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5篇
物理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建立了食用油中甘油三酯的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直接分析检测方法.在考察实验条件影响的基础上,选择乙腈作为溶剂,正离子检测模式,进样流速为800 μL/h,喷雾器温度250℃,电晕针电流为5000 nA.用本方法对10种食用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油与动物油之间差异较大.经主成分分析,选择m/z 857.76与m/z 881.76峰强度比作为指标,重复性RSD<5%,可直接识别出玉米油中掺杂5%的猪油.用碰撞诱导解离(CID)实验初步鉴别了食用油的3个特征峰.利用本方法对泔水油样品和煎炸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泔水油样品中含有植物油和动物油,而煎炸油样品也与商品食用油存在差异.本方法可用于食用油样品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32.
食用植物油中甘油三酯色谱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油三酯 (TAGs) 是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占95%~98%),对植物油的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其结构组成的分析有助于监控食用植物油质量,保障植物油食用安全。由于甘油骨架上可以结合的脂肪酸很多,导致甘油三酯的种类十分庞大,且一般天然油脂中的甘油三酯不仅物理化学性质非常接近,同时还存在大量的同分异构体和位置异构体。因此甘油三酯的分析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该文对各类色谱分析技术在食用油中甘油三酯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指纹图谱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植物油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3.
基于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 甘油在甘油激酶催化作用下生成甘油-3-H3PO4, 甘油-3-H3PO4在磷酸甘油氧化酶的作用下释放出过氧化氢, 利用血红蛋白(Hb)模拟酶催化过氧化氢-鲁米诺的化学发光体系, 结合流动注射技术, 建立了血红蛋白催化化学发光法联用流动注射技术测定人体血清中的甘油三酯的新方法, 并将该法用于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该法线性范围为2.26×10-4~2.26×10-6 mol/L (r=0.9955), 检出限为7.5×10-7 mol/L.  相似文献   
34.
食用油甘油三酯质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质谱鉴定技术及其与色谱联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直接进样质谱分析、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与质谱联用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甘油三酯分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述了各类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对常用的脂质分析数据库进行了介绍,并对甘油三酯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技术对313例45岁至83岁健康老人(A组)、老年性高血脂症病人(B组)、老年性高血压病人(C组)全血Fe、Zn、Ca、Cu、Mg、Mn、Se、Co、Cr、Mo、Al测定,并把年龄、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胆固醇依需要作为自变量或因变量输入计算机分析,结果显示A组Cu与年龄负相关,B组Co与胆固醇呈负直线回归关系,Se与胆固醇呈正直线回归关系,C组Ca与舒张压呈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36.
Crosslinked N,O-carboxymethyl chitosan resins which can selectively adsorb triglyceride,were prepared by the reaction of N,O-carboxymethyl chitosan with glutaraldehyde solution.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by adding the resins to the seru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type of adsoirbent could cut down the concentration of triglyceride in serum by 56.4%(3.35mg/g resin)at most,while concentration of the total protein(TP) decreased only by 10.9% at least,so this novel adsorbent can be used to cure hypertriglyceridemia by hemoperfusion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37.
《化学分析计量》2011,(6):25-25
地沟油——城市下水道里悄悄流淌的垃圾。然而,有淘者对其进行加工,摇身变成餐桌上的“食用油”。这种被称作“地沟油”的三无产品,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一旦食用“地沟油”,会破坏人们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所以“地沟油”是严禁用于食用油领域的。近期,地沟油事件越闹越凶,各个检测单位都开始开展了地沟油的检测,由于基质复杂,方法指标众多,成为了检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38.
为实现人体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无创检测,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单体TG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离体实验优选检测波段(5 700~5 600和4 600~4 400 cm-1),优化设计检测探头,综合预处理方法等手段,对其中TG含量进行定标和预测。以期提升单体TG无创检测精度及稳定性。无创采集54组单体光谱数据,并对其中TG含量进行定标预测,经对比分析确定平滑滤波(SG)结合偏最小二乘方法(PLS)的定标模型稳健性最优,对预测集1,2样品最佳分析结果:预测标准偏差RMSEP分别为12和12.8 mg·dL-1,相对预测标准偏差RSD为16.25%和17.33%,预测精度理想,基本可用于单人TG的日常监测。鉴于SG-PLS模型在单体TG无创测量及日变化趋势预测方面的良好表现,NIRS分析技术将在TG无创检测与日常管理领域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酶催化压电-电导频移法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甘油三酯天脂肪酶作用下水解和压电传感器能够响应溶液电导率的性质,建立了酶催化压电-电导频移法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的新方法。甘油三酯的浓度在7.4×10^-6-4.9×10^-3mol/L范围内与传感器的频移值具有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ΔF=-44.3-1320c(mmol/L),相关系数r=0.9989。  相似文献   
40.
崔凯  丁霄  霖肖刚  戴军 《色谱》1997,15(6):470-473
苏子油是目前已知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物种。首次对苏子油甘油三酯主要组分的组成结构进行了研究。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的结合为油脂中甘油三酯的分离分析提供了一个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