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56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化学   68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91篇
综合类   9篇
数学   115篇
物理学   10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研究二阶微分方程χ"+aχ+-bχ-+f(χ)g(χ'=p(t)周期解的存在性,这里χ+=max{χ,0},χ-=max{-χ,0},a,6是正常数并且点(a,b)位于某一条Fucik谱曲线上.当g(χ)的极限lim.g(χ)=g(+∞),lim g(χ)=g(-∞)和f(χ)的极限lim,g(χ)=f(+∞),lim f(χ)=f(-∞)都存在且有限时,给出了此方程存在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52.
天光一号预放大器电子束产生和传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天光一号电子束泵浦KrF准分子激光预放大器电子束产生和传输系统的研制。针对低电压(400kV)和高电流密度(143Acm-2),重点考虑了二极管真空绝缘界面、电极结构、漂移区长度和主膜支撑等问题并介绍了实验结果:二极管电压在450 kV以上仍能稳定工作,电流上升前沿约20ns,电子束总束能4.2kJ以上。只要开关导通时间选在PFL电压峰值附近,Marx 建立时间抖动小于20 ns,对总束能的影响将小于5%。  相似文献   
53.
 为了精确地确定电子束曝光剂量与刻蚀深度间的关系,根据抗蚀剂的灵敏度曲线,采用反差经验公式来确定剂量与刻蚀深度间的关系。选用正性抗蚀剂PMMA进行曝光实验,将计算值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的关系曲线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当剂量在20~35 μC/cm2间时,实验值与计算值间的差值最小,说明当剂量在此范围内时该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剂量与刻蚀深度间的关系。采用该方法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刻蚀效率。  相似文献   
54.
电功率20 GW重复频率强流电子束二极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电场模拟对二极管结构及导引磁场位形分布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在20GW脉冲功率源上进行了重复频率运行实验研究,二极管输出电子束电压超过1MV,电流达20kA,脉冲宽度45ns,重复频率100Hz,达到了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55.
 高同步性的多电子束能够驱动产生有利于实现相位控制的多束微波,是高功率微波功率合成的关键技术。对单台加速器驱动强流同步双阴极二极管进行了模拟,在二极管阻抗约10 W,输入电压442.6 kV条件下,获得了总功率大于20 GW、总束流为47.6 kA、同步时间差小于6 ns的双电子束。开展了轰击不锈钢目击靶实验和同步双电子束诊断实验,双阴极材料为不锈钢,单个阴极长30 mm,两阴极中心间距为100 mm,阴极发射面采用天鹅绒,单阴极半径为20 mm,在阴阳极最大电压为442.8 kV时,束流峰值总和为48.78 kA,双束流同步时间差保持在4~6 ns范围内,实验结果与模拟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56.
 设计并调试了闪光二号加速器气体主开关同步触发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同步控制部分和高压脉冲形成部分构成。整个触发过程包括同步信号的引出、整形滤波、快速比较电路传输、前级脉冲形成、高压脉冲产生。通过对同步信号的整形处理,解决了发生器电流上的高频信号干扰问题;经过快速比较电路和前级脉冲后,选取了同步信号开始工作的时间点,并形成十几V的触发信号;高压脉冲形成部分主开关采用场畸变结合预电离的方式,该结构的气体开关时间响应为50 ns,抖动小于5 ns,满足使用要求。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输出脉冲电压幅值100 kV,前沿小于10 ns,系统的工作时延440 ns,抖动13.5 ns;可通过增加电缆长度来控制触发信号到达气体开关的时刻,实现气体主开关与Marx发生器的延时同步工作。  相似文献   
57.
 在电子束泵浦气体激光实验中,大面积均匀电子束是获得高效能激光输出的必要条件。介绍了利用SPG-200脉冲功率源产生大面积均匀电子束的实验。SPG-200是基于SOS的全固态重复频率脉冲功率源,其开路电压大于350 kV。用于产生电子束的真空二极管阴极长294 mm,宽24 mm,两端均为半径为12 mm的半圆,栅网平面为阳极面,两者之间的距离在0~49 mm可调,阴极发射的电子束通过用于隔离激光气室和二极管真空室的压力膜及其支撑栅网引出。分别以石墨和天鹅绒为阴极材料,获得了大面积电子束输出,给出了二极管参数的测量结果,并对电子束发射均匀性进行了诊断。实验结果表明:在阴极材料为石墨、阴阳极间隙为5~9 mm时,二极管电压为240~280 kV,二极管电流为0.7~1.8 kA,输出的电子束很不均匀;在阴极材料为天鹅绒、阴阳极间隙为31~46 mm时,二极管电压为200~250 kV,二极管电流为1.5~1.7 kA,输出的电子束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58.
在时间分辨的模式下, 实验研究了天鹅绒阴极产生的双脉冲相对论强流电子束的束心运动、束包络和束的发射度. 在实验中, 电子束流强度和电子束心运动用电阻环进行测试, 而电子束和石英玻璃的相互作用产生的契仑科夫辐射用来给出电子束包络和发射度信息. 电子束和石英玻璃作用产生的契仑科夫辐射用1台8幅分幅相机记录. 实验结果表明, 天鹅绒阴极产生的相对论强流双脉冲电子束在束流大小、束心运动轨迹、束包络及束发射度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9.
 利用切伦柯夫辐射的瞬时发光机理,把相对论电子束打在熔石英靶片上转化为可见光,再用皮秒扫描相机进行测量,就可得到射频直线加速器皮秒电子束微脉冲的峰值电流及微脉冲束团。采用该方法,对L波段射频直线加速器的电子束微脉冲宽度和束团结构进行了诊断。由此构建了一套加速器电子束微脉冲的在线测量系统,该系统对调整加速器工作状态、提高束流品质使之适应自由电子激光要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