(如渗碳层与高频淬火层深度),判别组织,以及分选混料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